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6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究菠萝蜜幼苗对酰胺态氮肥的需求量的适宜施氮量,本试验以马来西亚1号嫁接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氮素水平对菠萝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菠萝蜜叶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施氮量为N1(5 g/株)时达最大值。三个施氮水平的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低于N0水平。N1水平的光系统Ⅱ活性(Fv/Fo)显著高于N0,Fv/Fm和Fv/Fo值均是N1>N2(10 g/株)>N3(15 g/株)。N1、N2水平较N0显著增加实际光能转换效率(ΦPSII)和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其中净光合速率和光系统Ⅱ活性互作对菠萝蜜生物量变化的解释量最大,为39.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菠萝蜜幼苗适宜的施氮量为5 g/株。  相似文献   
12.
可可是世界最重要的多年生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揭示不同园龄可可园土壤演变规律,为其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以休耕地为对照(CK),研究低龄(4 a)、中龄(12 a)和老龄(32 a)3种不同园龄土壤培育可可苗期生长及其与根际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等关系。结果表明,32 a园龄土壤培育可可苗生物量显著高于4 a、12 a和CK,分别增加了89.15%、29.24%和28.03%;32 a和12 a园龄处理根际SOC含量显著高于4 a园龄,老龄园有利于SOC的积累;随着园龄增加,脲酶活性增加,且与SO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12 a和32 a园龄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CK显著增加了44.36%和43.11%;12 a园龄处理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则显著增加,12 a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分别是4 a、32 a和CK的3.04、1.46和3.23倍,园龄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综上所述,随着土壤园龄增加,可可苗生物量、根际SOC含量和脲酶活性均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根际土壤真菌数量与SOC含量、脲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可可根际SOC含量是光合作用、植株生长、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土壤施钙对芒果果实钾、钙、镁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田间试验研究了花前土施不同用量硝酸钙对芒果果实钾、钙、镁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钙相比,土施钙肥可明显提高果实糖酸比,其原因主要是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可显著提高果实Vc含量,降低贮藏期果实发病率,在土施钙150 g/株时产量最高,增产率为14.25%。(2)在一定钙用量范围内,土施钙肥可显著提高果肉钙含量,使果皮、果肉与果核的钾、镁含量下降。(3)果皮、果肉及果核钙含量与钙肥用量呈正相关,钾、镁含量与钙肥用量呈负相关。(4)果实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及糖酸比与钙肥用量呈正相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失重率、发病率与钙肥用量呈负相关。土壤增施钙肥有利于提高芒果果实品质,提高果实耐贮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氮钾配比影响盐胁迫下面包果生长的营养生理机制,以面包果[Artocarpus altilis (Parkinson) Fosberg]为材料,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盐胁迫下面包果养分吸收及渗透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N0K0+W)相比,单盐胁迫(N0K0+S)对面包果生长指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根系生长指标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N1K1+S处理的面包果地下部干重较单盐胁迫处理呈增加趋势,根系生长指标呈下降趋势。所有盐胁迫处理均显著增加根茎叶中的Na+含量和Na+/K+。与阳性对照(N0K0+S)相比,N1K1+S处理显著增加根茎叶中K+含量,减少叶中Na+含量和Na+/K+。N1K2+S处理较N1K1+S处理显著减少根茎中的Na+含量,N2K2+S处理较N2K1+S处理显著增加根中的N、P、K+、Na+含量和Na+/K+,茎中的N和K+含量以及叶片中的Na+含量、Na+/K+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N2K1+S处理较N1K1+S处理显著减少根、茎中K+含量,增加叶片N、Na+含量和Na+/K+,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N2K2+S处理较N1K2+S处理显著增加根、茎、叶中的Na+含量和Na+/K+。综上所述,适量增施氮钾肥通过调节K+、Na+向各器官的运输缓解盐胁迫对面包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抑制效应,可为盐碱地的面包果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比较了2个不同基因型依兰光合特性及4种内源激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450μmol/(m^2·s)下,科摩罗依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为12.68±1.56μmol CO_2/(m^2·s)、0.25±0.11 mol/(m^2·s)、267.16±25.4μmol/mol和5.07±1.2 mmol/(m^2·s),泰国依兰分别为7.79±0.99μmol CO_2/(m^2·s)、0.28±0.07 mol/(m^2·s)、321.32±18.83μmol/mol和3.88±0.84 mmol/(m^2·s);科摩罗依兰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含量分别为0.43±0.03μg/g、0.38±0.26μg/g、0.74±0.01μg/g和23.43±8.99 ng/g,泰国依兰分别为0.12±0.07μg/g、0.84±0.28μg/g、0.45±0.03μg/g和13.18±0.65 ng/g;科摩罗依兰、泰国依兰2个依兰资源在光合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综合比较桂热芒82号叶片氮、磷、钾、钙、镁、硫等6中矿质营养元素在不同月份的变异系数及离年均差大小,得出:花芽分化前期或5月叶龄(12月份)叶片中氮、磷、钾、钙、镁、硫等6中矿质元素变异小和离年均差小,桂热芒82号两蓬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稳定且能代表全年树体营养状况,故12月份适宜作为营养诊断采样时间;通过对比桂热芒82号两蓬叶片中矿质元素在不同年份中12月份间差异比较,得出第一蓬叶片在不同年份间差异小,故第一蓬叶片适宜作为营养诊断采样部位。