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采用NCⅡ设计,以Mo17、丹340、黄早四、掖478为测验种,24个QPM优良自交系为被测系,分析了产量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根据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表现研究24个QPM自交系与4个测验种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4个被测系中,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最高的为齐205(23.81),其次为Pozarica8761(19.50);CA307与丹340之间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最高(37.84),其次为Si204-2早熟与黄早四(34.67);产量杂种优势最大的组合为齐205×丹340,其产量对照优势为34.96%,其次为H152-1-2×丹340,产量对照优势为34.75%;与Lancaster群遗传关系较近的被测系为:CML171、齐205、中系096/o2、CML170;与旅大红骨群遗传关系较近的被测系为:CML165、CML161、CML166、Si204-2早熟、新自330/o2-2、长631/o2-1、忻9101-1/o2、ZPL108/o2-7-2、新自401/o2;与四平头群遗传关系较近的被测系为:CML172-1-2-2、Pozarica8761、CA10139、H152-1-2、8129、忻9102-4/o2;与Reid群遗传关系较近的被测系为:Si204-1-1、CML163、CA307、长709/o2、8065QPM。  相似文献   
143.
采用NCⅡ设计对25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和4个热带自交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对这些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温带自交系郑58、K1218是综合性状配合力十分优良的自交系;铁7922、辽3180是综合性状配合力优良的自交系;自330、丹340、云147、81515、西502等是综合性状配合力比较优良的自交系。热带自交系单株产量GCA效应值YML146>YML145>CML171>CML166,温带系×Suwan1和温带系×Tuxpeno是主要的杂种优势模式。将4个热带自交系分别用TA(热带硬粒型)和TB(热带马齿型)来表示,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强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也是强优势组合;②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强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是弱优势组合;③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弱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也是弱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44.
玉米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详述了玉米灰斑病的病原学、发生规律、致病与抗病机理及综合防治理论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玉米灰斑病病原学和发生规律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提出了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并对玉米灰斑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5.
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 )引起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的主要叶斑病之一。为了筛选到对该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该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7种杀菌剂对香蕉多主棒孢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效果较好的是丙环唑,EC50值为4.2470 ug/mL,其次为多抗霉素和苯甲﹒丙环唑,EC50值分别为4.7223和5.9986 ug/mL。根据毒力测定结果认为,这3种杀菌剂对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在生产中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146.
德甜羊奶果是德宏州经作站经过10 年采用实生选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是国内首选的羊奶果栽培品种,已于2010年3月由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并注册为新品种。本试验采用自立式与搭架式栽培模式观察其生长、挂果、产量和考种情况,并对2种栽培模式的单果重和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搭架式栽培每公顷产量比自立式栽培的高6 944.85 kg,可食率高0.88%。说明搭架式栽培明显优于自立式栽培。  相似文献   
147.
【目的】从云南绿肥主推品种光叶紫花苕根内筛选出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特性和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以丰富生防促生菌株资源库。【方法】从光叶紫花苕根中筛选出高效拮抗菌株Sz-2,使用平板对峙试验测定菌株抑菌效果;并测定其体外解磷、解钾、固氮及产铁载体能力;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布置盆栽试验,设4个处理:无抗生菌对照和接种病原菌TR4、Sz-2+TR4、Sz-2,测定香蕉叶片和球茎的发病指数以及促生效果。【结果】光叶紫花苕根内分离得到的菌株Sz-2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平板径向抑菌率达74.3%。菌株Sz-2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菌落形态呈浅白色、放射状,接触酶、氧化酶、赖氨酸脱羧酶、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明胶水解、硝酸还原反应、纤维二糖、柠檬酸反应、葡萄糖发酵反应、酪素水解等均为阳性,吲哚反应、淀粉水解、产H2S反应、鸟氨酸脱羧酶、脲酶反应为阴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Sz-2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盆栽结果显示,接种拮抗菌Sz...  相似文献   
148.
通过自交系R146与其早花期自然突变体ER146构建901个单株的F2群体,利用集群分离分析(BSA)中的欧氏距离(ED)算法与ΔSNP-index/ΔInDel-index算法,获得控制吐丝期性状基因的候选区间和位点,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通过ED值算法获得全基因组内最大的3号染色体上的ED关联区间,基于上述ED关联区间进一步通过ΔSNP-index/ΔInDel-index算法在此区间内检测出1个0.268 Mb的主效区间和19个微效位点。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发现,主效区间内的1个基因和微效位点中的5个基因与玉米花期相关,此外还在主效区间发现了2个潜在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