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兰州百合鳞片和叶片为试材,采用改良CTAB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优化兰州百合RAPD-PCR反应体系,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兰州百合RAPD-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进行4水平共计16个组合设计,并选用3种反应程序,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最终获得最佳反应体系为:20 uL反应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0.5 μmol/L随机引物、0.2 mmol/L dNTPs、2.25 mmol/L MgCl2, 及1.5U Taq DNA聚合酶。最佳反应程序: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1 min,36 ℃退火1.5 min;72 ℃延伸2 min;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7 min。  相似文献   
22.
黑果枸杞及其绿色清洁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黑果枸杞苗木繁育、园地选择与规划、肥水科学管理、整形修剪、病虫草害防控、果实采摘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及其清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兰州食用百合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生态区域广泛,独特的产品风味,赢得了区域公共品牌的各项殊荣在"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面前,还面临种球脱毒繁育滞后、种植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缺失、品牌意识淡薄等挑战要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就需要由政府引导,完善相关质量管控和监督体系,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兰州食用百合产品的内涵和竞争力,通过营销推广,展现兰州百合品牌的品质特色,以赢得未来市场。  相似文献   
24.
以彩色马铃薯品种03-1为试验材料,固液诱导方式进行研究光周期、培养器皿、接种密度、苗龄以及诱导方式等几个因素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以全黑暗、培养器皿以150 mL三角瓶或9 cm高果酱瓶、接种密度以15株/瓶以内、苗龄为20 d、诱导方式以固液诱导方式,这些结果为适宜。  相似文献   
25.
种植密度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和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胡麻产量有较大影响,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的影响较小,旱地胡麻种植的最优组合为播种量900万粒/hm2,行距20 cm,株距20 cm。胡麻的分茎数和单株生产力随播种量的减少而增加,且有利于株高和工艺长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6.
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在西北半干旱区旱作梯田中,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对目前旱作区马铃薯不同垄播覆膜方式进行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物侯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早,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生长期延长,尤其双垄全膜黑膜覆盖能优化马铃薯农艺性状,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降低地温,有利于马铃薯薯块的生长,在多年高温少雨的地方,覆白色地膜栽培的马铃薯不利于其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7.
利用SSR标记鉴定当归的真实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集当归及近缘属种材料,从文献中搜集SSR引物,及从NCBI中下载当归EST序列并设计若干引物,采用SSR标记技术筛选可用于鉴定当归真实性的特异标记。结果表明,共合成引物75对,利用2个当归模板进行引物筛选,能够扩增出清晰条带的引物有21对,有效引物扩增率为28%,筛选出多态性引物5对,多态引物扩增率为6.7%。5对引物在36份当归及近缘属种间共检测到41个位点,平均为8.2个;多态性位点41个,多态性比率(PPB)为100%;多态信息含量为0.118 7~0.310 1,平均为0.258 8。遗传距离和相似度分析表明,当归与独活的遗传距离最近,与红柴胡遗传距离最远。当归与近缘属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值明显大于4个产地的当归种内遗传距离最大值,因此,SSR标记可有效地鉴定区分当归与其它近缘属药材。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明兰州百合小鳞茎的生长及膨大规律,以添加不同浓度蔗糖处理为依据,明确小鳞茎生根膨大培养基以1/2MS+0.2 mg/L NAA +70 g/L蔗糖为最适。在此浓度基础上对兰州百合试管小鳞芽进行1次和2次膨大培养,分别在培养30、50、70、90 d时测定小鳞茎鲜重、干重、糖及淀粉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兰州百合1次和2次膨大小鳞茎单粒鲜重和干重均呈增加趋势,且2次膨大较1次膨大效果显著。1次膨大小鳞茎可溶性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均随培养天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蔗糖含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培养30 d相比,培养50~90 d时蔗糖含量明显增加,且达极显著差异。随培养天数的增加,2次膨大小鳞茎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变化趋势较平缓,各培养时期差异不明显;果糖含量呈降低趋势,与培养30 d相比,培养50~90 d时果糖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在培养90 d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9.
陇绿棉3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陇绿棉3号为试验材料,针对从外植体培养到胚状体发生及分化成苗整个组织培养过程的不同阶段,研究探索绿色棉—陇绿棉3号的再生条件,获得再生植株,为拓宽彩色棉再生基因型和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陇绿棉3号外植体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暗4 d/光2 d处理;愈伤组织诱导最佳激素组合为0.1 mg·L-1 2,4-D+0.05~0.3 mg·L-1 KT或0.1 mg·L-1 2,4-D+0.1 mg·L-1 KT+0.1 mg·L-1 IAA的MSB培养基(MS培养基无机盐+B5培养基有机成分);愈伤分化的最适条件为MSB中添加1.9 g·L-1 KNO3和2.0 g·L-1凝固剂gelrite;胚性愈伤增殖培养基为MSB(NH4NO3减半)中添加1.9 g·L-1 KNO3并添加1.8 g·L-1凝固剂gelrite、0.1 g·L-1天冬酰胺和0.1 g·L-1谷氨酰胺。在去除NH4NO3,添加0.1 mg·L-1 KT和0.4 mg·L-1 IBA的MSB培养基上,胚胎发生率和子叶胚萌发率均达到峰值,且子叶胚在1/2 MSB培养基上可成功分化成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兰州食用百合不同种植区干物质累积和粗淀粉、粗蛋白含量变化规律,分析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生长分析方法,检测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和粗淀粉、粗蛋白含量变化特征。【结果】 不同生长年限永靖县、渭源县、临洮县种植区兰州食用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增长幅度不同,3个种植区相比较,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3年生兰州食用百合鳞茎干物质累积量大小为临洮县>渭源县>永靖县。百合鳞茎粗淀粉含量临洮县高于永靖县(24.74%)和渭源县(68.02%),粗淀粉含量高低顺序为:临洮县>永靖县>渭源县;百合鳞茎粗蛋白含量临洮县高于永靖县(8.55%)和渭源县(11.09%),粗蛋白含量高低顺序为临洮县>永靖县>渭源县。3年生兰州食用百合,渭源县和临洮县种植区鳞茎干物质累积量与粗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0.99**,1.00**,P<0.01)。【结论】 不同种植区兰州食用百合营养物质含量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