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5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0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SC2-ORF5)分别以200 ug,100 ug和50 ug 3种剂量肌肉注射免疫21日龄仔猪,同时设空载体对照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于免疫后7 d、15d、30d、45d、60d和70d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分别对免疫猪外周血中CIM+、CD8+T淋巴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个不同剂量的pcDNA-PRRSV-SC2-ORF5基因疫苗免疫仔猪后均能诱导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应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大剂量基因疫苗免疫仔猪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CD4+、CD8+百分含量高于中剂量和小剂量基因疫苗免疫的仔猪,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2.
53.
对鸭瘟病毒(DPV)UL51基因在感染宿主细胞内的定位和转录时相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特性和功能提供有用的试验数据和材料。构建pET32a-UL51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至E.coli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后,用Ni2+-NTA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纯化该表达产物。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子,制备兔抗UL51多克隆抗血清,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法检测该基因在DPV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内的定位和转录情况。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最早可在感染后8h的胞浆中检测到特异性荧光点,24~36h有大量绿色荧光团块聚集于近核区域,之后随着细胞病变的增强,胞浆中的绿色荧光开始减弱,且在感染晚期的胞核中也出现了少量弥散的绿色荧光。RT-PCR结果显示,DPVU L51基因从感染后4h开始转录,其后转录量不断增大,从6~48h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之后又降低。DPVU L51蛋白主要定位于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胞浆中特别是近核区域,与其在α-疱疹病毒中的同源物的定位结果一致;并且与其他几种α-疱疹病毒的转录情况对比后,可认为该基因是一个晚期(γ类)基因。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导了对四川九个县1987年至1989年爆发流行鸭生殖道大肠杆菌病的89株菌的质粒指纹图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来源的菌株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PP和酶切图谱,不同来源菌株也共同具有1—2条质粒带和酶切片段,并与正常鸭肠道大肠杆菌的图谱有差异。这提示这次爆发流行的鸭生殖道大肠杆菌病是由少数几株在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同源相关性的菌株引起。本文也说明质粒指纹图谱法为一快速、简单、有效、特异性强的流行病学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55.
据GenBank中人源大肠杆菌pilA基因序列,由Oligo 6.0设计一对引物,以提取的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5株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pilA基因,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pilA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549bp,编码182aa,与人源、鸡源及猪源大肠杆菌pilA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7.3%~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87.5%~100.0%。对不同宿主来源大肠杆菌pilA基因所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亲水性、抗原性、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分析比较,结果显示Ⅰ型菌毛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相似性,并存在一定的共同抗原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各菌株之间的pilA基因遗传相关性与其宿主来源及血清型之间没有严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1)建立单抗介导的、能够对黄曲霉毒素AFB1进行亚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方法;(2)探明AFB1侵染和分布于雏鸭靶器官(细胞)规律,为阐明AFB1对雏鸭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为AFB1感染人类提供研究模型。【方法】(1)利用AFB1单抗、免疫组化理论和方法,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建立检测感染雏鸭组织器官和细胞中AFB1方法;(2)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为150 µg&#8226;kg-1的全价饲料,分别于6、12、24、48、72、96、120、144、168和192 h各剖杀2只,取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法氏囊、胸腺和胰腺等组织器官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应用建立的单抗介导免疫组化对AFB1在感染雏鸭体内侵染的组织器官和细胞进行定位检测。【结果】(1)建立的单抗介导的免疫组化能够特异性检测到感染雏鸭组织中的AFB1,而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沙门氏菌和鸭大肠杆菌感染鸭组织呈现阴性反应;(2)雏鸭采食含AFB1饲料后,24 h可在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AFB1,随后在脾脏(48 h)、胰腺(96 h)、十二指肠(120 h)、心肌(144 h)及法氏囊(168 h)检测到AFB1,其中肝脏和肾脏的阳性结果最强;AFB1分布于肝脏肝窦及汇管区周围炎性反应带的肝细胞,肾脏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脾脏白髓及炎性细胞,胰腺腺上皮细胞,十二指肠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心脏血管周围和心脏发生空泡变性的心肌纤维中;AFB1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内,而细胞膜和细胞浆内也有少量的分布。【结论】(1)单抗介导免疫组化能够特异检测AFB1感染雏鸭组织石蜡切片中的AFB1和亚细胞定位, 还可用于AFB1感染雏鸭的实验室诊断和甲醛固定组织的回顾性诊断;(2)AFB1可广泛侵害感染雏鸭各个组织器官,以肝脏和肾脏最为严重。AFB1主要蓄积于被感染的细胞核。  相似文献   
57.
58.
RAPD技术即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是一种建立在PCR基础上的新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利用随机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基因组DNA片段,通过凝胶电泳分析其指纹图谱特征。该技术具有快速灵敏,程序简便等优点,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此文综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从两个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的肉雏鸡群采集病料,用5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到两株病毒(SGAE9401和SGAE9402),经中和试验,琼扩试验,雏鸡感染试验及鸡血清学保护试验,确诊所分离到的病毒为禽传当性脑脊髓炎病毒,从而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了该病在四川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60.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87株血清7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 anatipestifer,RA)。对其病原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清7型RA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鼠无致病性,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化特性;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鸡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