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355篇
农学   328篇
基础科学   235篇
  211篇
综合类   1838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1056篇
园艺   376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为验证42%烟嘧·莠去津·异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夏玉米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2014年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42%烟嘧·莠去津·异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0~200m L/667m2,于夏玉米6~8叶期,杂草3~5叶期苗后茎叶喷雾,对夏玉米安全无害,其杀草谱广,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45d综合鲜重防效95.29%~99.09%。42%烟嘧·莠去津·异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有效防除夏玉米地杂草,是防除夏玉米地杂草的一种新型、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广西甘蔗渣加工利用现状,探讨了甘蔗渣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结合甘蔗渣主要成分难以分解的生物特性,提出加强联合攻关;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形成共识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83.
<正>梭子蟹南方又称白蟹。随着梭子蟹商业化捕捞的加剧,捕捞上来的野生梭子蟹个头越来越小,这表明,该物种已被捕捞过度。传统的梭子蟹养殖模式无法适应高速增长的市场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因此,探究一种新型的梭子蟹养殖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建立高位池循环海水系统,利用生物调控,形成蟹  相似文献   
84.
浙江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及霜冻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初始采摘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减少遭受春季霜冻的风险,应用1971—2014年浙江省71个常规站日资料和2005—2014年共2094个气象自动区域站小时观测资料,以乌牛早春茶发育热量为始摘期区划指标和乌牛早春茶各级冻害总灾损率为霜冻害区划指标,应用GIS技术,采用距离权重反比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得到浙江省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区划图和乌牛早春季霜冻风险区划分布图。结果表明:浙江全省乌牛早春茶始摘期在2月上旬—3月上旬,从南到北时间递增,温州沿海地区最早,29°N以南为2月中旬,30°N以北地区最晚。浙江沿海、盆地、低丘陵地区适宜种植乌牛早茶,海拔高的地区遭受春季霜冻风险大,不适宜种植乌牛早茶,区划结果将为茶叶主管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指导乌牛早种植的布局调整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穗部形态结构模型是功能–结构小麦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济麦22、泰农18和鲁原502为材料,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开展了品种和施氮试验。结合2013—2014年数据,分析穗部主要形态参数与器官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及形态参数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结构模型。经2014—2015年小麦生长数据检验,除穗长模型精度略低外,穗宽、穗厚、颖壳长、颖壳宽、颖壳厚、籽粒长、籽粒宽和籽粒厚模型精度均较高,所建模型可较好模拟不同品种与施氮水平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86.
87.
该文根据大白菜的贮藏特性,介绍了大白菜的贮藏技术及各种贮藏方法。露地贮藏、堆藏、窖藏、假植贮藏等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冷库贮藏、强制通风贮藏等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商品菜,保鲜期长,保鲜效果好;气调贮藏、减压贮藏、臭氧保鲜等智能化贮藏方法,是未来大白菜贮藏保鲜的发展方向。不同的贮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88.
针对2012年3月7日抚顺地区一次温度预报出现明显偏差的情况,从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地面形势等方面对气象过程进行了概述,并从温度平流、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因子方面对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福建省大规模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尽管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传统池塘改造还仅仅是停留在池塘体积的“膨胀”上,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特别是在“节水”、“节能”、“防病”和“零排放”等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现代渔业生产的要求。为此,笔者提出了按照“生态低碳型”的标准进行池塘改、建造的思路,并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发改委、  相似文献   
90.
动物的尾巴具有改变方向、控制升降、调整速度、支撑身体、防御、攻击、保温、示警、逃生和捕食等作用。鸟类的尾巴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身体的关键作用,但在进化过程中尾部却出现了缩短和融合现象,如中国的瓢鸡及智利的Araucana鸡。作者简述了近年来关于鸡无尾性状的解剖学研究成果,发现无尾鸡在胚胎发育HH19期(Hamburger和Humilton标准分期)就已经出现无尾现象,而在结构上无尾鸡缺乏尾脂腺、尾羽、镰羽、尾椎骨和尾综骨。同时作者分析了导致尾部体节停止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包括周期性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影响尾部延伸过程、后端化因子梯度诱导尾部形成、Hox基因影响体节特化过程及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的无尾现象等,从而提出了可能导致家禽无尾性状的胚胎发育时期的关键分子及信号通路,包括Irx1和Irx2基因、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Fgf信号通路、RA信号通路等。研究鸡无尾性状的分子机制不仅可深入了解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尾部发育机制,更有利于揭示鸟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尾部缩短及融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