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进一步探讨盐碱地区黄颡鱼养殖的可能性,笔者于2005年6~8月研究了黄颡鱼稚鱼对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耐受性,为进一步拓展黄颡鱼的养殖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9种中草药及17种组方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H琼脂稀释法,测定了黄连、大黄、黄芩等9种中草药及其相互配伍组成的17种复方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五倍子 黄芩、大黄 五倍子、黄芩 黄连和大黄 黄芩的抑菌作用明显,MIC和MBC值均≤3.125 mg/mL;而蒲公英、金银花、板蓝根、金银花 蒲公英和连翘 板蓝根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则不明显,MIC和MBC值均≥200 mg/mL.大多数复方联用的效果明显好于单方试验结果,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540尾鱼被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300、600、900、1 200、1 500 mg/kg APS的饲料,饲养期为...  相似文献   
94.
亚硝酸盐对长尾墨金丝神仙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测定了NO2^- -N对长尾墨金丝神仙幼鱼(2.541±0.349em)的急性毒性,并探讨了CaCl2和NaCl的解毒效果。结果表明,24h、48h、72h、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4.25mg/L、98.41mg/L、76.73mg/L、48.90mg/L;安全浓度为4.89mtg/L;50mg/L的CaCl2具有较好地减小NO2^- -N毒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本试验以复方中草药(黄芪:党参:野菊花为5:3:2)为添加剂,按质量分数的0.0%、0.1%、0.2%、0.4%、0.8%、1.2%为六个梯度制作试验饲料,将480尾健康黄颡鱼随机分六个试验组,每组四个平行,养殖周期28 d。分别于养殖的7、14、21、28 d取样,测定其生长指标、肉质指标及组织中补体C3、补体C4含量,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最适黄颡鱼生长的复方中草药添加量及给药时间。结果表明:用含中草药的饲料饲喂黄颡鱼后,各试验组生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当饲料中草药添加量为0.4%,给药时间为21 d时,试验组黄颡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P0.05),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143.51%、142.11%,而在该处理组,饵料系数(FCR)也较低,比对照组降低了35.52%。中草药添加量为0.4%,给药时间为21 d时,试验组黄颡鱼蒸煮损失率(CL)和滴水损失率(DL)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比率分别为46.03%、38.62%。饲喂21 d中草药添加量为0.2%与0.4%时,试验组黄颡鱼免疫力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黄颡鱼饲料中中草药最适添加量为0.4%,最佳给药时间为21 d。  相似文献   
96.
植酸酶对鲤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鱼类蛋白酶的研究是设计饵料配方的依据 ,鲤作为我国主养鱼类 ,其蛋白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植酸酶的特性及其对生长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很多研究 ,然而尚很少从消化生理角度去研究其对蛋白酶的影响 ,为此我们用添加植酸酶的饲料饲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 L.)生长、体组成、体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60尾初始体重为(120.24±4.36)g的锦鲤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尾,3个重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中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置6种试验饲料(G0、G20、G40、G60、G80、G100),养殖周期60 d。结果表明,蝇蛆粉替代鱼粉对试验鱼成活率、肌肉水分、粗灰分、钙、总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无显著差异(P0.05)。蝇蛆粉替代鱼粉G20组-G60组试验鱼的终末体重、WGR、SGR无显著差异(P0.05),而G80组、G100组显著降低(P0.05)。G20组、G40组试验鱼的FCR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G60组-G100组试验鱼FCR显著升高(P0.05)。蝇蛆粉替代组试验鱼的肌肉粗蛋白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升高,G20组-G6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G80组、G10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替代组粗脂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替代水平的增加,均显著降低(P0.05)。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锦鲤体色的影响,除G20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各试验组色度值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以生长性能、肌肉成分、体表色度值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作为评价指标,蝇蛆粉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60%。  相似文献   
98.
维生素C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及其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Vc)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及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设计Vc含量为5个不同梯度(0、70、210、630、2000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每个水平3个重复,每箱40尾。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均低于各添加组,Vc的添加量为210mg/kg时,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Vc并不影响鱼体的内脏体比指数和肥满度,却显著影响肝体比指数。以质量增加率为指标,点带石斑鱼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为210mg/kg。添加Vc可显著提高肝脏、脾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而头肾、中肾及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变化不大(P>0.05)。Vc添加量为630mg/kg组中,肝脏、脾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最高,丙二醛含量最低。据此可知,Vc对点带石斑鱼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9.
pH、指示剂种类及用量对络合法滴定碳酸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指示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和pH对EDTA络合法测定碳酸钙结果的影响,通过建立8种指示剂的回归曲线,研究不同pH条件下、10种指示剂的显色以及14种指示剂不同用量对测定碳酸钙含量消耗EDTA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指示剂均能较好反映滴定溶液中碳酸钙含量间的关系,拟合曲线R2均大于0.999;指示剂种类及其用量不同,消耗的EDTA使用液量也不相同,且在不同pH条件下,指示剂所显示的颜色不同,从而影响滴定结果;使用络合滴定法测定碳酸钙浓度时,以溶液中碳酸钙的质量浓度低于0.5%为宜,紫尿酸胺-萘酚绿B作为指示剂用于EDTA络合法滴定优于其他指示剂。  相似文献   
100.
β-胡萝卜素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投喂含有β-胡萝卜素为0、0.5、1.0、1.5、2.0、2.5 g/kg的人工配合饲料,采用光谱法,对β-胡萝卜素对450尾红白锦鲤体色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沉积部位进行了研究,并用色谱方法对β-胡萝卜素在体内的色素组分进行了研究。饲养2个月后,测定皮肤、鳞片、头、鳍条的色素吸光度值,对上述溶液进行浓缩,并薄层层析。结果表明,红白锦鲤总色素光谱在可见光区(454 nm和470 nm)有两个吸收峰,β-胡萝卜素在1.0 g/kg组的增长率、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2.5 g/kg各组的饵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鲤的红白和红色区域,β-胡萝卜素的添加量为1.5~2.0 g/kg时,对红白锦鲤体色的增色效果最好;β-胡萝卜素对红白锦鲤白色区域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影响很小;β-胡萝卜素在红白锦鲤体内的主要沉积部位是皮肤和鳍条;β-胡萝卜素在红白锦鲤体内主要转化为虾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