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外来蛀干类害虫,它可以通过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途径进行远距离扩散。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就是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但是由于缺乏快速追踪和溯源的手段,使得防治工作变得困难。  目的  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建立可用于追踪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的溯源模型。  方法  从全球降水氢同位素数据库中下载中国地区的栅格数据,利用ArcGIS 10.4.1构建中国大陆地区降水氢同位素区划图(坐标系统为Beijing 1954)。在5个样地累计诱捕红脂大小蠹成虫153头,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和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的氢稳定同位素比值(δ2H)。利用R软件构建红脂大小蠹与降水δ2H值的标准曲线方程。  结果  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降水氢同位素区划图得出:在东部季风区,降水δ2H值呈现出区域性变化,并大致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梯度变化。5个样地的红脂大小蠹的δ2H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红脂大小蠹与降水的δ2H值呈正相关关系,并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式:y = 3.166x + 86.050,经t检验、F检验、R2检验以及残差检验证明模型的显著性和匹配度都很高。  结论  红脂大小蠹的δ2H值与其生境中的降水δ2H值呈现出高度相关的线性关系,且降水δ2H值在红脂大小蠹分布区具有可用于判别的规律。因此,基于本试验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的溯源追踪。   相似文献   
42.
苹果异胫小卷蛾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我国没有发生,但近几年我国口岸已多次截获。本研究利用CLIMEX 1.0适生性分析软件与Arc GIS 10.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目前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苹果异胫小卷蛾可能在我国南部地区适生,总的适生面积约为1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高度适生区主要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区,以及这些省份以南的所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范围较小,低度适生区面积与高度适生区分布范围面积相差不大。鉴于苹果异胫小卷蛾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结果,针对其传入和定殖的能力,建议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控策略,加强苹果异胫小卷蛾检疫力度,严防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相似文献   
43.
内蒙古大青沟新渡户树蜂危害特征调查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渡户树蜂在我国吉林口岸有截获,国内少有发生的报道。2013年,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了新渡户树蜂危害,研究明确了其形态特征和危害情况,并提出防控对策。研究表明:在大青沟危害樟子松的树蜂为新渡户树蜂;其明显的形态鉴别特征为:雌成虫足和触角全部为黑色;雄成虫腹部第3~10节全部为橙黄色;樟子松为目前发现的唯一寄主,多为胸径11~19 cm的衰弱树;新渡户树蜂在樟子松林水平空间呈聚集分布,产卵后树干出现泪状流脂现象,羽化孔圆形,分布在树干90~180 cm处;针对已发生的虫情,建议采取拔除虫源和科学营林的防控策略,同时加强新渡户树蜂检疫力度,严防其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44.
运用@risk软件评价红脂大小蠹风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应用新推出的@risk软件对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 LeConte进行了风险性评价,表明红脂大小蠹属于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用@risk软件对条件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在所有评判指标中,潜在危害性及国内已分布区域这两项指标对红脂大小蠹在我国造成的巨大风险贡献度最高,分别为0.501和0.425.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究冻结方式对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melantho)肌肉差异蛋白质的影响,本试验运用非标记(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液体浸渍冻结、真空包装结合浸渍冻结、静止空气冻结、真空包装结合空气冻结4种方式对中华管鞭虾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鲜中华管鞭虾相比,上述4种冻结方式处理后的虾肌肉中分别有269、162、299、289个差异蛋白,其中表达上调的蛋白分别有100、59、63、61个,表达下调的蛋白分别有169、103、236、228个。筛选出甘油-3-磷酸脱氢酶(NAD+)、β-胸腺素2个差异蛋白,有望成为与冻结中华管鞭虾品质变化相关的指示蛋白标志物。本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华管鞭虾在不同冻结方式下的品质变化机制,以及寻找出与新鲜度相关的指示蛋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虾的冻结工艺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
李扬  石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55-60
