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81.
磷指数法是评价磷流失潜在风险、确定关键源区和进行合理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国外磷指数评价法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经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国内非点源磷污染评价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磷指数法。该文对国内外PI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分析,说明了磷指数法存在的问题,并对磷指数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田艳  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06-4108
为进一步探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选取1996~2010年四川省的相关数据,采用总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建立基本模型,利用Eviews分析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增加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农产品出口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农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机械总动力和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效应,且这种关系是长期均衡存在的。  相似文献   
83.
本文就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其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希望能够为鸭场该病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84.
纵坑切梢小蠹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世界性蛀干害虫。对国内外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历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种类分化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继续研究的动向。  相似文献   
85.
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成虫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市进行不同引诱剂对松褐天牛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2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引诱剂A-3的效果最好,且引诱剂A-3在6、7、8月的引诱效果好于M-99。根据松褐天牛的诱捕量和松褐天牛雌成虫孕卵量,6、7月是松褐天牛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86.
对羽叶山黄麻进行了苗木培育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苗期生长差异明显;育苗方式对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影响明显,大田苗造林成活率极低,塑料袋容器苗造林后缓苗现象明显,对伏旱季节的适应能力差;黑色硬质塑料控根容器苗造林后能平稳生长,受伏旱季节影响不明显;直播造林苗分异明显,优势株形成后,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不同的整地方式和地面覆盖对成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对苗木地径生长影响明显,爆破整地明显有利于苗木地径生长;羽叶山黄麻用于岩溶峡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在松动土石坡可优先选用直播方式造林,在土层浅薄的石漠化灌草地块造林,可选黑色用硬质塑料控根容器苗。  相似文献   
87.
为了分析评价甘肃兰州市场上人参果的食用安全性,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微量元素含量,采用电热板湿法消解样品,并确定出消解溶剂V(HNO_3)∶V(HCl O_4)为4∶1时消化效果最好,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为ZnCuCdPb,其中重金属Cd和Pb的含量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比,远远低于最高限量,表明甘肃兰州市场上的人参果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伤害。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显示,加标回收率在98.24%~101.23%,此方法精密度高、简单方便、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88.
防治辣椒疫病的芽孢菌株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93个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5个芽孢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带宽达8.0-11.3mm。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芽孢菌Bn-13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达64.7%。无菌滤液试验表明,拮抗菌Bn-130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89.
脂肪肝是围产期奶牛高发性疾病,可对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血液中谷草转氨酶(AST)、葡萄糖(GLU)、非脂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是脂肪肝的常规监测评价指标,然而上述疾病监测指标存在无法实现疾病早期监测预警、对脂肪肝的评价效果不佳等缺点,使得奶牛脂肪肝早期预警诊断难,严重制约了防控方案的实施。研究发现,相关血液生长分化因子对奶牛脂肪肝具有预警效果。文章主要论述近年来血液相关因子与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建立奶牛脂肪肝早期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于规模化牧场随机选取围产期健康奶牛18头,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头,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制备的保健颗粒(每头牛40 g/d),于分娩当天连续饲喂7 d,采集并检测血液、乳汁和尿液中的相关代谢指标。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保健颗粒组奶牛酮病的发病率降低33%,患脂肪肝的风险降低22%。(2)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前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在产后3 d,试验组AST、AST/ALT、TBIL和NE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GLU水平显著升高(P<0.05);产后7,14,21 d,试验组AST、AST/ALT、TBIL、GGT、LDH、GLO、NEFA、BHBA极显著降低(P<0.01),而A/G和GLU水平有显著的升高(P<0.05)。(3)试验组的日产奶量在产后0~9 d低于对照组,但在产后10~21 d均有所升高;乳脂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1 d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Lactose在产后21,32 d显著升高。(4)试验组KET水平在产后7~21 d均显著降低;WBC、VC水平在产后3,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H水平在产后14 d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