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和田地区实地测量不同地形原始地貌的水盐分布规律以及平整后开沟耕地土壤盐分在迎风面、背风面、沟底的分布关系,并观测咸水滴灌溉条件下沙化农耕土地耕作层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了平地(T1)、平地/铺膜(T2)、平地/铺膜/开沟(T3)三种不同地表物理结构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洼地盐碱化最严重,其表层合盐量为平地的3倍,坡地的18倍;盐分在开沟坡面上的分布关系为:迎风面≥背风面≥沟底;对于T1、T2、T3三个不同的处理,T1返盐量和返盐面积均最大,T3返盐速度明显快于T2,T2、T3均会在距滴头水平距离40~60cm处形成“盐分淡化区”,在该区的土壤盐含量T2≥T3.  相似文献   
32.
若尔盖退化湿地恢复关键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现场基础研究数据的基础上,从改善退化湿地热质传递关系入手,通过土壤层结构调整、区域水体停留时间调整、地气界面的密度处理等绿色生态生物措施、水利工程技术以及围栏封育工程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湿地的生态环境,退化湿地得到了有效地治理.  相似文献   
33.
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非道路排放法规和经济性的要求,探究当前农用柴油机的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农业机械配套动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证,应用对比分析法将我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对照,找出了我国农业机械配套动力技术与国外的差距。结果显示,国内电控柴油机应用于农业机械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大力推进电控柴油机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电控化将是农用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4.
云南富农兴业牌肥料在冬马铃薯生产中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云南富农兴业牌复混肥和高钾水溶肥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富农兴业牌肥料的各处理株高和每穴马铃薯重均高于施用其它常规肥料的各处理。施用富农兴业牌肥料的各处理马铃薯蛋白质含量、vc含量和淀粉含量等营养指标高于施用其它常规肥料的各处理。从提高马铃薯的vc含量和淀粉含量方面来看,施用富农兴业牌高钾水溶肥效果较好;而对提高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方面,施用富农兴业复混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5.
不同类型农耕地地气界面热质传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同一时段不同地区农田的实地考察研究和取样分析,获得地气界面形态及热质传递关系现场数据,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研究近地空气湿度与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地空湿度梯度过大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中的氮磷含量随湿度梯度的增加有正相关性,钾含量有负相关性,但地表温度较高时,氮的含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6.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传统翻耕、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3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土壤速效养分、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明确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的出苗率、不同土层含水量、玉米产量性状、单位产量及总收益均高于传统翻耕,且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和机械灭茬免耕播种的出苗率比传统翻耕高3.3%和7.8%,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的大小顺序均为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传统翻耕,机械灭茬免耕播种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分别高9.01%和3.23%,纯收入比CK增加4305元/hm2和1965元/hm2,即分别比CK高出36.98%和17.65%。说明机械灭茬免耕播种措施最好,而浅旋根茬还田常规播种耕作方法又优于传统翻耕。  相似文献   
37.
野生和养殖矛尾复虾虎鱼营养组成和形态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自然海区取100尾矛尾复虾虎鱼(Synechogobias hasta),挑选体重一致、健康无病的虾虎鱼做实验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尾,投放到3个室内流水玻璃纤维钢水族箱中,以冻虾喂养30 d后称重、取样.在捕获野生虾虎鱼同一水域取同样规格的矛尾复虾虎鱼24尾,进行同样的称重、取样和分析,比较研究野生虾虎鱼和养殖虾虎鱼体组成及形态学的异同.结果表明:野生组全鱼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而肌肉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组与野生组矛尾复虾虎鱼在肥满度(CF)、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I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组全鱼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例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肝脏脂肪酸组成方面,野生虾虎鱼的C18:2n-6和C18:3n-3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虾虎鱼(P<0.05),而养殖虾虎鱼的C22:6n-3(DHA)比例显著高于野生虾虎鱼(P<0.05).野生和养殖组C20:5n-3(EP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8.
为合理、无污染地利用头孢菌素类废弃药渣,以长期堆放的头孢菌素类药渣土壤为样品源,从中获得浸出液,通过第三代头孢药品头孢克肟驯化、筛选出具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革兰氏染色法、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双染色法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DNA进行分子生物学序列分析;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对菌株的生长特性及最佳降解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菌为杆状细菌,无芽孢;经16S rDNA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该菌株属于Achromobacter属,并命名为Achromobacter sp. YF-1;该降解菌在温度37℃、pH 6~7、转速120 r/min培养条件下培养7 d,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降解率达92.71%;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降解能力稳定,可用于处理药渣中残留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39.
笔者使用微波炉烘干法来测定饲料原料中干物质含量。与鼓风干燥箱烘干法相比,对于蛋白质含量少的饲料原料来说,以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十分接近;对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来说,二者差异较大。然而,微波炉烘干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省时省力,是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常规性饲料干物质含量检测方法,但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时间、温度及烘干时是否受热均匀。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峨眉山不同海拔冷杉Abies fabri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方法】以冷杉为研究对象,用树轮生态学的方法对峨眉山不同海拔的冷杉进行年轮采样、处理与分析,比较不同海拔冷杉径向生长特征及其与各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年表统计数据表明,4个年表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用于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不同海拔冷杉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海拔差异,海拔2 4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7月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海拔2 8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4-9月的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呈显著正相关;海拔2 9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和当年4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1-9月的PDSI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拔3 0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和当年3-4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6-7月的PDSI和当年4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峨眉山高海拔的冷杉包含有更多的环境信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更为敏感;高海拔区域冷杉径向生长受到水分的强烈限制,而低海拔区域冷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冷杉衰亡与气候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区域气候的变暖,高海拔地区冷杉可能会进一步衰退。该研究揭示了峨眉山不同海拔冷杉生长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差异,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冷杉林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