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新城疫病毒TS09耐热株HN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城疫病毒TS09耐热株是由V4株经耐热选育得到的新毒株.对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选取GenBank中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序列与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中,TS09耐热株与V4株的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6.8...  相似文献   
22.
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由多核巨细胞产生的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导致肿瘤细胞坏死的特性。随着对TNF-α生物学活性研究的深入,TNF-α与各种疾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许多疾病的研究中都将其作为检测的重要指标。论文通过对TNF-α的基因结构、在组织中的分布、生物学功能和检测方法的叙述,为有关TNF-α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HP-PRRSV抑制猪肺eNOS表达与猪肺微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与肺微血栓病变的关系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对微血栓的影响,选取50头70日龄的鄂通两头乌猪,4头作为正常对照,46头感染HP-PRRSV。采取50头猪的肺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对微血栓病变程度进行等级评分,将46头感染猪分为轻度微血栓组、中度微血栓组、重度微血栓组,每组选取4头猪进行后续研究。应用免疫组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明确HP-PRRSV和eNOS在微血栓猪肺中的表达、分布及变化。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猪肺组织肺泡间隔明显增宽,毛细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肺泡腔内有巨噬细胞、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肺泡壁有大量微血栓。HP-PRRSV主要分布于肺泡巨噬细胞及少量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质。随着HP-PRRSV病毒含量的增加,微血栓病变越严重。微血栓病变越严重,死亡率越高。eNOS主要分布于肺泡Ⅱ型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感染猪肺组织的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未感染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HP-PRRSV使eNOS的表达下调,并参与感染猪肺组织微血栓的形成,增加感染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4.
伪狂犬病毒(PRV)感染仔猪后,临床表现为发热和神经症状,2周龄内仔猪的死亡率可达95%以上;病理学变化则以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和神经节炎为特征。不同毒株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些毒株仅在猪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病变,另一些毒株则可引起鼻炎、肺炎或脑炎,  相似文献   
25.
运用间接血凝试验对4株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抗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该抗体的某些特性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26.
对从湖北和广西两地的病鸭和病鹅体内分离到7株细菌,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动物试验,结果 7株分离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且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表明鸭和鹅可以携带人兽共患病病菌,人们应该重视对该菌的防控。  相似文献   
2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鸡葡萄球菌病的研究进展:①鸡葡萄球菌的分型方法、粘附素的性质和分类;②外伤和应激是鸡发病的直接原因,而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诱因,同时还与鸡的遗传特性有关;③葡萄球菌进入机体后细菌、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8.
旨在研究Nrf2/HO-1通路在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感染引起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建立Nrf2激动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 TBHQ)处理JEV感染的小鼠神经瘤母N2a细胞的体外感染模型。N2a细胞四种处理分别为空白DMEM对照组(Control)、JEV感染组(JEV)、TBHQ处理组(TBHQ)、JEV感染+TBHQ处理组(JEV+TBHQ)。不同处理后观察细胞病变,检测ROS水平及MDA、SOD、CAT含量变化,利用qPCR和WB技术检测Nrf2、HO-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Nrf2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炎性因子及病毒含量。结果显示,JEV感染N2a细胞后随着时间延长ROS水平逐渐升高,且在36 h ROS水平最高。JEV感染后36 h Nrf2、HO-1的mRNA均升高,炎性因子水平升高。JEV感染N2a细胞后细胞皱缩,胞膜破裂,ROS、MDA水平升高,SOD、CAT水平降低;用40μmol·L-1 TBHQ处理6 h后...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鼠亚硝酸盐中毒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硝酸盐中毒组,分别注射0.3mL的生理盐水和50g/L亚硝酸钠。中毒组小鼠死亡后,处死对照组小鼠,采取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变以及VEGF蛋白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亚硝酸盐中毒可引起小鼠机体产生明显的缺氧症状,心、肝、脾、肺、肾等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水肿和出血;各组织均观察到VEGF阳性信号,在出血病变区域阳性信号最为明显。说明亚硝酸盐中毒可造成机体各器官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并引起小鼠体内VEGF表达量的增加,VEGF对器官的病理变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
对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樱桃谷雏鸭的胰脏损伤特点进行了研究。对感染雏鸭在接毒后12、24、48、72、96、168h以及14d时胰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雏鸭的胰脏组织在接毒后24h出现胰腺细胞的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且在接毒后48h分布广泛而严重;接毒后72~168h期间,胰脏组织中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逐渐增多,而胰腺的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逐渐减少;接毒后14d,仅见到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应用透射电镜对接毒后48h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胰腺细胞发生坏死.同时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时,胰脏的局灶性坏死是典型病理变化之一,胰腺细胞在发生坏死的同时,可能也发生凋亡,二者同时出现在同一胰脏组织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