海藻糖葡萄糖和小分子多元醇在昆虫滞育及接受低温刺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小分子多元醇及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能从一定程度反映昆虫的生理状况。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舞毒蛾整个滞育阶段海藻糖、葡萄糖、甘油、甘露醇、山梨醇、肌醇6种重要物质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海藻糖浓度升高再下降,冷处理30天时达到峰值(273.5±19.34) μg/mL,将低温处理150天的卵放入25℃后,海藻糖含量大幅下降。葡萄糖在试验开始时含量升高,但是低温刺激后又急剧下降,此后仅略有起伏,舞毒蛾卵放入25℃后,与海藻糖不同葡萄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试验中肌醇含量不断升高;甘露醇在滞育前期含量缓慢升高,但是低温刺激60天之后含量逐步下降;山梨醇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含量波动较大;甘油含量先是大幅升高然后下降,低温刺激后含量又反而升高。从葡萄糖、海藻糖以及小分子多元醇变化趋势看,以舞毒蛾卵内化学物质变化作为卵滞育开始或解除的标准并不可靠。试验期间,舞毒蛾卵肌醇含量一直升高,而其他5种化学物质都经历先升高随后持续下降的过程,说明在滞育期间卵内仍进行活跃的代谢活动;低温刺激后,平均卵重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时试验中几种物质含量是先升高再降低,此时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3种小分子多元醇在试验初期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低温刺激之后含量又进一步升高,但是随着低温刺激的继续,含量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多元醇在特定条件下仍可以转化为糖类为代谢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47.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 ,其中 ,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 (寄生率高达 36 %~ 5 0 % )、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 3~ 4代 ,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 .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 .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 ,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松材线虫病各疫情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气候因素对松材线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规律。[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遭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获取其2006—201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指数数据和发病年份主要气候因子数据,结合数学方法来定量分析不同年份松材线虫病疫情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1)松材线虫病发病前两年气候条件表现为:年平均气温明显要高于历年平均值,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要低于历年平均值,整体表现出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2)松材线虫发病程度严重的年份,夷陵区主要表现出高温、低湿的气候条件;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较轻的年份,则主要表现出强降水量、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条件;(3)RDA分析表明,月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因素有助于松材线虫病在各个林班之间的扩散传播,月平均风速增大时有利于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扩散,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和月日照时数的增加,会导致马尾松病死总株数和危害面积的增大。[结论]明确马尾松发病林班个数和病死总株数是评估夷陵区内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年降水量是主导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气候因子。预期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松材线虫及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为松材线虫病的预警和防控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我国一种入侵性小蜂,自2007年传入我国广西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危害了我国南部的桉树种植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以了解桉树枝瘿姬小蜂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其适生地范围的变化。  方法  采用MaxEnt预测模型—最大熵模型,通过收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报道的分布地数据、调查最新发生地危害轻重程度对该蜂在中国的适生区现在以及未来RCP8.5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进行模拟并检测模拟结果的精准度。  结果  模型模拟结果的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基本吻合。AUC 值为0.898,标准差为0.022,表明所使用的数据无空间自相关,模型筛选的参数结果可靠且准确度高。MaxEnt模型预测得到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最佳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在RCP8.5气候情景下其未来中度适生区面积有小范围的下降,但整体适生区范围显著增加。  结论  通过适生地范围预测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监测以及潜在危险入侵地区制定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甘肃哈思山天然油松林新渡户树蜂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渡户树蜂(Sirex nitobei)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报道了新渡户树蜂在甘肃省有分布。通过木段饲养试验获得标本并记录数据,研究新渡户树蜂的形态特征、羽化规律、雌雄对比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新渡户树蜂雌虫虫体明显大于雄虫;在甘肃哈思山的羽化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羽化孔直径1.45~4.77mm,其数量在树干210~280cm高处最多。通过对其形态及发生规律的研究,为新渡户树蜂的形态鉴定、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