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6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两个小麦品种(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SP2代农艺性状变异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但株系内变异多数为不显著。两个品种(系)的诱变率和性状的变异方向存在差异,豫农201的诱变率高于大粒1号;大粒1号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增加,豫农201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减少。性状间的诱变率具有差异,株高和粒重的诱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42.
小麦5 10亚基基因转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为了获得具有优质亚基基因的小麦转化植株,以豫麦18号和豫麦21号两个基因型的小麦幼胚为受体,利用基因枪法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1-Sub5 10导入小麦幼胚,分别获得18株和20株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分别有7株和10株同时扩增到5亚基和10亚基的目标片段,初步表明外源目标基因已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3.
为了明确大粒小麦的灌浆特性,以豫农9901/周麦16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籽粒大小基本一致而饱满度和粒重具有较大差异的11个半冬性品系为试验材料,以周麦18为对照,分析了籽粒灌浆特性及阶段性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呈“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其增长趋势;粒重较高的品系W02、W03与对照周麦18具有相似的灌浆特性,其他品系的籽粒灌浆特性与对照周麦18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前期灌浆速率高于周麦18且增速较快,后期则明显低于周麦18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在三个灌浆阶段参数中,缓增期灌浆速率、渐增期和快增期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周麦18,而缓增期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周麦18.通径分析表明,阶段灌装参数中对粒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快增期持续时间,其次是缓增期持续时间,但是缓增期持续时间对粒重的直接正向效应被其较大的负向间接效应所掩盖;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间接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44.
WOX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WOX基因家族的6个成员: TuWOX1、 TuWOX2、 TuWOX3、 TuWOX4、 TuWOX5和 TuWOX3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TuWOX2、 TuWOX3和 TuWOX3a属于WUS支/进化支, TuWOX4属于古老支, TuWOX5属于中间支。除这三个分支外, TuWOX1自成一支,说明在乌拉尔图小麦中可能出现了不同功能的WOX家族基因。利用qRT-PCR技术对得到的WOX基因在乌拉尔图小麦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以及幼苗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OX基因在乌拉尔图小麦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较大,说明WOX基因在不同的组织中发挥作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WOX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表明其可以响应外界的胁迫。  相似文献   
45.
小麦puroindoline及其相关基因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的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uroindoline位于5D染色体的短臂上,可分为Pina和Pinb2种类型。Pina和Pinb紧密连锁,编码区均为447个碱基,没有内含子,共同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遗传基础。目前,普通小麦和山羊草中均已发现多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其中引起小麦籽粒硬度大幅度升高的Pina-D1b类型的分子机制为从编码区第23个碱基开始缺失15380个碱基。Puroindoline除了对小麦籽粒硬度有重要影响之外,对其它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不同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之间小麦品质具有一定差异。另外,与puroindoline紧密连锁的Gsp-1基因变异类型更为丰富,但对籽粒硬度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最近发现的与puroindolineb高度同源的基因Pinb-2v具有4种类型,分别位于小麦7A、7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对籽粒硬度具有微效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puroindoline的分子特征和突变类型以及相关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中国小麦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不同预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低温、CaCl2 、PEG 3种预处理对 18个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预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显著影响。PEG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低温和CaCl2 溶液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影响和小麦品种关系密切 ,品种间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7.
不同国家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利用国外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采用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来自6个国家的728个小麦品种(系)19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利小麦的穗粒数多,蛋白质含量高,生育期偏长;中国小麦的粒重高,植株偏低;俄罗斯小麦的单株穗数多;墨西哥小麦的面粉吸水率高;荷兰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好.中国小麦的6个产量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俄罗斯小麦的植株性状、墨西哥小麦对黄矮病的抗性及澳大利亚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变异类型丰富.荷兰小麦的6个产量性状、中国小麦的植株性状和俄罗斯小麦的4个品质性状变异程度最大.聚类分析表明,中国、智利和澳大利亚等3个国家小麦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较多,而俄罗斯种质资源变异类型较少;上述6个国家在育种过程中相互利用了彼此的种质资源,但各自的种质资源均具有独特的遗传特点.由此说明,从不同国家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既可以改良中国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也有助于拓宽中国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8.
合理的抽样方式是客观评价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的基础,为了给研究种资源遗传变异工作者提供合理的抽样方式,以中国、澳大利亚、墨西哥、俄罗斯、荷兰和智利6个国家的733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总体,以每个国家为一个亚区,设置19种抽样方式,研究了不同抽样方式对性状平均值、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衡抽样条件下,当样本容量小于60时,样本容量大小对性状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多样性指数值具有显著影响;当样本容量大于120时,样本容量大小对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在非均衡抽样条件下,当样本容量大于150时,增加样本容量可有效减少非均衡抽样对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当样本容量在90~150之间时,缩小各亚区材料数量差异比例可有效减少非均衡抽样对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当各亚区所取材料最小数量多于20时,可有效降低非均衡抽样对平均值、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增加性状变异较大亚区内的资源取样数量可提高统计数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9.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小麦株高、熟性、产量、育性、品质、抗性等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应用中存在的愈伤组织再生能力下降、变异类型复杂、表型变异能否稳定遗传、遗传分析相对缺乏等问题作了全面的综述,并对其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农杆菌介导小麦HMW-Glu(5+10)基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HMW-Glu(5 10)基因的农杆菌(EHA 105)对豫麦18号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得到的6株转基因再生植株.经PCR初步检测,发现有2株的基因组中5亚基基因呈现阳性,其中1株的基因组5亚基和10亚基基因均呈现阳性.表明目的基因可能已经整合到了受体基因组中.同时对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1、菌液OD600值为0.5、侵染时间为1 h、侵染后对愈伤组织适当干燥处理等可有效提高农杆菌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