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衣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其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底物消耗情况,本文以分离自亚麻温水沤麻液的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HDYM-04为供试菌株。以初始魔芋粉加入量2 %、接种量6.7 %、初始pH值 8.0、培养温度37 ℃、搅拌速率300 r/min、通气量3 L/min、发酵周期30 h为基础发酵条件进行5L发酵罐发酵。并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等方程建立了该菌株的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底物消耗三个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21、0.98908、0.98812,均达到0.988以上,这些模型能真实描述菌体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酶的合成以及底物消耗的情况。该试验为菌株HDYM-04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指导,为小试数据的放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Pm0217F菌株进行不同时间梯度的紫外诱变,得到5株不同的诱变菌株。通过对5个诱变株的菌落特征、生长速率、大孢子千分率、分生孢子不同聚集方式及虫草菌素含量等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显示,诱变最适时间为60s,且大孢子比例高、拟青霉型产孢结构比例大的菌株生物学特性较优。  相似文献   
23.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杜仲汁饲喂异育银鲫(115.8±5.0 g)60 d,考察对其肉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照组、杜仲皮组、杜仲叶组、杜仲汁组肌肉失水率分别为25.17%、21.77%、26.57%、17.80%,肌原纤维长度(反映肌纤维耐折力)分别为28.81 mm、36.57 mm、34.22 mm、30.76 mm,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32 mg/g、0.222 mg/g、0.168 mg/g、0.185 mg/g,其中添加1%杜仲皮、杜仲汁可极显著降低肌肉失水率(p<0.01),提高羟脯氨酸含量(p<0.05)。添加1%杜仲皮、杜仲叶可使肌纤维耐折力显著增加(p<0.05);(2)免疫性能方面,添加杜仲叶、杜仲汁可提高血清SOD 30.9%、28.2%(p<0.05),但对溶菌酶活性无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改善异育银鲫肌肉品质和提高血清SO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以300、400、500、700℃下制备的园林废弃物树叶和树枝生物炭为吸附剂,对不同氮、磷浓度的废水进行了吸附和解吸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废水中磷的吸附能力基本上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500℃以上制备的树叶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效果高于树枝生物炭,而在500℃以下时则反之;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升高,在300℃下制备的生物...  相似文献   
25.
田雪  彭念念  李学军 《水产学报》2022,46(12):2467-2475
色素细胞是动物体内产生色素的一类特化细胞,其色素颗粒可选择性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多种颜色,从而形成动物的体色。色素细胞由胚胎神经嵴细胞分化形成,在动物警戒、求偶、伪装、拟态、隐蔽以及环境适应性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黄色素细胞的受关注度仅次于黑色素细胞,其合成含有类胡萝卜素和蝶啶成分的红/黄色素小体,可以形成从白色到红色等一系列的颜色,是研究色素细胞互作、色素沉着以及生物进化机制的理想模型。本文综述了鱼类色素细胞的来源和分布、黄色素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以及蝶啶色素合成代谢机制三个方面,并提出了现阶段黄色素细胞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为鱼类体色形成、色素细胞分化及体色性状分子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木薯粉对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的吉富罗非鱼(体重1.29±0.25 g)为实验鱼,配制五种木薯粉含量分别为0%、10%、20%、30%和40%的等氮(粗蛋白为32%)、等能(总能为16 kJ·g-1)实验饲料,饲喂罗非鱼56 d,每饲料组设三个重复,研究不同含量木薯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薯粉能提高罗非鱼的增重和蛋白质效率,其中以40%木薯粉组的效果最佳,其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1470.99%(P<0.05)、2.36(P<0.05)和1.27(P<0.05).(2)40%木薯粉组的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3.87%(P<0.05)和7.93%(P<0.05).(3)40%木薯粉组的全鱼粗蛋白、粗灰分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7.07%(P<0.05)和8.78%(P<0.05),粗脂肪降低了13.00%(P<0.05).  相似文献   
27.
根据近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就业信息的缺乏。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和能力利用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因和就业信息需求,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
根据中药材穿龙薯蓣的生物学特性,经育苗试验结果并总结大面积推广种植经验.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9.
Wnt3a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索Wnt3a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羊驼皮肤Wnt3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Wnt3a蛋白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进行表达和定位研究.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棕色羊驼中Wnt3a mRNA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9702倍;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羊驼皮肤组织组蛋白提取物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9 ku的产物,棕色羊驼皮肤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Wnt3a在羊驼皮肤毛囊的根鞘和毛球部呈阳性表达,根据光密度值分析得出Wnt3a在棕色和白色羊驼毛囊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通过以上研究显示Wnt3a可能与羊驼毛色形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镉在虾夷扇贝的沉积及对GPx、GS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海洋重金属污染物镉(Cd)在虾夷扇贝体内鳃、消化腺组织中的沉积规律及对其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将虾夷扇贝置于不同Cd浓度污染的水环境中,观察其镉的累积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鳃、消化腺中最大Cd沉积分别出现在10d,0.2mg·L-1胁迫组(鳃,134.20μg·g-1)和14d,0.1mg·L-1胁迫组(消化腺,109.20μg·L-1),两组织Cd的浓度累积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鳃、消化腺组织GSH-Px活性随胁迫浓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后者GSH-Px活性显著高于前者;鳃、消化腺组织GST活性在胁迫浓度为中低浓度时(0.05mg·L-1、0.1mg·L-1),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但高浓度胁迫下(0.2mg·L-1),均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不同浓度的Cd随时间及胁迫浓度的增加可在虾夷扇贝体内出现明显累积,GPx、GST可作为虾夷扇贝Cd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