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41.
比较4种常规农药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并检测各种农药在桑果上的残留情况.试验结果显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80%代森锰锌WP和50%腐霉利WP的田间防治效果依次分别为94.79%、96.23%、81.18%和82.77%,各种农药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防效较好;经过检测,各种农药用药后在桑果上的残留量依次分别为3.90 mg/kg、1.34 mg/kg、2.10 mg/kg和0.98 mg/kg,其中50%多菌灵WP的残留量比国家标准(0.5 mg/kg)超标7.8倍,70%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量比国家标准(0.5 mg/kg)超标2.68倍,80%代森锰锌WP和50%腐霉利WP的残留量都远低于国家残留标准(5 mg/kg).综合田间防治效果和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分析,80%代森锰锌WP和50%腐霉利WP比较适用于果桑园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2.
测定从广西不同蚕区收集到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对家蚕的致病力。结果:在采集广西10个蚕区的病毒样品中,表现出不同蚕区的BmNPV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致病力最强的是从宜州采集的BmNPV,其LD50为6.91×10^5个多角体/mL,最弱的是从象州采集的BmNPV,其LD50为5.44×10^5个多角体/mL,病毒致病力呈现一定的趋势,即广西南部BmNPV的致病力普遍高于广西北部BmNPV。广西不同蚕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致病力存在差异性,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需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43.
本试验将感染家蚕核型多角体(BmNPV)的病蚕放置于室内,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后,分别测定BmNPV致病力,结果显示放置1d,体内病原的活力仍很强,在BmNP·V浓度为1-107个/mL时,感染家蚕发病率达88.33%,放置15d后,发病率下降至35%;30d后,病原基本失活,感染家蚕发病率为0。表明病蚕在室内...  相似文献   
44.
用3×106个/ml3的NPV多角体溶液浸渍过的桑叶添食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4个亲本发现,品种间对NPV的抗性有着极显著差异,发病率"芙蓉">"932">"湘晖">"7532",其中"芙蓉"抗NPV最弱,发病率最高,平均达72.95%,"7532"抗NPV最强,发病率最低,平均是21.46%,"932"、"湘晖"发病率分别为69.91%、64.16%.在同一系统中,抗高温多湿越强的品种,其添食NPV的发病率就越低,抗NPV经口感染的能力较强.同一品种不同蛾区间的发病率相差最大达19.77%~41.44%,有望通过添食NPV,筛选出高抗性的蛾区,再经连续添给高浓度的游离态NPV后,选择抗病性强的个体,培育对NPV抗性较强的品系.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2)对桑叶质量、家蚕微孢子虫和肠球菌的灭活作用及其稳定性、腐蚀性,以直接喷洒桑园桑叶和浸泡离体桑叶消毒的方式,测定ClO2对桑叶质量的影响,并用悬液法和桑叶片载体法处理家蚕微孢子虫,测定ClO2对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浓度在500 mg/L以下的ClO2溶液对桑叶质量无显著影响;采用悬液法时,30 mg/L ClO2溶液处理6.0 min即可达到完全杀灭家蚕微孢子虫的效果,而漂白粉精浓度需要达到0.24%才具有同等效果;采用桑叶片载体法时,300 mg/L ClO2溶液处理10.0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家蚕微孢子虫的效果。以10 mg/L ClO2溶液处理1.0 min,可完全杀灭家蚕肠球菌。ClO2稳定性较差,对金属具有中度腐蚀性。可见,ClO2适合作为桑叶消毒剂用于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广西林用白僵菌生物农药对家蚕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美宁  朱方容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131-1133
为探讨广西森林防虫使用的白僵菌农药对家蚕的致病性,以南宁市林用白僵菌农药及环江爱山林场试验站生产的白僵菌农药对家蚕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南宁市林用白僵菌农药感染二龄起家蚕时,家蚕白僵菌病发病率随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为3.00×108个孢子/mL时,发病率达100.00%,其LC50为6.00×106个孢子/mL;以2.40×107个孢子/mL的环江爱山林场试验站生产的白僵菌农药感染二龄起家蚕,发病率亦高达100.00%;而在五龄第5 d蚕体表撒白僵菌农药,家蚕虽能正常摄食、熟蚕、上蔟结茧,但上蔟7 d后全部僵死在茧中,未能化蛹。可见,广西林用白僵菌生物农药对家蚕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7.
七种抗菌药品对家蚕病原细菌的抗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市场上一些蚕药对家蚕细菌病的防治效果,采用琼脂平板滤纸片法研究蚕服康一号、天丝克毒灵、氯霉素、盐酸多西环素、蚕用菌克、蚕食健、强氯添食康等七种药品对家蚕黑胸败血病菌、灵菌败血病菌、苏芸金杆菌、葡萄球菌和杀螟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蚕服康一号和蚕用菌克对各种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氯霉素对各种病原的抗菌作用表现中等,天丝克毒灵对病原细菌基本没有抗菌活性。蚕服康一号对灵菌败血病菌的抑菌圈面积比盐酸多西环素的大3倍以上、比氯霉素的大242.25 %、比蚕用菌克的大52.11%、比蚕食健抑菌圈面积大42.45%,蚕服康一号对黑胸败血病菌的抑菌圈面积比氯霉素抑菌圈面积大44.00%,结果显示蚕服康一号对家蚕的灵菌败血病菌、黑胸败血病菌有很强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