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油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与其生物量及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内蒙古大青山区30a生油松人工林作为标准地,研究了其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及叶面积指数与各相关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松单株各龄叶的叶面积与其叶生物量均呈正相关直线;油松叶面积指数与单位样地面积叶生物量关系可模拟为:y=k-aEXP(-bx)。整个生长季叶生物量达到最大时的叶面积指数变动范围为10.75~16.19。2)油松单株各龄叶面积与总叶面积的关系可模拟为y=aEXP(-b^xk)。3)林分叶面积指数与其胸径的关系,经比较分析y=aEXP(-b/^xk)(x为平均胸径,y为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效果最好。叶面积指数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最后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22.
23.
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及种子吸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和种子吸水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生物鉴定结果表明,臭柏果实内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作物,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其抑制作用由大到小的配列顺序为果实98、果皮97、完整种子、种子碎物、种皮碎物、种仁碎物;并且随着贮藏年限和分次浸泡时间延长而降低。臭柏果皮内的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苜蓿种子萌发,而且抑制其幼苗的生长。种子、种皮及种仁磨碎物中抑制物质较少或无,并有促进三种指示植物幼苗生长的作用。种子在室温下自来水浸泡3-4h后物理吸水阶段,其含水率达到20.0%;24h后为20.04%,37h 后仅为25.77%,因此种皮的构造对水分进入有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4.
压力—容积分析法在植物水分生理与抗旱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5.
26.
大青山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青山前山地区不同立地油松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青山前山地区油松人工林地土壤透水性、通气性、持水能力比较协调,有利于林分生长,而阴坡的土壤物理性能及通气透水保水性能比阳坡好。  相似文献   
27.
在1个生长季内通过对大青山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研究大青山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按时间变化可划分为3个时期,土壤失水期(4月-6月)、土壤聚水期(7月-9月)和土壤水分持续稳水期(10至翌年3月).在空间上,各样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水分活跃层、水分调节层和水分相对稳定层.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平均值的大小依次为:山杨>虎榛子辽东栎混交林>虎榛子>油松>蒙古扁桃.  相似文献   
28.
通过测定珍珠绣线菊等7种园林绿化树木小枝不同水分状况下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变化,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7树种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探讨其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小枝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大,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随着小枝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大其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二者关系曲线呈"S"型。初始失膨点总体渗透势(πp)、净光合速率水势补偿点值(ψnpc)、"S"型曲线近0拐点的水势(ψrtc)可用于评价树木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其值愈小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越强,7种园林绿化树种对水分的适应性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珍珠绣线菊、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栾树、金枝国槐、金叶莸、红王子锦带。  相似文献   
29.
赤霉素浸种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调节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试验以沙冬青种子为材料,在培养箱内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外源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率、生理生化活性、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等方面的影响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各处理中,最佳浸种浓度为200mg/L。经过赤霉素浸种催芽后,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指数提高,种子TTC还原力增强,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降低,表明赤霉素对种子的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增加其对细胞膜的修复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内蒙古大青山区阴坡中部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林地土层厚度为35 cm~104 cm。林地土壤石砾含量表层为59.21%~71.88%;土壤A层为53.24%~79.83%,B层为47.35%~67.13%。林地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的研究结果为:当林分密度为2 933株/hm2~3 307株/hm2时,其分别为23.60%~26.90%、1.21%~1.31%和53.16%~53.68%;当林分密度为2 202株/hm2和4 463株/hm2时,其分别为22.88%~23.04%、1.39%~1.42%和48.68%~49.37%。20 cm深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40 cm深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