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对17株分离自猪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猪群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试验与ToxA基因鉴定。基于Pm对甘露醇、卫茅醇、山梨醇、海藻糖的发酵能力和产生鸟氨酸脱羧酶的特性,鉴定出10株Pm多杀亚种(P.multocidasubsp.multocida);7株Pm败血亚种(P.multocidasubsp.septica)。根据PCR荚膜分型结果,有8株A型,9株D型。针对ToxA基因中的1 230 bp片段,采用T1/T4引物,4株Pm分离菌株被确定为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ngenicP.multocida,T+Pm),占23.53%(4/17)。同时对17株Pm分离株进行药物抗性测定和分析得知,17株Pm对青霉素、先锋霉素Ⅴ、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丙氟哌酸、氟哌酸、多黏菌素B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均在52.9%~100%,而对链霉素和氯洁霉素均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72.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利用微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和现实问题,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需求,是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师面临的课题和挑战。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基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贵州株的LppA蛋白N末端基因,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LppA,并对免疫效果进行分析,为防控羊支原体肺炎提供新思路.以构建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LppA(50、100、150 μg)、pVAX1空载体、无菌...  相似文献   
74.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规模化养鸭场40日龄花边鸭出现发病死亡的原因,剖检4只病死鸭并采集心脏、肝脏、脾脏病料,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结果:(1)病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鸭群发病4 d死亡率为17.24%;典型病理变化为腹膜呈灰白色、心脏有坏死灶、肝脏不同程度受损。(2)病料在不同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均未见菌落生长。(3)病料中检测出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未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结论:综合诊断养鸭场病例为鸭圆环病毒与鹅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不同疫苗组合对仔猪血清抗体水平和CD3、CD4、CD8分子表达量的影响,试验于规模化猪场筛选健康未免疫的仔猪30头,随机分为3个组。其中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均在仔猪14日龄首次免疫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弱毒疫苗,试验Ⅰ组仔猪在35日龄加强免疫高致病性PRRSV灭活疫苗,试验Ⅱ组仔猪在35日龄加强免疫经典PRRSV弱毒疫苗,对照组在14,35日龄均注射0.9%Na Cl溶液,然后对各组仔猪在不同时间点通过前腔静脉采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PRRSV抗体和CD3、CD4、CD8分子表达量。结果表明:除了CD8分子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抗体水平和CD3、CD4分子表达量在部分时间点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但两个试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生产实践中PRRSV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使用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采用经典弱毒疫苗结合高致病性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76.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的重要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是1种纤细、平直或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无运动,抗酸染色阳性.发病特征是动物机体某些器官发生结节性肉芽肿,继而在结节中心化脓,干酪样坏死,钙化或形成空洞.奶牛常见有肺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乳房结核等1.该病在人与奶牛之间传染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患病奶牛可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多年来,笔者对该病的防控和净化技术进行了探索与生产实施,使贵阳市某存栏数为5 000多头的奶牛场2010-2013年间结核病的发生率为0,确保了牛奶的食品安全.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期为同行控制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蛋鸡群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贵州省某种禽场蛋鸡群进行的免疫监测和白痢检疫,结果表明,在3个被检的蛋鸡群中,鸡白痢的隐性感染率分别为6.9%(2/29)、19.3%(6/31)、0%(0/41)。22舍鸡群接种新城疫、禽流感疫苗的抗体效价较高,水平一致,分别达到1:90.510和1:193.207,100%获得免疫保护。在4个被检的蛋鸡群中,减蛋综合症的免疫效果较差,抗体效价低,分布不均匀。本文还对免疫效果与疫苗质量、鸡群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为确诊贵州省兴义市某养殖场生猪的发病原因,分别采集病死猪组织样品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以及病猪耳静脉血进行血液原虫检查。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病毒核酸和PCR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均为阳性。其余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血涂片姬姆萨染色观察发现红细胞变形,呈齿轮状、星芒状等形态,为附红细胞体感染典型特征。结论:确诊病例为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9.
试验旨在研究鸭源分离菌的耐药性及致病性,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PCR检测及动物致病性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细菌,经纯化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显示两种形态:短杆状以及细长如发丝,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菌,将其命名为GZGY2020。生化反应显示,分离菌具有明显的运动性,M-R试验、V-P试验均为阳性,生化特性符合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16S rDNA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奇异变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分离菌对多种药物耐药,对18种药敏纸片中羧苄西林、头孢氨苄、苯唑西林等16种药物耐药,耐药率高达88.9%,仅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敏感;PCR检测其含有磺胺类耐药基因基因sul1和sul2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VIM,并含有hpmA、rsmA、atfA、ucaA、ureC、zapA、pmfA、fliLmrpA 9种毒力基因。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雏鸭致病力强,即1×108 CFU/mL菌液能使雏鸭1 d内全部死亡。在药敏特性上,从病死鸭中分离到的菌株GZGY2020与以往报道的奇异变形杆菌有一定差异,表明该菌可能发生变异,导致毒力增强,而检测的10种毒力基因中仅有1种毒力基因没有出现相应的条带,表明奇异变形杆菌是引起该鸭死亡的重要致病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0.
为进一步阐明鸭肠炎病毒(DEV)的致病机理,本试验建立检测鸭肠炎病毒核衣壳蛋白质(NP)的互作蛋白质(PKCI)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针对PKCI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PKCI,将其作为阳性标准品构建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并对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为Y=-3.31x+42.00,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100%,熔解曲线仅出现单特异峰,对H5亚型、H7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新城疫病毒、鸭肝炎病毒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