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6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化学杂交剂GENESIS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副效应,研究了GENESIS对普通小麦的农艺性状、倒二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雌蕊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ENESIS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株高降低,抽穗期和开花期延迟1~2d,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由穗下第一节间缩短造成的,3个剂量处理间株高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GENESIS对小麦倒二叶叶片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叶片能自我修复,但剂量越大、喷施时期越晚,叶片的损伤越大,其修复能力越差;GENESIS对雌蕊育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2.
小麦新品系豫农9901主要生育规律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 0 0 2~ 2 0 0 3年度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安排了豫农 990 1播期、播量裂区试验 ,对其群体结构指标、幼穗发育、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 ,豫农 990 1表现出春性早熟特性 ,幼穗发育进程略晚于豫麦 1 8号。在该年度生态条件下 ,不同播期对产量、穗数、穗粒数影响不大 ,对千粒重影响明显 ,但不同播量对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河南省中部地区种植 ,可掌握在 1 0月 1 3日以后播种 ,播量控制在 2 2 5~ 30 0万 /hm2 。  相似文献   
53.
利用79对SSR引物对黄淮麦区12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9对引物共检测到335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2~8个,平均4.240个,变异最大的位点主要位于B组染色体上。79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15~0.820之间,平均0.498。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53~0.909之间,平均0.492。聚类分析把这些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和7个亚类。聚类结果与地域并不吻合,但能较好地反映出亲本的特性和其间的亲缘关系。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SR标记;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54.
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易恢性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环境条件下对16个K型不育系与12个恢复系组配的192个杂交组合的恢复度进行了鉴定,研究了不同不育系易恢性的差异以及恢复系的恢复力表现.结果表明,在16个不育系中,豫麦3号、豫农93019、豫农93151和漯珍1号的平均恢复度都在70%以上,为易恢性好的类型;豫教1号、豫农93221、S33、豫农92369、豫农92368和豫农92382的平均恢复度在60%~70%,为易恢性中等的类型;MS43、S34、豫麦21号、S43、矮82056和豫农212M2的平均恢复度在60%以下,为易恢性差的类型.在12个恢复系中,携带2对恢复基因的豫麦2号不仅平均恢复度高,而且在不同不育系间恢复力最稳定;豫麦54号和豫麦66号的恢复力最差,二者均没有携带Rfv1基因.不育系与恢复系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小麦质膜Na+/H+逆转运蛋白TaSOS1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物学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对 TaSOS1基因在4种不同胁迫条件下(200 mmol·L-1 NaCl、4℃低温、100 μmol·L-1 ABA和15% PEG6000)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小麦根中 TaSOS1的mRNA表达量要高于叶中的表达量。盐胁迫处理下,根中 TaSOS1特异性上调表达,说明 TaSOS1基因在根中的功能更强,其表达与盐胁迫有关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在4℃低温处理下, TaSOS1在叶中上调表达;而在ABA和PEG6000两种处理条件下, TaSOS1的表达没有规律性,推测 TaSOS1的表达途径可能为非ABA依赖型且与盐离子的特异性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质膜Na+/H+逆转运蛋白TaSOS1与拟南芥和水稻的质膜Na+/H+逆转运蛋白AtSOS1和OsSOS1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由此可以推测小麦TaSOS1具有与AtSOS1和OsSOS1类似的功能,可以把植物体内Na+排出体外,以减轻Na+对植物的毒害。  相似文献   
56.
小麦AKT1具有钾离子转运功能。为了给小麦钾离子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从普通小麦品种石4185中扩增得到TaAKT1基因,其编码区序列全长2 694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aAKT1蛋白包含89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00.92kDa,具有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特征序列TxxTxGYGD。多序列比对发现,TaAKT1蛋白与大麦HvAKT1蛋白的进化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7.22%。利用qRT-PCR分析发现,在正常条件下TaAKT1基因在小麦根部表达量约为叶片中表达量的5倍,低钾环境下TaAKT1的表达量在小麦根部明显上调,叶部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利用酵母功能互补实验发现,转TaAKT1基因的酵母在含有5mmol·L~(-1) KCl的AP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转空载体的酵母长势受到抑制,说明TaAKT1具有钾离子转运功能。同时转TaAKT1基因与TaCIPK23基因的酵母能在含60μmol·L~(-1) KCl的AP培养基上生长,而转空载体与转TaAKT1基因的酵母菌株均不能生长,说明TaCIPK23可以增强TaAKT1的钾离子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57.
以 20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母本 ,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 ,研究了化学杂交剂 Genesis的诱导雄性不育效果和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 ,结果表明: 1)Genesis对普通小麦有良好的诱导雄性不育效果 ,供试的 20个品种的不育率为99.2 %~100% ,杂交率为 83%~100% ,反应度为 2~7级; 2)不同施用剂量间的杀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以3kg/hm2 的剂量最优 ,其不育率近100 %; 3)不同喷药时期 (Feeke`s stage8.0和9.0)间差异不显著 ,适喷期 7d左右。根据试验结果 ,还讨论了Genesis的药害问题与适喷期小麦发育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58.
为了发掘更多的小麦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对收集到的168份小麦不同病害抗性材料进行了白粉病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并利用STS标记csLV34以及功能标记cssfr3、cssfr4、cssfr5和Yr18E11a对其Lr34/Yr18/Pm38位点的等位变异类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68份小麦种质中,共鉴定出41份白粉病苗期抗性品种(系)以及96份慢白粉病品种(系)。功能标记cssfr3和cssfr4可准确鉴定Lr34/Yr18/Pm38位点第11外显子中的等位变异,而功能标记cssfr5和Yr18E11a在检测时存在小频率的错判。在96份慢白粉病材料中,有24份材料携带Lr34/Yr18/Pm38的等位变异类型,这些材料在2个年份下的白粉病田间MDS均低于不携带Lr34/Yr18/Pm38的等位变异类型的材料。  相似文献   
59.
选用3个小麦品种,研究了化学杂交剂(CHA)BAU9403的诱导雄性不育效果及对群体光合速率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适宜的喷药时期和剂量喷施BAU9403,可获得95%以上的雄性不育率,喷药后群体光合速率明显升高,但随着测定时期的推迟,这种现象越来越不明显;而喷药后千粒重则呈下降趋势,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喷药后各时期的光合速率与千粒重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0.
为了评价化学杂交剂GENESIS的副效应,研究了GENESIS对普通小麦的农艺性状、倒二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雌蕊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ENESIS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株高降低,抽穗期和开花期延迟1 ̄2d,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由穗下第一节间缩短造成的,3个剂量处理间株高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GENESIS对小麦倒二叶叶片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叶片能自我修复,但剂量越大、喷施时期越晚,叶片的损伤越大,其修复能力越差;GENESIS对雌蕊育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