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系统聚类法 ,对 2 0 0 2年我国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水稻品种区试汇总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3个试验点可规划为 9个生态区域 ,试验点的选取基本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22.
培矮64S与典型粳稻配组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籼、粳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合两优培粳、信杂粳1号等组合的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以培矮64S作母本与典型粳稻父本配组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3.
古交市地处汾河水库上游,属省城太原重要水源地保护区。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大搞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水源地保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全市的水土流失状况与水土保持现状。  相似文献   
24.
灰关联熵分析在选配杂交水稻新组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对品种比较试验中11个以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的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灰关联熵进行分析,得出该组合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其熵关联序为:结实率>实粒数>成穗率>总粒数>有效穗>株高>穗长>千粒重>全生育期,并以此确定了以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的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配及以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的粳型恢复系的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25.
信旱优26(培矮64S/99026)是信阳市农科所以培矮64S为母本.自选粳稻品系99026为父本,杂交配组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了国家黄淮海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耐旱、早熟,综合抗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2009年通过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51。  相似文献   
26.
两优培粳是河南省第一个国审杂交水稻组合,株叶型态好,杂种优势突出,产量高,早熟,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结合特征特性运筹肥水,是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粳稻生产特别是稻麦(油)两熟制区理想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27.
具有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两用核不育水稻7436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不育,短日低温可育,该材料在10天苗龄内的苗色具有明显温敏感性,即高温苗色正常绿色,低温表现白色,其临界温度为26.1℃左右,但随着苗龄天数继续增加在低温下生长的白苗能逐渐趋向正常绿色,而不会逆转;该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8.
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南稻区,水稻年种植面积42万hm2,自20世纪50年代,豫南稻区“籼改粳”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粳稻面积不足5%。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籼米特别是早籼米因品质较差,城乡居民不愿吃,外销困难,日趋积压,粳米倍受城乡居民青睐。因势趋利,2004年由袁隆平院士提议,汇聚百余名水稻专家的“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标志着作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的杂交粳稻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熟[1]。河南省作物学会于2006年9月8日在信阳主持召开“籼改粳”学术研讨会,第三次倡导豫南稻区“籼改…  相似文献   
29.
30.
两优培粳是信阳市农科所育成的国审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株叶型理想,在1999~2004年省及国家级试验中凸显产量优势。为揭示其生长发育规律,挖掘其应用潜力,我们对其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措施进行了不断研究,从而探索出与之相配套的增产技术,简结如下。1特征特性1.1早熟,适应性广,穗大粒多两优培粳熟期早。在河南省试验点平均比对照种豫粳6号早成熟13 d,在河北试验平均比对照种中作93早成熟7.2 d。适应性强。在育成地信阳至河北稻区试验及示范生产中表现出稳定的产量优势,表明其较弱的感光感温性、广泛的适应性,决定其应用区域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