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了解贵州省烟区植烟土壤肥力状况,在贵州省9个市(州)13个产烟县65个主要种烟乡镇采集土壤进行理化性状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省植烟土壤以酸性至中性土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20~40 g/kg含量范围内的土壤占72.3%;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丰富,其中全氮含量主要在1.0 g/kg以上,碱解氮含量主要在90 mg/kg以上;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较丰富,其中全磷含量主要在0.8 g/kg以上,有效磷含量主要在10 mg/kg以上;土壤全钾含量中等,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丰富,其含量主要在150 mg/kg以上;土壤氯离子含量适中,主要在30 mg/kg以下。因此,贵州省烟区需加强植烟土壤保育,增施有机肥,实行轮作,施用石灰中和改良酸性较严重土壤。  相似文献   
52.
为青枯菌与烟草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宿主特性候选基因,在烟草青枯菌FQY_4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采用基因组及同源基因比较,分析青枯菌株系GMI1000、Po82、CFBP2957、CMR15、PSI07和FQY_4的核心基因及FQY_4宿主特异性候选基因。结果表明:FQY_4基因组中有632个宿主特异性候选基因,其中染色体、巨大质粒分别有365个和267个,包括跨膜蛋白、信号蛋白和细胞壁水解相关的基因,移动元件蛋白和许多未知功能的蛋白基因,以及宿主特异性候选三型分泌系统的42个效应蛋白因子(T3Es)。  相似文献   
53.
【目的】烟草连作已导致土传病害发生、 烟株生长受抑制、 产量下降和品质恶化等问题。烟株对自身及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化感作用,是烟草产生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化感物质中的根系分泌物是烟株与土壤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物质,探索烟草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是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离、 鉴定烟草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通过添加外源酚酸类物质,研究在液体培养基中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酚酸类物质对病原菌及拮抗菌的影响,并在土壤中添加鉴定出的主要酚酸类物质; 通过土壤培育试验,研究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数量变化,特别是对烟草青枯病菌及其拮抗菌生长的影响。【结果】1)烟草根系分泌物粗提物对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生长的促进率为16.8%,对拮抗菌(短短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率达到29.4%; 2)UPLC-Q-TOF/MS检测根系分泌物中主要酚酸类物质为苯甲酸和3-苯丙酸,含量分别为0.25 μg/g干根重和1.15 μg/g干根重; 3)液体培养外源添加低浓度的苯甲酸(≤ 2 μg/L)和3-苯丙酸(≤ 3 μg/L)促进病原菌和拮抗菌的生长; 4 μg/L的苯甲酸对病原菌生长抑制作用不显著,对拮抗菌生长的抑制率达到90.2%,6 μg/L的 3-苯丙酸对病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拮抗菌的生长抑制率达到81.1%,外源高浓度苯甲酸(≥4 μg/L)和3-苯丙酸(≥ 7 μg/L)抑制病原菌与拮抗菌的成长; 4)土壤中添加3 μg/kg土的苯甲酸时,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增加12.3%,而拮抗菌的数量减少21.0%,土壤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别降低37.5%,41.9%和55.6%; 3-苯丙酸浓度达到8 μg/kg土时,拮抗菌生长量减少14.5%,对病原菌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 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别降低69.9%,57.2%和80.7%; 5)土壤添加4 μg/kg的苯甲酸和7 μg/kg的3-苯丙酸后,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 Simpson指数、 McIntosh指数显著下降,分别仅为对照的57.7%、 94.1%、 88.1%和97.6% 73.3%、 80.0%。【结论】烟草根系分泌物粗提物促进病原菌生长抑制拮抗菌生长,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主要为苯甲酸和3-苯丙酸,液体培养中4 μg/L的苯甲酸或6 μg/L的 3-苯丙酸浓度是对病原菌生长抑制不明显但显著抑制拮抗菌生长的分界点,土壤外源添加3 μg/kg的苯甲酸或8 μg/kg的3-苯丙酸时,是土壤增加病原菌减少拮抗菌数量的分界点,同时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显著下降,病原菌对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和3-苯丙酸的利用优于拮抗菌,这也是烟草长期连作引起青枯病暴发流行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4.
