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综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聚合主效R基因Pigm和非R基因bsr-d1,以改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水晶3号的稻瘟病抗性。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Bsr-d1为靶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晶3号,筛选获得无T-DNA元件的bsr-d1纯合突变体,包括T插入、G插入、GA缺失、CGCA缺失和CGCAGA缺失5种突变类型。以无T-DNA成分的bsr-d1纯合突变体为母本、以携带Pigm基因的金玉1号为父本杂交、回交、自交,并利用分子育种芯片同时进行Pigm基因和背景辅助选择,最终获得抗病基因(同时携带bsr-d1和Pigm基因)纯合,且背景回复率均在96%以上的水晶3号改良株系(SJ3-G1、SJ3-G2、SJ3-G3、SJ3-G4、SJ3-G5)。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各改良株系对稻瘟病生理小种GUY11的叶瘟抗性与野生型相比均显著提高;接种稻瘟病菌后,改良株系叶片中POD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H2O2含量则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基因芯...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138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D优3138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根据2011-2015年河南省豫南稻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高产栽培试验结果,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品种区域试验统计方法对D优3138杂交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优3138在2011-2013年河南省豫南稻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 620.0kg/hm~2,在2014-2015年高产栽培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10 210kg/hm~2,平均高稳系数(88.74%)和适应度(83.4%)均高于Ⅱ优838(CK)。在区域试验的8个试点中,2011年D优3138产量超过所有组合平均产量的试点有5个,CK为3个;2012年超过所有组合平均产量的试点有7个,CK仅1个;在2013年生产试验的8个试点中,D优3138在各试点的产量均超过所有组合的平均产量,而CK在各试点的产量均低于各组合的平均产量。因此,D优3138的种植区域及适应范围广、丰产稳产性好,可在豫南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超级杂交稻Ⅱ优688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D优3138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运用米质优良的不育系D62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R3138为父本进行测交组配选育而成。该组合育成以来在河南省南部稻区进行试验示范种植,一般每667m2产稻谷600kg左右,最高产量超过800kg,2014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12)。该组合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广适多抗米质优特点,深受豫南农户和市民喜欢,现将2014年、2015年田间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主要回顾我国BT型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分析当前形势下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及其问题,并且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大发挥杂交水稻F1代的杂种优势,在杂交水稻F1代制种技术模式上进行研究得出: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的父母本666.7m^2基本苗19万,666.7m^2喷洒赤霉素25g,666.7m^2制种产量达到313.4kg。  相似文献   
17.
F两优6876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两系不育系F168s作母本、优质恢复系R8476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29。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其在信阳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两优培粳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主要特征特性,对选育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粳稻的有关技术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优异水稻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加强广谱广亲和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采取双亲最佳组配方式等途径,进一步提高两系杂交粳稻的优势水平和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进展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育种理论,综述了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概况,以及在亲本选育,品种选育和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阐述了通过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扩大亲本遗传差异,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改善水稻生理机能等技术策略,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进一步提高中国超级杂交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