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打顶后烤烟叶片酶活性、钾及烟碱含量的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了不打顶(T1)、打顶(T2)、打顶+追施K2SO4(T3)、打顶+涂抹生长素1次(T4)、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1次(T5)、打顶+追施K2SO4+涂抹生长素2次(T6)6种调控措施对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钾含量及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6在成熟期的NR与POD活性最强,T1最弱。在打顶后随生育时期的延长,各处理烟叶中钾含量逐渐下降,以T1和T6下降幅度最小,T2下降幅度最大,而T3,T4和T5下降幅度居中,成熟期钾含量(%)依次为:T1(3.59)T6(2.77)T5(2.47)T3(2.11)T4(2.10)T2(1.88)。与此相反,各处理烟叶在打顶后烟碱含量逐渐上升,成熟期烟碱含量(%)依次为:T2(3.48)T3(3.03)T4(2.92)T5(2.70)T6(2.45)T1(1.14)。大田期叶片钾含量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938**),与NR及POD活性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859**。烤后烟叶以T6的化学成分最为协调,其烟碱含量适中,淀粉含量较低,钾和总糖含量较高。打顶后在茎断面涂抹生长素(IAA),同时根部追施K2SO4,具有较好的提钾控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曲靖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曲靖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在曲靖烟区采集烤烟样品3 506个,测定其钾含量,并采用决策树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曲靖烤烟钾含量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钾含量平均为1.65%,且变幅较大(0.35%~3.60%),有81.86%的烟叶钾含量2.0%,钾含量在县域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此外,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钙、土壤有效镁均影响烤烟钾含量。海拔高度对烤烟钾含量影响的拐点分别为1 689、1 814和2 023m,且随海拔上升,烤烟钾含量下降;土壤质地粘性增加,烤烟钾含量随之增加;烤烟钾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黄壤中的含量最高(2.07%),紫色土最低(1.59%);土壤有机质对烤烟钾含量影响的拐点分别为23.768和39.060 g·kg~(-1),且随土壤有机质增加,烤烟钾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土壤速效钾对烤烟钾含量影响的拐点分别为153.746、205.000和328.169 mg·kg~(-1),随土壤速效钾增加,烤烟钾含量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随土壤有效钙增加,烤烟钾含量呈下降趋势;随土壤有效镁增加,烤烟钾含量呈先上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有效镁含量为300 mg·kg~(-1)左右时,烤烟钾含量达峰值;随着土壤钙钾比和镁钾比升高,烤烟钾含量呈减速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对提高曲靖烟区烤烟钾含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云烟87’和‘K326’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夜间温度升高对云南省高海拔不同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及常规化学成分、Cu、Zn、Fe、Mn含量和经济性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温度对烤烟理化特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云南省烟区烤烟风格特色的形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温度处理:1夜间保温,每日18:00—次日6:00大棚封闭升温,试验期间大棚内夜间平均温度为16.7℃;2自然夜温(对照),试验期间夜间平均温度为15.5℃。研究结果表明:1)夜温升高使‘K326’和‘云烟87’上部叶长宽、下部叶叶长,‘K326’上部叶单叶重和平衡含水率、中部叶单叶重均显著增加;‘K326’中上部叶、‘云烟87’中下部叶叶片厚度以及‘K326’各部位、‘云烟87’上部位叶片含梗率均显著降低。2)‘K326’中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总氮,‘云烟87’各部位叶总氮、钾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同时使‘K326’中上部叶烟碱和钾、下部叶总氮,‘云烟87’上部叶总糖、还原糖和烟碱及中部叶烟碱和下部叶总糖、还原糖均显著降低。3)‘K326’上部和下部烟叶Zn、Cu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Fe、Mn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云烟87’上部叶Zn、Cu、Fe、Mn含量较对照均显著提高。4)‘K326’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分别较对照增加252.5 kg·hm-2、7 290元·hm-2、1.7元·kg-1、6.54%;‘云烟87’分别增加100.5 kg·hm-2、5 315元·hm-2、2.1元·kg-1、4.65%。综上所述,夜温升高可以显著改善云南省高海拔地区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产值产量显著增加,烟叶工业可用性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昆明烟区烤烟主栽品种海拔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条件对烟叶品质影响重大,而海拔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指标,研究海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指导烤烟品种立体优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探讨昆明烟区烤烟主栽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的海拔适应性,在栽培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在石林县和宜良县的4个植烟乡镇,以每200 m为海拔梯度,从海拔1 400 m至2 200 m共布置12个试验点,研究了海拔对3个烤烟品种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K326’、‘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对种植海拔的敏感性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比物理性状和评吸质量对海拔高度更敏感;2在1 400~2 200 m的研究范围内,烟叶开片度、总氮、烟碱、钾、氯、多酚和柔和性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含水率、总糖、还原糖和刺激性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综合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多酚和香气物质含量认为,昆明烟区主栽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均更适宜种植在1 400~1 800 m的海拔区间,且烟叶品质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红云红河保山基地红花大金元品种不同成熟度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为保山烟区该品种质量提升提供适宜采收成熟度参考。对比了3个田间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的提升,大部分香气前体物降解产物及特征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各致香成分变化的幅度不一致。结合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大田采收成熟度标准为下部叶,打顶后1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50%~60%,主脉变白1/3以上。中部叶,打顶后3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70%~80%,主脉变白2/3以上。上部叶,打顶后48-51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80%以上,主脉变白3/4以上。  相似文献   
16.