非豆科作物套种时间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套种籽粒苋和黑麦草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籽粒苋比套种黑麦草对烟叶产值量的影响大,栽后第5周至第9周套种籽粒苋,烟叶产量逐渐增加,而烟叶产值、外观质量及均价则逐渐降低,烟叶的内在化学品质则以栽后第5周套种籽粒苋的烟叶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55.
贵州不同区域尺度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养分管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6个烟叶主产县、2个烟叶主产地区及全省的植烟土壤5个养分指标为对象,研究贵州不同区域尺度的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养分管理。结果表明,县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差异较大,地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差异缩小。含量变幅呈相反趋势,省级尺度的含量变幅最大,地级尺度间的含量变幅下降,县级尺度内的含量变幅最小。县级尺度间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布频率差异最大,地级尺度间的分布频率差异缩小。根据不同区域尺度的土壤养分特征,对县级尺度的烟叶氮素及省级尺度的磷、氯素养分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6.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盆栽烟草根际青枯病原菌和拮抗菌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了抗病品种‘K326’和感病品种‘南江三号’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促进了烟草生长,生物量增加14%以上;只接种病原菌处理(RS)土壤中青枯病原菌的fliC基因拷贝数显著高于先接种病原菌再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RS+BIO)和先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接种病原菌处理(BIO+RS),且这种效应与生育期和品种无关;旺盛生长期前,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中短短芽孢杆菌16S rDNA基因拷贝数也显著高于RS处理。上述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防治烟草青枯病主要是通过抑制土壤青枯菌的增长和促进植物生长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7.
精准施肥技术在烟草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烟区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DGPS技术进行网格定位取样、GIS技术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和管理,以形成烤烟精准施肥配方,进行推荐施肥.结果表明,精准配方肥料对烟株田间长势、产量和烤后烟叶化学品质影响不大,但烟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2.4%、3.0%和3.6%,肥料投入成本平均降低220元/t.结论:根据土壤肥力和烤烟营养规律进行的精准施肥,能协调烟株营养,直接减少肥料成本投入,间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烟农收入.  相似文献   
58.
贵州植烟土壤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土壤和烟叶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把贵州30个植烟县聚为四区。结果表明:在第Ⅰ区中应补充氯肥,适当控制硫肥的用量,适当施用镁肥调节钙镁比,提高烟叶对镁的吸收;在第Ⅱ区中应补充氯肥和硼肥;在第Ⅲ区中注意镁肥和氯肥的施用;第Ⅳ区中应增施硼肥,同时适当施用锌肥。  相似文献   
59.
基追肥比例和施肥方法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追肥比例和施肥方法对烟叶产质量有明显影响.基追肥比例为7∶3时,烟碱含量明显低于6∶4,其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最为明显,其次为中部烟叶,对下部烟叶的影响较小;在评吸结果上,基追肥比例也以7∶3好于6∶4,其差异明显.基肥条施没有对烤烟产质量带来理想的效果.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对烤烟的影响表现的最稳定,不仅对烟叶产值和均价有所提高,并且改善了烟叶的吃味,减少了杂气和降低了刺激性.根外追肥虽然不能改变烤烟的农艺性状和产质量性状指标以及烟叶的化学成分(常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烟叶的香气量,改善烟叶的香气质,但与此同时烟叶的刺激性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0.
菜籽饼粕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菜籽饼粕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菜籽饼粕加入第四纪黄壤和中性紫色土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先增后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因酶的种类而异: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在初始期显著提高,之后降低;过氧化氢酶同样在短时间内提高,然后保持恒定状态;而蔗糖酶活性则随着菜籽饼粕的加入受到了抑制,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菜籽饼粕的用量和抗营养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