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74篇
  68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江流域麻区是我国红麻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商品麻基地。它对我国麻纺原料的供应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该区红麻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能在当地留种的品种,单产不高;单产较高的“南种北植”的青皮三号品种,抗炭疽病性退化和不能就地留种。须年年向粤,桂、闽省(区)调种。华南麻区生产种子有限,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  相似文献   
102.
中红麻 1 0号 (原名“KB2”)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 4 4”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 1 993~ 1 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纤维 30 3.85 kg比对照湘红麻 1号 (780 4) 2 48.2 0 kg增产 2 2 .4% (春播 ) ;在1 994- 1 995年广西区试中比当地适应性强的“系选青皮三号”平均增产 1 3.2 % ;在 1 997- 1 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亩产纤维 2 48.5 8kg,比新对照粤 74- 3增产 1 5 .8% ;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 2 5 .4% ,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 ,KB2的平均增产幅度在参试新品种中居首位 ,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 3.6和 1 .42个百分点 ,也高于粤 74- 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 ,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 ,表明“KB2”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国内最新品种在黑龙江双城进行品比试验和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H305杂种麻干茎16222.5kg/hm2最高,中红麻11号14550.0kg/hm2居二,7804为14347.5kg/hm2第三.H305较7804等其他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播期表明共同趋势是随播期提早而增产,7804和H305杂种麻于4月底播种比5月初播种,分别增产19.0%、9.0%.肥料与密度试验以每hm2施N150kg、K2O150kg,产量较高,比高肥区施N225kg、K2O 225kg、P2O5 75kg,增产干茎1410kg/hm.  相似文献   
104.
在新工科背景下,精准把握食品产业的未来需求和发展方向是高校食品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前提。食品科学涉及化学、生物、医学、机械等多个学科知识,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学科的交叉融合彰显了学科的特色和行业优势,也促进学科的发展。“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我国食品类专业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现状,不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培养更加符合当下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影响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开始于1982年的水稻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1982—2011年)特征。29年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能提高水稻产量,培肥地力。长期施用化肥(NPK)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稻谷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等氮投入情况下,增施化学磷肥的增产效应要高于化学钾肥,且早稻表现尤为明显;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对稻谷产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各处理水稻产量差异越显著。各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增加速率表现为慢-快-慢三个阶段,有机肥的施用相较单施化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p0.05)。土壤有效磷的累积主要与化学磷肥的施用有关,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历年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为:NPKM、NPM、PKMNPKM、NKM(p0.01);土壤速效钾以有机肥和化学钾肥配施的处理(NPKM、NKM、PKM)增加最快,单施化学肥料的处理(NPK)增加最慢。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素出现盈余,但NPKM处理相比其他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盈余量;各处理土壤中钾素均表现为亏缺状态,红壤性水稻田至少每年应补充投入钾素200 kg hm-2才能基本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106.
随着科技的进步,南方红壤丘陵农区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整体水平偏低,发展的技术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其战略重点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应该采取依托优势资源发展高效优质节粮型草食畜禽、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畜牧业产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和探索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等措施,有效地推动该区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日前,湖南新宁县晚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班暨现场演示会在飞仙桥乡一农户家举行,标志着该县晚稻机插秧适应性试验示范工作正式启动。参加培训的有各乡镇农机站站长、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户、插秧机手等100余人。  相似文献   
109.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20年的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料,土壤全氮含量比化学肥料要高,有效氮平均高出15.9mg/kg;(2)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提高土壤磷钾养分的基础。施肥使土壤有效磷平均高出18.8mg/kg,有效钾平均高出27mg/kg;(3)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配施不明显改变pH。有机肥料使土壤容重下降12.6%,田间持水量平均上升19.7%。(4)有机无机肥连续配施,能持续高产稳产。稻谷总产(19年早、晚稻平均),以NPKM为最高(5556.8kg/hm2),比单施化肥NPK)增产704.3kg/hm2,增产14.5%。  相似文献   
110.
党参种子的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设计及优化党参机械化播种设备,提供基础仿真参数,本文对甘肃省种植的两种党参种子(渭党1号和甘党2号)通过试验法确定其基本物理参数(形状尺寸、质量密度、体积密度、千粒重、含水率)和接触力学参数(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通过斜面滚动试验结合EDEM仿真,预测党参种子与ABS塑料板间的滚动摩擦系数;通过调整党参种子模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