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4篇
  9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田雨 《农业与技术》2014,(9):251-251
针对《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植物种类和习性、相关理论原则掌握不够、苗木规格不熟悉等诸多不足的情况,本文提出植物种植设计教学实践改革建议: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多去观察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的效果,学习借鉴经典案例,并绘制立面和效果图。还需常去施工现场或苗圃地,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苗木规格。  相似文献   
142.
以羊肚菌蛋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酶法制备抗氧化多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抗氧化多肽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指标确定制备羊肚菌抗氧化多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酶解时间60 min、酶解温度55.69℃,酶解p H值7.95,加酶量4 000 U/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酶解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为89.09%。将所得多肽依次经过超滤、DEAE-32、Sephadex G-25筛选得到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的多肽组分,其清除率达到96.71%,经质谱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FPLIPGH。  相似文献   
143.
2006年和2007年,南城子水库鲢鱼连续暴发细菌性败血症。此病于1994年7月份首次发现,至8月底结束,死鱼量大约为24万吨,2004年8~9月份第二次发生,比1994年程度较轻,2005年轻微发生,2006年8~9月份是发病最为严重的一次,死亡约45吨,2007年发病也在  相似文献   
144.
稻壳炭制备工艺参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稻壳炭,将稻壳炭用于吸附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利用XRD、SEM、TG、FT-IR等手段对稻壳炭进行表征分析,探究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稻壳炭理化性质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温度是影响稻壳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炭化温度为180~220 ℃,稻壳炭对亚甲基蓝去除率高于90%,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大于6.27 mg/g,其中,炭化温度为200 ℃、炭化时间为8 h,稻壳炭结构完整,孔隙结构良好,含氧官能团数量较多,吸附活性点位较多,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较好,去除率和吸附能力分别为93.04%和6.62 mg/g。随着RH-200-8稻壳炭再生次数的增加,稻壳炭的去除率略有下降,RH-220-8-3(即稻壳炭使用第3次)的亚甲基蓝去除率达82.20%(10 h)。  相似文献   
145.
该文首先明确要深入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然后通过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一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于专业教学之中,采用润物无声、深入浅出的方式;另一方面则以构建“文化景观”为主旨,以“继承传统、设计创新”为主题,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新。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归纳总结古典园林设计表达手法;(2)提炼东方元素融入现代园林设计,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精神;(3)举一反三——选取设计创新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6.
147.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籼粳杂交大米品质变化规律,探讨其陈化机制,本研究以甬优1540杂交大米为试验材料,包装好后分别置于15、25、35℃(湿度60%)的恒温恒湿箱中贮藏180 d,每30 d检测其外观、理化、蒸煮、糊化等品质指标,每90 d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甬优1540籼粳杂交大米的明度值(L*)、脂肪含量、脂肪酶活力、蛋白质含量、巯基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力、米饭弹性、米饭黏着性、米汤固形物含量逐渐下降,红绿偏差值(a*)、蒸煮吸水率、膨胀率、米饭硬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回生值、糊化温度等指标持续上升;除蓝黄偏差值(b*)等少数指标外,各指标间相关性显著(P<0.01)。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结果表明,甬优1540稻米的挥发性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较复杂的变化,在贮藏前90 d,醇酮类物质含量升高、醛类物质含量降低,90~180 d萜类物质含量明显升高;温度升高会加剧以上反应的进程。本研究为籼粳大米贮运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改性凹土对泌乳前期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产奶量和泌乳时间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原奶牛场日粮,试验组每天添加15 g/d改性凹土,改性凹土与少量精料混合后单独投喂,对照组饲喂等量精料。试验预饲期7 d,正试期56 d。试验期间每周测定1次乳成分,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采血样,用于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 g/d改性凹土后奶牛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乳糖率显著降低(P<0.05);与试验前相比,饲粮添加15 g/d改性凹土后奶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PX)活力显著提高(P<0.05),白介素-6(IL-6)、脂多糖(LPS)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改性凹土可提高泌乳前期奶牛乳蛋白率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江苏省境内某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产后前3个月酮病高发期的生产性能数据,筛选出25头健康和20头酮病奶牛,进一步采集2020年产后第1个月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作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确定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值。[结果]奶牛生产性能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脂率与酮病显著正相关,乳糖率与酮病显著负相关;奶牛血细胞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是与酮病正相关的指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鲜牛乳中乳脂率和血液中淋巴细胞数两项联合指标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其中乳脂率的最佳分界值为4.21%,淋巴细胞数的最佳分界值为4.815×109 L-1。[结论]生鲜奶中的乳脂率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可作为奶牛产后发生酮病的预警依据,用于指导牧场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