综合得出,桂热芒82号叶片营养诊断在12月份采集第一蓬叶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以文心兰"黄金3号"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文心兰"黄金3号"在不同水平氮磷钾施肥下,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营养生长状况。结果表明:N1、P2、K2有利于假鳞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N2、P2、K2有利于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同水平的施氮量对根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影响不大,P2、K1有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同处理间与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间对文心兰"黄金3号"营养生长的影响显著,N2或N3、P2、K1最有利于文心兰地上部分生长。综上可知,N2(200mg/L)、P2(100mg/L)、K1(110mg/L)最有利于文心兰"黄金3号"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盐胁迫对2种菠萝蜜属植物幼苗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热带盐碱地开发利用,发展岛礁特色农业提供参考。【方法】 以两种菠萝蜜属植物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和面包果(Artocarpus altilis (Parkinson) Fosberg)为材料,采用沙培法,从3叶期开始进行盐胁迫(处理设为T0—T4,盐浓度分别为0、3.4、10.2、17.0和23.8 g?kg -1),研究盐胁迫下菠萝蜜和面包果幼苗生长、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结果】 盐胁迫显著抑制菠萝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积累,对面包果的抑制作用小于菠萝蜜。盐胁迫使菠萝蜜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降低,气孔抑制率(Ls)增加,面包果的变化幅度较菠萝蜜小。高盐胁迫(盐浓度>17.0 g?kg -1)显著抑制菠萝蜜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系统Ⅱ活性(Fv/Fo)、潜在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换效率(ΦPSⅡ)、相对电子传递效率(rETR);使面包果叶片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ΦPSⅡ和rETR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盐胁迫、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解释作物生物量变化的比例为35.6%。 【结论】 盐胁迫显著抑制菠萝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生物量积累;面包果的光合参数和生物量在高浓度盐胁迫下较敏感。盐胁迫、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与两种菠萝蜜属植物生物量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不同杀线虫剂对植物寄生线虫的杀灭效果及其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对于杀线虫剂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比较了5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噻唑膦颗粒剂3种杀线剂对植食性线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寄生线虫是连作蕉园优势营养类群。苗期时只有阿维菌素表现出对植食性线虫的杀灭效果;蕾期3种杀线虫剂均表现出显著的杀灭效果,植食性线虫的数量较CK分别减少49.3%、17.4%和84.2%;苗期时1.8%阿维菌素乳油表现出对螺旋线虫属和肾形线虫属的杀灭效果,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中肾形属丰度较CK减少了20.3%;蕾期相比于CK,5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中植物寄生线虫类群数均有所降低,各处理对优势属螺旋线虫属和肾形线虫属均有杀灭作用,减少的比例分别为48.2%、40.6%、95.7%和50.1%、7.1%、84.5%,差异显著。3种杀线剂处理均降低了土壤中的自由生活线虫种类和丰度。苗期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能显著增加食细菌线虫的数量,5亿活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和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的自由生活线虫成熟指数MI和多样性指数H′较CK显著降低;香蕉蕾期处理间MI没有显著差异,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的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PPI较CK显著减少,均匀度指数J′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10%噻唑膦颗粒剂的效果最好,持效期长,对植食性线虫有明显的杀灭效果,对土壤线虫类群多样性和线虫成熟指数无显著影响,适宜在香蕉种植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探索叶面增钙对芒果果实呼吸、乙烯释放及果实矿质元素的影响,为钙肥在芒果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贵妃"芒果为试材,田间试验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海南省东方岛西林场芒果园进行,试验共设置不喷施叶面肥(0 g·L~(-1))、喷施0.5、1.5、2.5、3.5 g·L~(-1)钙含量肥5个处理,各处理3个重复,肥料选择硝酸钙(化学纯)和果蔬钙(Ca 170 g·L~(-1)),于催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采收前分别喷施,研究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研究发现,不施钙处理芒果的果实跃变峰出现在采摘后第13d,叶面增钙使果实跃变峰的出现滞后。在呼吸峰值出现前硝酸钙降低果实呼吸速率,以1.5 g·L~(-1)处理显著降低,峰后有增强呼吸的趋势,在呼吸峰值出现前果蔬钙有提高果实呼吸速率的趋势,峰值出现后有抑制呼吸速率的作用;喷施硝酸钙推迟采后芒果果实进入乙烯跃变期,使跃变峰的出现比CK滞后2 d,峰值过后各处理乙烯释放速率远高于CK,喷施果蔬钙推迟采后芒果果实进入乙烯跃变期,跃变峰的出现有推迟趋势,0.5 g·L~(-1)处理的跃变峰滞后显著,推迟至第17 d;叶施钙肥有使果实K含量降低趋势,以果蔬钙处理显著降低;叶面喷施硝酸钙、果蔬钙均提高果实Ca含量,硝酸钙降低Mg含量,果蔬钙提高Mg含量;叶施硝酸钙使果实Fe、Cu、Zn含量下降,Mn含量提高;叶施果蔬钙使果实Fe下降、Mn提高,低钙提高果实Cu、Zn含量,高钙降低果实Cu、Zn含量。叶面增钙,影响了芒果果实采后呼吸、乙烯释放速率及推迟跃变峰的出现,影响果实部分矿质元素的含量,提高了果实采后贮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