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21.
城市不透水区降雨径流量及径流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城市降雨径流量及径流水质对城市水文学理论扩充及城市雨水资源集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0~2011年保定市区6~8月份降雨产流过程中屋面、路面等类型下垫面的降雨径流量及径流水质的同步监测,初步分析了城市降雨径流量及径流水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屋面及路面降雨径流量与降雨量均呈现相关性显著的线性关系;城...  相似文献   
22.
河北燕山山区径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河北燕山迎风区与背风区主要代表水文站1956—2005年的实测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小波分析法来分析研究燕山山区径流的突变性及其周期性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燕山山区的迎风区与背风区年径流量均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背风区突变主要发生在1972、1985年,迎风区则主要在1977年发生一次较大的突变;且背风区与迎风区年径流序列均主要存在25~32,5~8年的变化周期。利用降雨和径流的双累积曲线,定量分析降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贡献率,得出在变化期内,人类活动和降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67.86%和32.14%,说明人类的活动是1978—2005年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湖型湿地,研究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白洋淀经过多个朝代的改造和治理,特别是清代千里堤的修建,形成了现在的基本格局。为了给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修复和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多年来对白洋淀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分析掌握的数据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白洋淀为核心,从历史、水资源、水质、生态及社会生产系统等多个角度论述白洋淀的变迁及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白洋淀环境生态与雄安新区建设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雄安新区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和白洋淀环境生态系统的改造在系统功能上相互制约,在规划布局上要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4.
本文基于1980-2018年口头水库上游流域水文气象数据,采用M-K突变检验结合滑动t检验法对口头水库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SWAT模型对流域径流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口头水库年际入库径流呈减少趋势,线性递减率为-1.35 mm/a,在1997年和2004年发生了突变,变化期(1997-2018年)与基准期(1982-1996年)相比径流减少了47.80%,其中显示降雨、气温等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贡献率为48.93%,土地利用变化、取用水和水利工程运行等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贡献率为51.07%,并且在变化期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5.
新农村建设与水利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发展的关系为主线,着重论述了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水利事业在防洪减灾以及确保粮食丰产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并依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蓝图”,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与水利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利的发展,水利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又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水利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最后指出了今后水利工作的重点,旨在使其更加适应新形势的农村建设,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6.
土壤水资源是独立于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并具有独特存储空间和性质的水资源,本研究结合河北省土壤水资源评价工作,明确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提出了计算模型。阐述了评价层概念和河北平原区评价层的确定,针对土壤水资源的概念和动态特性,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在地表产流上基于超渗产流模型计算,在评价层以下损失量(不形成土壤水资源的量)上基于蓄满排泄模型计算,以日为计算时段长度,综合考虑截流、蒸发等损失,周年土壤水资源量为逐日降雨量和与逐日损失量和之差。该模型已用于河北省土壤水资源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7.
从区域水资源整体角度出发,考虑灌溉水的可重复利用,对河北平原区"真实节水量"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得到了区域内不同节水灌溉工程形式的灌溉水损失系数计算公式,利用灌溉水损失系数进一步得到真实节水量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对冀南山麓平原片不同节水灌溉工程真实节水量进行了计算,并与传统节水量计算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8.
GM(1,1)模型预测农业用水量及节水灌溉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理论建立了GM(1,1)模型,对坝上地区农业用水量及在不同节水灌溉措施下的灌溉面积进行了预测。对所建模型进行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均方差检验和小误差概率检验,精度均满足要求,证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适应性,可以用来预测。预测结果为研究区域今后的节水灌溉发展提供了依据,可以有效地指导今后该地区的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29.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健康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白洋淀生态现状,2018年调查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影响因素,构建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耐污性较强的生物在优势物种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多、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此现象与淀区水量、水质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白洋淀湿地健康等级为亚健康状态,其中生境指标的健康状况较差。研究结果可为白洋淀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