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32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究不同钝化剂在镉(Cd)胁迫下对蔬菜生理特征及Cd累积的影响,以菠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钝化剂(CK)、单施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单施巯基生物炭(TMB)、配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巯基生物炭(HPTB)4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土壤pH、有效态Cd含量及菠菜抗氧化酶活性,阐明施用不同钝化剂对Cd胁迫下菠菜生长及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钝化剂能有效提高菠菜生物量,降低菠菜Cd含量。与CK相比,nHAP、TMB、HPTB处理下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90.27%、7.28%、143.75%和72.50%、4.81%、91.71%,Cd含量分别降低了78.19%、6.94%、65.49%和65.98%、39.34%、52.31%;不同钝化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nHAP、TMB、HPTB处理下土壤pH较CK分别提高了1.36、0.08个和0.76个单位,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83.22%、22.57%和73.70%。nHAP处理对菠菜的降Cd效果最好;施用nHAP能够有效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缓解脂膜过氧化伤害。综上,nHAP可作...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根据2015―2020年浙江南部近海水域渔业资源数据,利用Tweedie-GAM研究了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蓝圆鲹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春季主要集中在沿岸水域,在夏季主要集中在浙江南部近海的南、北两侧,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秋季主要集中在研究海域的向海一侧水域。蓝圆鲹在不同季节的关键环境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在19.5~25.0 ℃范围内,资源密度随海水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22.7 ℃达到峰值。夏季,分别在海水温度28.0 ℃和30.3 ℃取得高峰值和低值,同时,盐度为32.3时资源密度达到最大值。秋季,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盐度29.8处取得最小值;资源密度和水深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总体呈先增加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本研究揭示了蓝圆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养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以1995~2007年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作物产量为基础,分析探讨了黄壤旱地长期不同耕作与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壤旱地自然肥力可生产玉米176.7 kg/667m2,在施用纯N 11 kg/667m2、P2O55.5 kg/667m2、K2O 5.5 kg/667m2的基础上,玉米产量平均可达389.6 kg/667m2;单施无机肥作物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黄壤旱地玉米分带轮作其作物产量和肥料效益均大于轮作;在施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无机肥的肥料效益大于有机肥;黄壤旱地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比例以1∶3为宜,作物产量和施肥效益均佳。  相似文献   
104.
浙南洞头周边海域冬春季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2月和5月在浙南洞头周边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研究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0种,隶属于17目33科,其中鱼类27种,虾类17种,蟹类5种,虾蛄类3种,头足类4种,其他动物4种;冬季航次渔业资源调查站位的平均渔获率为1.539 kg/h,春季为5.856 kg/h;两个航次的优势种有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镰鲳(Pampus argenteus);冬春两季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小于20%,冬春两季的丰度与生物量曲线在末端交汇,且春季出现交叉重叠情况,这表明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5.
根据2016—2020年浙江南部鱼类资源调查数据,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浙江南部各季节鱼类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基于2020年环境数据探究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最佳模型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47.9%、68.0%、56.6%和45.6%,交叉验证回归线的斜率平均值为0.74~1.02,模型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良好。水温、盐度和叶绿素是影响浙江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有不同的影响机制。水温在夏季和秋季对鱼类资源密度影响极显著(P<0.01),秋季,水温和资源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0.225, P<0.05);盐度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秋季,鱼类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冬季则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盐度为31.5时达到最大值;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叶绿素浓度与鱼类资源密度均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2020年春季、夏季鱼类资源密度相对较高,秋季和冬季鱼类资源密度则相对偏低。空间上,春季,温台渔场的鱼类资源密度明显高于鱼山渔场;夏季,温台渔场和鱼山渔场鱼类资源均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27.8°~28.4°N、121.7°~122.9°E以及28.9°N、122°E海域附近。  相似文献   
106.