12种农药在烟叶中残留及烟气中转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曲靖开展了12种农药在烤烟上的田间农药残留试验。检测了12种农药在烟叶及其烟气总粒相物中的残留。结果表明:(1)施用的康福多、赤斑特、爱诺链宝、科生、宝成、除草通和甲胺磷等7种农药,在所分析样品的烟叶和相应的烟气总粒相物中均未检测到残留量,使用这7种农药不会在烟叶和烟气中产生有害成分,具有很高的吸食安全性,但是甲胺磷田间急性毒性大,被国家烟草专卖局禁用,其余6种农药可在烟草上安全使用;(2)病毒特、抑芽敏、莫比朗3种农药在烟叶样品中有残留,但在烟气总粒相物中未被检测,烟叶上使用这3种农药也具有极高的吸食安全性;(3)甲霜灵和芽畏在烟叶样品和烟气总粒相物中均被检出,但均不超过国际农残标准,在烟叶上使用这2种农药仍具有较高的吸食安全性。试验结果为科学地选择烟用农药和提高中式卷烟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腐酸对植烟土壤改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云烟97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于2014年研究了不同黄腐酸施用量对植烟土壤改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提高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并促进土壤中三大菌落的繁殖,但施用黄腐酸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效果不明显;黄腐酸促进了烟株根系发育,提高了烟株根系体积,干、鲜重;烟株根系有随黄腐酸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施用黄腐酸降低了烤后烟叶两糖含量,适当提高了烟叶氯离子含量和钾离子含量,但有增加烟叶烟碱含量的趋势;施用化肥配施1200 kg hm-2黄腐酸的处理提升土壤微生物量碳、量氮的效果最好,烟叶协调性相对较好;施用化肥配施1800 kg hm-2黄腐酸的处理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烟叶质量普查数据,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曲靖烟区烤烟钾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哑变量回归分析等方法从19个自然因子中辨析影响烤烟钾含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钾含量平均为1.65%,有94.60%的区域烟叶钾含量2.0%,为偏低水平;烤烟钾含量的最佳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效应为72.68%,空间变异由随机因子和结构性因子共同决定。海拔、地形、质地、土类、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均烤烟钾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类型独立解释能力最大,可以解释8.4%的烤烟钾含量变异,有效硼独立解释能力最小,仅解释0.1%的的烤烟钾含量变异,12项指标累计可解释23.2%的烤烟钾含量变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措施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覆盖措施下植烟土壤地温、烤烟叶绿素含量、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覆盖秸秆处理土壤5cm和10cm处地温低于覆盖地膜处理;与全生育期覆膜、全生育期垄上覆盖秸秆和旺长期揭膜培土3种处理相比,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上覆盖秸秆处理具有前期地温较高、中后期地温较低的特点,且该处理烟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其烤后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也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揭膜方式及秸秆覆盖方式对早植烟红花大金元烟株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进行了揭膜不覆盖处理(T1)、揭膜全覆盖处理(T2)、揭膜隔行覆盖处理(T3)、不揭膜不覆盖处理(T4)、不揭膜全覆盖(T5)、不揭膜隔行覆盖处理(T6)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结果]不同处理下产量产值T2>T5>T3 >T6 >T1 >T4,其中在揭膜处理中T2 >T3 >T1,且T2与T1之间差异显著,在不揭膜处理中T5 >T6 >T4,T5与T4之间差异显著,T6与T4之间差异较小.在全覆盖处理中T2>T5,差异显著,半覆盖处理中T3>T6,差异显著,不覆盖处理中T1明显大于T4.[结论]及时揭膜与适当覆盖稻草有利于提高烟株生长与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