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74篇
  68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以纤维素纸为基底或电正性摩擦材料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柔性电子器件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纤维素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需要在高工作频率下才能获得良好的输出性能,限制了纤维素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与发展。为提高纤维素的电正性摩擦性能,将银纳米颗粒原位负载于纤维素纤维表面,制备纳米银复合纸(Ag@paper),并以Ag@paper与聚四氟乙烯薄膜(PTFE)为摩擦材料构建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P-TENG)。结果表明:P-TENG开路电压可达95 V,短路电流可达0.19μA。该P-TENG在长期工作过程中还能防止细菌生长,因而可用于开发新型可穿戴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572.
在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冲积平原区域,由于其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历史原因以及人为的活动影响造成其演变成复杂河网区域.实验证明,这种破碎度较高区域经常受到洪水威胁,而其抗灾能力又较弱,该区域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的区域风险评价重要但是困难.在降雨、地形等常规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该区域风险等级的基础上,首次引入河网密度、土壤结构以及河网特性等指标对湖南省境内常德冲柳地区进行二级区域风险评价,取得了比传统分析方法更精确更全面的实验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73.
为提高电驱式玉米膜上直插穴播机膜孔合格率和播种深度合格率,对前进速度补偿机构和限深机构进行了计算,应用Matlab仿真前进速度补偿机构各参数对穴播轨迹的影响,筛选出主曲柄角速度、中心距和副曲柄长度对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和膜孔合格率影响较大;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播种深度合格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中心距、副曲柄长度和主曲柄角速度;影响播种深度合格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副曲柄长度、主曲柄角速度和中心距;以播种深度合格率为主,兼顾膜孔合格率最大为优化目标,优化结果为:当主曲柄角速度为89.10 rad/s、中心距为58.55 mm、副曲柄长为95.1 mm时,播种深度合格率和膜孔合格率的5次均值分别为94.89%、93.61%。试验表明前进速度补偿机构运行平稳可靠,试验效果满足玉米播种机相关标准要求及甘肃省玉米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74.
甘肃省陇南市是我国油橄榄特色产业主产区,大部分油橄榄种植在丘陵山地,运输、田间管理、采摘等关键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为解决甘肃省油橄榄机械化生产技术难题,通过考察分析油橄榄主产区种植特点和果园地形条件,提出以山地单轨运输车、田园管理机、机械辅助采摘平台为配套机具的油橄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经过试验示范,山地单轨运输车运输能力为人工的11倍,节约运输成本50%,机械辅助采摘平台的采摘效率比纯人工采摘提高33%,实现油橄榄生产提质增效和农民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575.
选取2017—2021年贵州省所有4A级及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椭圆差等方法,通过ArcGIS软件对其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结果表明:2017—2021年4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增长幅度大,2021年达到了173个,呈集聚性分布;4A级及以上景区集中分布在中部,且以中部为核心向周边拓展;4A级及以上景区形成以贵阳、安顺为中心的高密度集聚带,集聚方向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资源要素、地质地形以及社会经济、交通等共同影响了贵州省4A级及以上的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76.
为设计优化双低油菜机械化精量播种设备,以甘肃地区种植的双低油菜,‘青杂5号’和‘陇油19号’籽粒为对象,采用物理试验法测定2种双低油菜籽粒的基本物理学参数以及种子与PLA塑料和光敏树脂间的静摩擦因数和碰撞恢复系数。基于EDEM仿真软件和斜面滚动法,标定种子与PLA塑料和光敏树脂间的滚动摩擦因数,采用仿真逼近预测法标定种子间的滚动摩擦因数,并利用异形槽口窝眼轮排种器台架试验对仿真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青杂5号’与PLA塑料和光敏树脂间的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35和0.34,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639和0.655,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064和0.060。‘陇油19号’与PLA塑料和光敏树脂间的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32和0.28,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662和0.666,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059和0.058。2个品种油菜籽粒间的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57和0.59,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384和0.397,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054和0.046。将2种品种油菜籽粒的标定参数进行异形槽口窝眼轮排种器仿真试验和台架验证试验,对于‘青杂5号’油菜籽粒,其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合格率的相对误差为0.48%,重播率的相对误差为4.99%,漏播率的相对误差为6.98%。对于‘陇油19号’油菜籽粒,其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合格率的相对误差为0.29%,重播率的相对误差为3.79%,漏播率的相对误差为4.76%。  相似文献   
577.
