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病、产乳热等,是发生在牛产后数天内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病在奶牛生产中发病率很高,多发于春秋季节,主要是成年乳牛,特别是产奶多和膘情好的奶牛,在产后12~72h发生,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2.
对几种常用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进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大气扩散场参数,建立了适用于郑州市区的大气污染物SO2扩散模式。此模式应用于市区重点污染源典型月所排SO2扩散的浓度计算,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两个典型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7和0.713,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3.
多年生作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年生作物是指生活周期年复一年,能多年生长,或地上部分在冬季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的作物。多年生作物对于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多年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探讨了多年生作物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利用价值,综述了多年生作物的创造途径,并对多年生作物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4.
以华北石质山地侧柏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氢稳定同位素(δD)技术,结合大气、土壤的温湿度,探讨雨季和旱季降雨对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动态及水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雨季随降雨产生先减小后增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而旱季初期则随降雨持续减小,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升高。雨季和旱季,土壤湿度随降雨先增大后减小,且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雨季前期土壤湿度较低时,中雨可使表、中层土壤湿度增加较多,且该层土壤水δD贫化,即降雨优先补给表、中层土壤;而前期降雨充足时,中雨使下层土壤湿度增加较多,而所有土壤水δD均贫化,即降雨可较快入渗到深层土壤。大雨使所有土层湿度增加且差异较小、δD贫化,即降雨可迅速入渗全部土层。旱季初期,中雨使表层湿度增加较多,即使前期土壤湿度较低时,雨后全部土壤水δD均贫化,即中雨也可较快入渗到深层土壤,进一步补给地下水。表层枯落物水δD值受降雨δD值直接影响,随降雨产生先贫化后富集;而浅层、深层地下水δD值皆较稳定,几乎不受短期降水影响,可为干旱季节植被生长提供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115.
主要阐述了渭南市小麦病虫种群的变化及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体系中改进的内容,分析总结了实施的效果。经过对小麦"一喷三防"体系中药剂配方、喷药时间等技术项的改进,有效地控制了小麦吸浆虫、小麦赤霉病等主要病虫的危害;同时,对蚜虫起到了明显的压前控后作用。  相似文献   
116.
为研究粉煤灰与有机肥配施对风沙土理化性质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在施有机肥30 t·hm2的条件下,设4种粉煤灰施用水平:0(单施有机肥)、60、120、240 t·hm-2,以风沙土为对照(CK),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粉煤灰与有机肥配施后,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较对照分别提高54.75%~76.67%、28.69%~85.24%、8.57%~26.08%;(2)单施有机肥或与粉煤灰配施后,土壤pH值提高,电导率增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47.02%~367.55%、165.57%~300.88%、133.92%~165.84%、132.71%~175.68%,单施有机肥处理肥力最高,配施粉煤灰后,有机质及各速效养分含量降低;(3)配施粉煤灰提高了土壤中镉、铬、铅、砷元素的总量,但未造成土壤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为安全,且潜在生态风险低;(4)单施有机肥可促进黑麦草生长,配施粉煤灰后黑麦草长势更佳,与单施有机肥相比,株高、地上部鲜重、分蘖数分别增加12.30%~32.81%、3.49%~39.96%、10.42%~18.75%;(5)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各处理,配施粉煤灰120 t·hm2+有机肥30 t·hm2后土壤理化性质最佳,黑麦草长势优良,为各处理中最优。  相似文献   
117.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长汀县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水土流失典型区域——长汀县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汀县近11 a植被覆盖度以每年4.11%的速率增加,其中2005年植被覆盖度最低(0.12),2010年植被覆盖度最高(0.70),且2006年之后植被覆盖度均发生正向突变;随机森林模型对植被覆盖度主要驱动因子的拟合效果较好,其观测值和预测值的方差解释率均在78.30%以上,相关性为0.885~0.939,极显著相关(P0.01),且均方残差都小于0.001;当地财政支出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地表比辐射率、年平均风速等人为因子和自然因子是影响长汀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8.
克春1513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春小麦课题组利用矮败轮回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春性晚熟品种,苗期抗旱、后期耐湿,中强筋,对秆锈病免疫,赤霉病、根腐病发病轻,产量表现突出。于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本文作者总结了该品种的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关键栽培技术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9.
宁夏西北贫瘠沙地养分不足,限制了玉米的生长,利用周边养殖场的奶牛粪肥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和产量形成。掌握合理的农田粪污消纳能力,既可促进农田生产能力的提高,又可实现玉米生产的最大效益。以饲料玉米“绿博6号”为研究对象,在水肥一体化滴灌追肥的前提下分别基施3750(T1)、7500(T2)、11250(T3)、15000 kg·hm-2(T4)的奶牛粪肥,以不施肥为对照(CK)。结果表明,增施奶牛粪肥后玉米株高及茎粗较CK分别增长27.50%~41.08%及50.00%~61.36%;施用15000 kg·hm-2时,玉米株高及茎粗增幅最大;施用奶牛粪肥对玉米抽雄期光合特性有显著的作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较CK分别增加1.42%~15.49%、40%~60%、29.02%~65.70%、21.73%~55.59%、12.79%~44.23%;施用15000 kg·hm-2时,玉米抽雄期光合参数表现较为突出;施用11250 kg·hm-2时玉米根系发育最好,鲜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直径、根体积较CK分别增长115.80%、103.78%、104.06%、4.63%、101.83%;增施粪肥对玉米农艺性状有显著性作用,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较对照分别增加20.03%~30.00%、14.63%~31.49%、28.16%~50.74%、62.57%~72.28%,秃尖长较CK降低39.88%~53.99%;施用11250 kg·hm-2时,行粒数、穗长、穗粗及秃尖长表现最好;施用奶牛粪肥显著增加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各施粪肥处理穗粒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产量为11878.95~18897.90 kg·hm-2,较CK增产63.85%~160.67%,经济效益增加166.53%~401.90%;沙地玉米田有必要通过补充适宜的有机质用于改善土壤的同时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从综合施肥成本和效益来看,在宁夏沙地玉米增施11250 kg·hm-2的奶牛粪肥即可有效消纳养殖粪污,还可促进当地玉米的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0.
针对转型期矿业乡村背景的特殊性,引入"综合效能"理念,采用调查统计、超效率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Malmquist指数和障碍因子法,分析了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2010-2020年乡村综合效能的动态变化及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妙峰山镇综合效能水平呈增长趋势,乡村综合效能空间分异明显,综合效能水平整体偏低,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涧沟村、上苇甸村、陇驾庄村等,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丁家滩村、大沟村、南庄村等,这些地区均是产业转型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重点乡村。2)妙峰山镇综合效能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贡献作用不显著。超过50%的乡村综合效能全要素生产率呈改善趋势,仅有47.06%的乡村在综合效能提升过程中存在技术进步现象,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差异不大且波动较小,超过二分之一的乡村的纯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大部分乡村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大于1。3)妙峰山镇综合效能的障碍因子由早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转为矿业乡村企业转型投入等问题。各乡村综合效能的障碍因子具有明显的区域相似性和空间异质性,矿业企业转型及生态修复投入资金量、矿业用地转型面积比例、人均文化设施面积、矿区废弃地利用水平是限制乡村综合效能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揭示了转型期矿业乡村综合效能的分布格局及障碍因子,为制定差别化的综合效能提升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