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试验通过对48个黄瓜品种9个有关性状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了与黄瓜弯曲相关的性状。经主成分分析挑选出果柄长、果长、种腔/果粗3个主要因子与黄瓜果实的曲直性关系密切,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证明3个主要因子与弯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黄瓜果实曲直度的数学表达公式。  相似文献   
122.
黄瓜霜霉病菌保存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 & M. A. Curtis) Rostovzev, the causal agent of cucumber downy mildew, is an obligate parasitic fungus. Up to now it can not be preserved on culture medium. In this study, the sporangia of P. cubensis were preserved in protective substances of 10% dimethyl sulfoxide plus 5% skim milk, 10% dimethyl sulfoxide plus 10% skim milk, sterilized water and leaves in vitro, and stored at -20℃, -70℃, and preliminary freezing at -20℃ for 24 h prior to -7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orangia preserved in 10% dimethyl sulfoxide plus 5% skim milk, preliminary freezing at -20℃ for 24 h prior to -70℃ were still highly pathogenic after 12 months preservation. The percentage of germination of sporangia,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46%, 50.0% and 40.0 respectively 9 d after inoculation. This method solved the problem of P. cubensis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23.
黄瓜抗病基因类似序列( RGA) 的同源性分析和Southern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ClustalW和DNAMAN 3.0分析了本实验室克隆的15个黄瓜抗病基因类似序列(RGA)之间以及与烟草的N 基因、亚麻的L6基因和拟南芥的RPS2基因之间的同源性, 并对这些RGA进行了PCR和Southern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 15个黄瓜RGA中,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的是CsRGA2、CsRGA4和CsRGA5, 其次是CsRGA6、CsRGA7、CsRGA8和CsRGA9, CsRGA1和CsRGA3也存在较高的同源性; 其余的RGA同源性较低。在氨基酸序列上也表现了相同的特征。与N、L6和RPS2等抗病基因的产物之间同源性最高46% , 最低22%。根据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5对特异引物, 用PCR方法验证了所有黄瓜RGA的存在, 其中CsRGA3在黄瓜品种间表现出多态性。利用特异引物PCR方法合成了15个黄瓜RGA的地高辛探针, 与EcoRⅤ酶解的黄瓜‘215’、‘129’和‘L18’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 证实了各个RGA在基因组上的存在, 同时发现, CsRGA9、CsRGA11~CsRGA15都是多拷贝,CsRGA3是单拷贝, 其余为双拷贝。  相似文献   
124.
黄瓜性别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黄瓜性别分化的遗传、生理生化基础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5.
东北大豆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东北(黑、吉、辽)三省的主要栽培大豆(70个)品种的分离蛋白为试材,分析测定了氮溶解指数(NSI)、粘度、吸水性、发泡能力、泡稳定性等蛋白质功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的大豆蛋白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和泡稳定性,适于生产各种功能的专用大豆蛋白粉、蛋白肉、乳制品及传统豆制品;吉林大豆蛋白的发泡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适于用作高级糕点、冰淇淋、糖果等加工;辽宁大豆蛋白的特点是吸水性强、粘度大,适合用于做食品添加剂,可有效地调整食品物料性。  相似文献   
126.
分别以全雌系D1104-2-4、强雌系D1158♀-2、雌雄异花同株D0528-2为母本,与1个雌雄异花同株父本D0708-2杂交获得杂种一代,调查开花初期、根瓜期、盛果期3个时期雌性相关农艺性状,筛选出差异显著的组合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进而分析黄瓜杂交组合间MADS-box家族的差异基因。结果表明:以全雌系D1104-2-4为母本的杂种一代C15-114在雌花数、雌花节率上均具有超亲优势,3个杂交组合F1均具有早熟的中亲优势。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以全雌系D1104-2-4为母本的杂种一代基因表达情况显著的偏向母本,挑选的37个黄瓜MADS-box家族基因只有6个与母本有表达差异,17个与父本有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命名了1个差异最显著的基因Cs MADS-box AGL62,该基因全长745 bp,编码18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属于线粒体中不稳定的亲水性跨膜蛋白,NCBI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是1个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甜瓜中AGL62同源性最高,在黄瓜中该蛋白和其他黄瓜AGL62亚型属于同一分支并且属于I型。  相似文献   
127.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杂种优势的广泛利用,为农作物种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与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应用相比,其预测方法和机理研究却远远落后。该研究概述了杂种优势在遗传距离、配合力以及分子标记等方面的预测进展,并且从各种组学的角度讨论了开发新的预测方法的可能性,以期为有关杂种优势预测研究以及杂种优势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不同播种期对黄瓜性型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和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为试验材料,设5个播种期,每次间隔15~16d。调查黄瓜主茎前20节内雌雄花数量及雌雄花比例。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的影响较大,雌花数量与雌雄花比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先上升再下降,雄花数量很少,在5个播种期中以4月5日雌花数量最多,雌雄花比例也最大。播种期对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的影响不大,并且此品种以雄花为主,雌花只占很少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是全国“七五”攻关课题:“甘蓝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选育”的一部分内容,从1986年到1990年期间,我院甘蓝抗病育种课题组对现有的甘蓝育种材料(包括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一代和品种)500多份进行抗TuMV和黑腐病的抗病性筛选。所用TuMV的毒原是“甘—83—8”号毒株,黑腐病菌也是本地区的代表菌株。采用攻关组统一制订的方法,筛选出双高抗的优良材料1份,其它有价值的抗病材料70多份,同时也对大量的育种材料作了抗病性方面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0.
本试验选用4个甘蓝高代自交系20-2-5-2-2-2-1,B_2-1-1,01-1-6-5-7-1-2和31-9-3-2-2作亲本,按 Griffing 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方法,配制了 F_1,F_2及回交世代组合,全部试材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Vr/Wr 分析和 X_c~2 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对 TuMV 的抗性表现为完全显性,其抗病性受两对独立的显性基因控制,只要具备两对基因中的一个就表现为抗病。由于 F_1组合和 F_2及回交世代抗病性表现,说明正、反交抗病性差异不明显,细胞质遗传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