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是近年新兴的一种通过输入参数进行快捷高效仿真模拟的方法,可用于研究病原体在畜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动物疫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饲养管理条件、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通过MCS输入上述影响因素来进行随机抽样或统计试验,可以模拟病原在某一地区的感染情况。文章主要阐述了MCS的原理、建立因素及在动物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以期为预防及控制动物疫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进一步探究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的致病机理,试验采用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抑制剂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P)和激活剂佛波醇(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研究PKC/PKCI能否对DEV的增殖产生影响,为阐述DEV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用SP/PMA处理正常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DEF)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PKC/PKCI基因表达;用DEV病毒液感染SP/PMA处理的DEF后,收集不同时间段培养物,以Reed-Muench法计算DEV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值,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DEV NP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SP处理对宿主细胞PKC/PKCI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PMA处理可极显著提高宿主细胞PKC基因表达(P0.01),但对PKCI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SP/PMA处理对DEV复制能力影响显著(P0.05;P0.01),且在感染前期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DEV NP基因的转录水平(P0.05;P0.01)。综上所述,SP和PMA对PKC、PKCI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效果不同,且都能有效抑制DEV增殖,本试验结果可为DEV的防控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3.
为建立一种可准确、快速鉴定畜禽临床病例常见病原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本试验选取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和链球菌的EF-TU基因保守片段分别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可同时快速鉴别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双重PCR体系,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筛选出最佳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应用该方法对其他73株革兰氏阳性临床分离细菌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将培养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倍比稀释计数后鉴定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应用该检测方法对贵州省部分畜禽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临床分离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最佳引物添加量均为1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6℃;其他73株供试菌株检测结果均无扩增条带出现,所建双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敏感度分别达1.50 ng/μL和1.44 pg/μL;临床样本复检结果显示,73株临床分离细菌中葡萄球菌40株(54.79%)、链球菌33株(45.21%),与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97.26%。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和快速鉴定贵州省畜禽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病原的双重PCR方法,为临床病例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54.
对贵州省某白羽蛋鸡养殖场患病鸡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以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感染。通过病理剖检观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均与文献报道的卡氏杆菌相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米诺环素和万古霉素极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和头孢哌酮高度敏感。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鸡卡氏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同源性最高,在98.6%~99.2%之间,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与Gallibacterium属的细菌同属于一个分支,与日本分离菌株在同一小分支上,属于鸡卡氏杆菌。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鸡卡氏杆菌,并将其命名为GZ2017,试验结果为鸡卡氏杆菌病的治疗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为了解贵州省是否存在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情况,试验选取无明显ALV症状的送检病料,采用RTPCR方法对ALV进行扩增。结果:扩增出1条744 bp左右的目的条带。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基因序列分析,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与E亚型ALV中的ev-1、ev-3株同源性最高(99.5%),与J亚型ALV中的HPRS-103株同源性较低(42%)。系统进化树中该序列与内源性ALV中的ev-1、ev-3株属同1个分支,亲缘关系最近,说明其属于内源性ALV。  相似文献   
57.
文章通过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发展史、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进行概述,为猪流行性腹泻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山羊痘病毒ITR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方法扩增山羊痘病毒QL、LD、Y和B株ITR基因片段,插入pMD18-T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载体经PCR和酶切鉴定后测序,并与GenBank上8株羊痘病毒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经PCR扩增,4株病毒均可得到一条均一的DNA片段,该片段可被内切酶AluⅠ特异酶切,而且该PCR的DNA模板最小检出量为24.40pg。经测序,该基因片段长度为289bp;序列比较发现,4株病毒ITR片段与GenBank上2株山羊痘病毒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与3株绵羊痘病毒分别为98.2%和96.5%,与3株牛疙瘩皮肤病病毒为98.2%~99.3%和96.5%~97.7%。这表明ITR基因片段在羊痘病毒属中较为保守,可以针对ITR基因建立羊痘病毒的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9.
为建立一种可准确、快速鉴定畜禽临床病例常见病原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本试验选取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和链球菌的EF-TU基因保守片段分别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可同时快速鉴别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双重PCR体系,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筛选出最佳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应用该方法对其他73株革兰氏阳性临床分离细菌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将培养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倍比稀释计数后鉴定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应用该检测方法对贵州省部分畜禽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临床分离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最佳引物添加量均为1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6℃;其他73株供试菌株检测结果均无扩增条带出现,所建双重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敏感度分别达1.50 ng/μL和1.44 pg/μL;临床样本复检结果显示,73株临床分离细菌中葡萄球菌40株(54.79%)、链球菌33株(45.21%),与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符合率为97.26%。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和快速鉴定贵州省畜禽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病原的双重PCR方法,为临床病例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60.
为确诊贵州省某猪场发病原因,对送检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定量荧光RT-PCR核酸检测为阳性;猪圆环病毒2型PCR扩增出大小为325 bp目的基因条带;细菌分离与生化鉴定显示存在链球菌感染,且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硫酸安普霉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高度敏感。实验结果诊断为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链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