为了验证施用绿意有机肥的肥效,2005年进行了水稻施用绿意有机肥的肥效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绿意有机肥与纯化肥一样,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率都大于13·2%,最高达24·2%。结果还表明,两种绿意有机肥对稻米的品质(粗蛋白和淀粉含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纯化肥和当地有机肥处理,施用绿意有机肥的稻米粗蛋白比施用化肥的高16·6%,比施用当地有机肥处理的高21·7%·。  相似文献   
107.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超强的抗氧化活性赋予了虾青素突出的生理功能和巨大的开发价值.综述了虾青素对人体及动物在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提高动物免疫力、抑制肿瘤3个主要方面的生理功能,并且分析了其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8.
为贵州优质猕猴桃园的绿肥利用技术提供支撑。设置等量的不同品种绿肥翻压(毛叶苕子G1、箭筈豌豆G2、黑麦草G3),分别配合不同的化肥减量梯度(100%F、85%F、70%F、55%F、0%F),以不施肥为对照,共设置16个处理,在猕猴桃果实快速增长期,调查测定叶面积、重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等,研究施肥处理对猕猴桃生长及园地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翻压毛苕、箭碗减施化肥可显著促进猕猴桃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磷含量,G1+70%F、G2+85%F的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17.33%、110.65%,G1+70%F、G2+85%F的比叶面积分别增加了85.31%、73.10%,G1+85%F、G2+100%F的叶片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3.21%、17.86%;翻压毛苕、黑麦草减施化肥可显著促进猕猴桃的百叶重,G1+55%F、G3+55%F分别增加了40.31%、33.77%;翻压这3种绿肥减施化肥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各组含量最高的G1+70%F、G2+100%F、G3+70%F处理分别提高了104%、108%、104%;翻压箭碗减施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G2+1...  相似文献   
109.
探明两种调理剂对近中性水稻土pH值、重金属有效性和水稻吸收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为调理剂的科学开发及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水淬高炉渣源调理剂(T1)及其腐殖质改性调理剂(T2),分别设置2个施用量梯度(T1L、T1H和T2L、T2H),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两种调理剂及不同用量对土壤pH值、有效硅、镉、锌、铜含量,以及水稻籽粒和秸秆镉、锌、铜含量的影响。与对照(CK)相比,2个施用T1调理剂处理土壤pH值分别升高0.64和1.02,2个施用T2调理剂处理pH值分别升高0.27和0.56(P<0.05),土壤pH值随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L和T1H处理土壤有效硅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5和22倍(P<0.05),且显著高于施用T2调理剂处理。与CK相比,T1H处理土壤有效镉、锌、铜含量分别降低37.21%、45.57%和95.30%(P<0.05);T2L和T2H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别降低31.55%和30.67%,有效铜含量分别降低6.53%和19.32%(P<0.05)。与CK相比,T1L和T1H水稻籽粒锌含量分别降低23.44%和18.12%(...  相似文献   
110.
芶久兰  魏全全  张萌  肖厚军  陈龙  秦松 《种子》2019,(10):127-131,F0004
利用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明确适宜贵州黄壤种植的绿肥品种,为贵州黄壤区绿肥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展田间试验,以不同品种冬种绿肥(箭筈豌豆、苕子)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生育期与分枝数,测定不同绿肥品种生物量及氮素含量,折算氮素累积量,测定留种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绿肥的生育期不同,苕子品种生育期高于箭筈豌豆品种,箭筈豌豆品种分枝数高于苕子品种;鲜草产量以6625号箭筈豌豆为最大,达到24927kg·hm^-2,高于其他处理52~5120kg·hm^-2,6625号箭筈豌豆干草产量为3630kg·hm^-2,高于其他处理39~741kg·hm^-2;氮素累积量以6625号箭筈豌豆最大,为61.90kg·hm^-2,高于其他处理;6625号箭筈豌豆留种产量为1254kg·hm^-2,高于其他品种1~740kg·hm^-2。在贵州黄壤区,箭筈豌豆和苕子均适合收割后还田改土,但苕子不适合留种种植,推荐6625号箭筈豌豆和S79-6箭筈豌豆为贵州黄壤区种植还田的绿肥品种,6625号箭筈豌豆和333/A号箭筈豌豆为适合贵州黄壤区种植还田的留种绿肥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