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以典型的易发芽黄瓜品种'D1158'为试材,采用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种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黄瓜种子瓜内发芽起始时间和鉴定日期,并对不同生态类型的32份黄瓜种质资源的瓜内种子发芽性进行评价,确定分级鉴定标准,以期为开展黄瓜种子瓜内发芽研究及不发芽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黄瓜品种'D1158'的种子瓜内发芽起始日期为授粉后35 d,鉴定日期为授粉后55 d;在相同培育条件下,32份黄瓜品种中有13份种子瓜内发芽,占40.6%;19份不发芽,占59.4%;在黄瓜4种生态类型中,华南型黄瓜最易发芽,种子瓜内发芽易发芽性的顺序为华南型>华北型>欧洲温室型和腌渍型.  相似文献   
322.
323.
选用3个绿色果肉品种649、129-1、津研4号和2个白色果肉品种HL-3、D0351为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10个组合,并构建以绿色果肉649和白色果肉D0351为亲本的F2分离群体,采用加性-显性(AD)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果肉颜色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存在一定的加性效应,广义遗传力较高,达到84.112%。采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定位方法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共构建了两个连锁群,连锁群(Ⅰ)包括标记CSWCT13B、CSWCT17,连锁距离是3.5 cM;连锁群(Ⅱ)包括标记CSWCT29、CSWGCA01,连锁距离是14.6 cM,检测出1个与黄瓜果肉颜色有关的QTL,与最近标记的距离为6.01 cM,且贡献率为11.86%。  相似文献   
324.
越橘果实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橘成熟果实富含多糖、多酚和花色素苷等次生代谢物质,严重影响果实总RNA的提取.试验以越橘成熟果实的果肉和果皮为试材,采用适合多糖多酚植物RNA提取试剂盒及试剂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越橘果肉和果皮中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核酸蛋白测定仪(NanoDrop 2000)检测.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效果最好,提取的总RNA完整性好,纯度高.通过RT-PCR验证,所提取的总RNA可以满足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5.
从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3菌株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G4菌株中分别提取脂肽类化合物,配制成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平板拮抗活性检测试验表明,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B3和G4能显著抑制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生长.油菜离体叶片接种试验中,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B3和G4能显著抑制核盘菌在油菜叶片上的侵染和扩展.田间试验表明,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B3和G4对油菜菌核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分别达55.8%和46.3%,并能够促进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326.
为研究蚕豆的遗传多样性,选用50对引物,对41份非洲和湖北蚕豆种质资源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引物的PIC值介于0.28~0.91之间,平均值为0.68,50对引物共获得扩增DNA条带249条,多态性条带(等位基因)为246条。利用NTSYS软件对41份非洲和湖北蚕豆种质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D-0.6957处将41份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13个品种)为埃及和埃塞尔比亚的材料;第Ⅱ类(12个品种)主要为苏丹的材料;第Ⅲ类(16个品种)包括所有湖北地区的材料。通过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高度吻合。本研究结果可为蚕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SSR标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7.
磷钾肥运筹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能有效增加基本苗和促进冬前分蘖,合理氮磷钾配比能增加有效穗、穗粒数,而且还能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试验中处理3每hm2施纯N 225kg、P2O5120kg、K2O 78kg的处理其每667m2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施肥组合是本试验中最适合沿淮中低产田小麦栽培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328.
以温敏型黄瓜‘C09-123’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夜温处理的黄瓜幼叶进行差异蛋白质鉴定,筛选出一个与低夜温影响黄瓜雌性形成密切相关的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运用基因克隆技术克隆了该基因,以期为明确该基因在黄瓜性别分化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试验研究提供基因材料。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870bp,编码289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叶绿体中一个不稳定的疏水蛋白质,无明显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与甜瓜为同一进化分支,同源性较高。该蛋白属于PAPfibrillin蛋白家族,因此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命名为CsPAP-fib。  相似文献   
329.
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山西脱皮榆(Ulmus lamellosa)6 个天然居群 150 个个体的叶片 14 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脱皮榆 14 个表型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居群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变异;(2)脱皮榆叶脉、最宽处锯齿、叶片、叶柄 4 个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 15.425%、23.731%、25.446%和 45.168%,叶脉性状较其他性状稳定性高,叶柄性状稳定性较低;(3)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 VST均值为 28.104%,远远小于居群内变异(71.896%),居群内变异是其主要的变异来源;(4)脱皮榆居群表型变异呈纬度梯度规律性,随着纬度的增加,叶片逐渐变小,叶柄宽和叶厚也呈现递减的趋势;(5)利用居群间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 6 个脱皮榆居群分为 3 大类。  相似文献   
330.
Pinus bungeana is a three-needle pine with typical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in central and northwestern China. Its natural resources are gradually decreasing and need to be conserved. For conserv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P. bungeana, the authors sampled 10 natural populations in its distribution areas and conducted the analysis of isozymes. Thirty one loci with 53 alleles on the basis of 16 enzyme systems were assayed. The parameters of genetic diversity at species and population level are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As= 1.742, Ae[s] = 1.49, Ps= 54.8%, He[s] = 0.162, Ap= 1.39, Ae[p]= 1.30, Pp= 34.85, He[p] = 0.0986.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pines, P. bungeana possesses a slightly low amount of genetic variation especially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By contrast, the level of population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GST = 0.135) is higher compared to other pines. All ten population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Nei‘s genetic identity (I). There is a slight relation (r = 0.31)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 and geographical distance.Some populations are obviously deviate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but the total population is basically accordant with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llele frequencies and ecological factors showed that the alleles at loci of Idh and Pgi-2 had gradient variation trends of their frequencies. The sample capturing curve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aptured alleles increased when the number of sampled populations increased and 99% out of whole allele pool of ten populations would be captured when five popul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t last,.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P. bungeana and its conservation strategy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