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41.
硝化抑制剂对毛竹林土壤N_2O排放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探索硝化抑制剂在毛竹生产中的施用技术,通过培养试验研究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两种硝化抑制剂对毛竹林施用尿素后土壤N2O排放、氮素转化和相关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试验设(1)对照(CK)、(2)单施尿素(Urea)、(3)尿素+1%DMPP(DMPP占总N的1%,下同);(4)尿素+1.5%DMPP;(5)尿素+10%DCD;(6)尿素+15%DCD等6个处理,测定N2O的排放动态以及气体排放转折点时的土壤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160 d的时间内两种DMPP用量处理的土壤N2O累积排放减排幅度均为54%,而10%DCD和15%DCD处理的土壤分别减少28%和41%。DMPP和DCD处理50 d和90 d时土壤的NH4+-N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单施尿素处理,而NO3--N含量和表观硝化率则恰好相反,但两种抑制剂间无差异。DMPP处理的AOB群落结构的变化从10 d开始显现,至50 d和90 d时仍保持明显的抑制状态,而DCD处理则至90 d时抑制作用基本消失。单施尿素AOB功能基因(amo A)的丰度均显著高于硝化抑制剂处理(90 d时尿素+10%DCD处理除外);在整个培养期内,尿素和对照土壤的AOA群落结构相似,硝化抑制剂反而增加了AOA功能基因的丰度,表明硝化抑制剂对AOA丰度无明显抑制作用。即两种硝化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AOB起作用;调节土壤p H至中性范围,并在1%DMPP施用条件下,硝化抑制剂的抑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毛竹是喜氮植物,土壤氮素水平对毛竹生长至关重要。生物固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因此,探索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固氮细菌和土壤氮素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毛竹林(100多年前由阔叶林改种而来)和阔叶林,每种林地在东北坡向位置随机选择4个10 m×10 m标准样地,每个标准样地选取5个采样点,分层采集0—20 cm(表层)和20—40 cm(次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pH、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含水量等常规理化性质; 采用引物对AQER和PolF,以土壤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固氮细菌功能基因(nifH )片段,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了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丰度(nifH 基因拷贝数)变化; 通过基因克隆测序对土壤固氮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pH显著(P0.05)提高; 毛竹林土壤的含水量、碱解氮以及表层土壤的速效钾显著高于(P0.05)同层的阔叶林土壤,而有效磷则显著(P0.05)低于同层的阔叶林土壤。总体来说,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 阔叶林土壤固氮细菌DGGE条带数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都高于毛竹林; 基于DGGE条带信息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阔叶林和毛竹林区分为2个类群,而同一林分的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毛竹林土壤的固氮细菌 nifH 基因丰度显著(P0.05)高于阔叶林土壤; 通过克隆测序,14个阳性克隆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菌属,其中13个均为Bradyrhizobium,1个为Azohydromonas lata,条带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为93%~98%。【结论】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固氮细菌的种类减少,而功能基因丰度却明显增加; 土壤氮素水平明显提高,这可能是土壤固氮能力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在介绍粉质仪和拉伸仪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粉质曲线中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评价值等指标与面粉品质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拉伸曲线中面团最大拉伸阻力、延伸度和拉伸曲线面积等指标来评价面团品质,并结合生产实际,概述了粉质仪和托伸仪在面粉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陕西地区植物墙的制作方法是,选择适合陕西省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的垂直绿化绿植品种,其特点是在陕西当地的生态状态下容易成活、生命力较强、对人工维护要求不高。根据室内室外2种植物墙类型,选择绿植品种;绿植品种是植物墙景观效果和生存期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植物墙植物类型,选择植物墙基质土,根据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基质的成分,可分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混合基质。其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蓄水能力、空间稳定性和轻质性;保障植物能够生存为前提条件。不同植物品种可选用多种基质土进行栽培,同时配合多种灌溉方式,来满足植物墙上植物的生存。在植物墙满足植物生长的前提下设计植物墙系统结构,包括钢架、基质土、灌溉等物理结构。气雾培能够满足植物墙设计要求的各项内容,环保无污染是植物墙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5.
为探索商南县赵川镇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长等方面的本底资料,通过文献查阅、走访和样地调查,获取赵川镇8个样地内药用植物种类、数量、自然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赵川镇8个样地药用植物共有67科128种;其中乔木29种,灌木18种,草本81种;从数量上看乔木占7.06%,灌木占10.30%,草本占82.63%;从入药部位来看,以全草入药植物较多,占40.63%,其次是根及块根入药植物,占22.65%。  相似文献   
46.
以菌丝球的干重与培养时间作生长曲线,通过液体培养法培养,研究菌丝生长与培养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香魏蘑菌丝在0~5 d生长缓慢,菌丝处于适应环境的阶段,而从第5~7天生长较快,是一个快速生长期,在第7天之后菌丝基本达到稳定;香魏蘑菌丝体在PDA平板上菌丝粗壮、整齐、洁白,多气生菌丝,呈放射状,生长旺盛,菌丝浓密,液体发酵培养形成的菌丝球细密,且菌丝球界面清晰,同时上清液透亮。  相似文献   
47.
新疆杏果品质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12个杏品种的品质进行调查,通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比较,筛选出含量较高的7个品种测定其维生素C、总酸、固酸比、果胶、还原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轮台小白杏固酸比、果胶含量较高。赛买提杏的可食率较大,为89.60%,贮藏期长,还原糖含量较低。巴仁杏的单果和杏仁重量也较大,分别为34.60 g和1.04 g。  相似文献   
48.
研究旨在制备一种针对QX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并对其免疫保护效果进行初步评价。试验首先构建了分别表达QX型IBV S蛋白(QXLS)、M蛋白(QXLM)和E蛋白(QXLE)的三种重组杆状病毒rBacmid-QXLS、rBacmid-QXLM和rBacmid-QXLE,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将3种重组杆状病毒通过适当比例共感染Sf9细胞获得VLP,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VLP的组装效果;最后将纯化的VLP与氢氧化铝佐剂混合制成疫苗免疫SPF鸡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结果显示:S、M和E三种目的蛋白均能成功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组装形成的VLP呈现典型的椭圆形病毒样结构,直径为80~120 nm;单独VLP疫苗免疫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QXL87+VLP疫苗联合免疫保护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临床病变、降低气管和泄殖腔排毒量及组织器官载毒量。研究表明,试验已经成功制备出Q...  相似文献   
49.
程敏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71-172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使用管理责任制、核算方法和使用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50.
随着近两年猪肉价格的连续高位运行,养猪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养猪业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新上了很多养猪户(场),一些以前没有养猪经验的人员也加入到养猪行列里来,这些新加入的养猪户在母猪难产的处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