针对西北旱区胡麻精密种植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一种集施肥、滴灌、覆膜、覆土和穴播联合作业为一体的胡麻播种机。根据农艺种植要求,对整机关键部件作业分析和理论计算,确定播种装置、覆膜覆土装置的部分结构和作业参数。为提高滚轮式穴播器取种的精量与稳定性,以引种槽长度、穴播器转速、取种勺截面高为影响因素,以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穴粒数合格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胡麻播种台架试验,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引种槽长度为31 mm,穴播器转速为25 r/min,取种勺截面高为5 mm时,穴播器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穴粒数合格指数分别为1.57%和97.54%;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胡麻联合播种机的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穴粒数合格指数分别为3.85 %和93.33%,与台架试验结果接近,满足西北旱区胡麻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78.
以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桉木化学浆为试验材料,以氢氧化钠(NaOH)溶液、乳酸(LA)、氯化胆碱(ChCl)为主要试剂,按照摩尔比(n(乳酸)∶n(氯化胆碱))为1∶1的比例制备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纸浆纤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制备的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对预处理后的纸浆进行二次处理,获得试验浆料样品(化学浆);参照国家标准测定并计算试验浆料样品半纤维素去除率、纤维素损失率、半纤维素选择性、纤维素结晶度、纤维素特性黏度,分析氢氧化钠预处理在乳酸-氯化胆碱处理桉木化学浆过程中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处理桉木化学浆过程中半纤维素的选择性溶出,而且能减少纤维素的降解。与乳酸-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单段处理相比,“氢氧化钠+(乳酸-氯化胆碱)”处理后,化学浆中半纤维素的去除率从29.3%提高到57.0%、浆料特性黏度从448 g·L-1提高到844 g·L-1、纤维素结晶度从79.6%提高到80.7%。氢氧化钠对浆料的润胀,减小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及纤维素分子间...  相似文献   
579.
长期撂荒对黑土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长期撂荒对黑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以吉林公主岭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选取不施肥和撂荒2个处理,采用改良的Walkley-Black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不同层次(0~0.2、0.2~0.4和0.4~0.6 m)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0~0.6 m土壤剖面中,撂荒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固存量分别提高了17.1%和10倍;其中0~0.2和0.2~0.4 m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提高了27.3%和33.4%,固存量分别提高了8和7倍;而在0.4~0.6 m土层,有机碳储量和固存量则分别降低了26.2%和118%。(2)整体来看,2个处理的组分储量均表现为高活性有机碳(VLC)惰性有机碳(NLC)中活性有机碳(LC)低活性有机碳(LLC);在0~0.2和0.2~0.4 m土层,撂荒能显著提高VLC、LLC、NLC的储量,而对LC没有显著影响;在0.4~0.6 m土层,撂荒显著提高VLC和NLC的储量,而对LC和LLC没有显著影响。(3)在0~0.2和0.2~0.4 m土层,撂荒处理下活性有机碳库(AC)和惰性有机碳库(PC)的碳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4.3%、26.5%和39.3%、42.7%,而在0.4~0.6 m土层,AC和PC的碳储量则分别显著降低26.5%和24.7%。同时,相较于AC,撂荒提高了PC所占比例,并且在0~0.2和0.2~0.4 m土层,PC提高的比例相对较大。(4)土壤有机碳与VLC、NLC、LC和LLC的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VLC与土壤有机碳相关性更为紧密(r=0.998)。上述结果表明:长期撂荒利于表层碳积累和稳定,而较深土层的碳固持能力会变弱;VLC对撂荒的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撂荒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80.
为研究茭白套种水芹模式对不同浓度沼液的消纳效果,研究了茭白套种水芹模式对不同浓度沼液中NH4+-N、TP、TN和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茭白套种水芹模式下,于茭白分蘖初期灌溉3.0 cm高的沼液,NH4+-N、TP、TN和COD的去除率均最高,30 d后即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其中,茭白套种水芹模式磷的去除率达到98.68%,比单独种植茭白高3.77个百分点,具有明显优势。在养殖场周边进行茭白套种水芹,不仅能有效消纳养殖场的沼液,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