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香菇菌糠栽培草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以利用苹果枝条袋料栽培香菇发展很快,年栽培香菇菌棒1000万棒以上,留下了大量的废菌糠,如何利用这些废菌糠变废为宝,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两年来,我们根据草菇的生物学特性,多方面试验,终于试验出了香菇菌糠栽培草菇的较佳配方和管理技术,并在我市大面积推广栽培。现将笔者利用香菇菌糠栽培鸡腿菇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
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PE-UPLC-MS/MS)对蔬菜中7种杀菌剂农药(霜脲氰、嘧霉胺、甲霜灵、咪鲜胺、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残留同时测定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石墨化碳氨基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经Acquity UPLCTM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分离后测定,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扫描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线性良好(r2>0.994).检出限为0.0006~0.002 mg/kg,总体回收率为87.5%~98.6%,相对标准偏差为3.4%~9.0%.该方法的定量限满足目前国内外药物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可作为蔬菜中相关药物残留的筛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3.
QuEChERS_GPC_GC_MS快速测定蔬菜中24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和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PC-GC/MS)快速测定蔬菜中24种多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净化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的方式,加标浓度为0.1 mg/kg,油麦菜样品中的24种农药回收率大部分在70%~120%,24种农药的检出限范围在0.000 2~0.009 mg/kg,线性范围0.025~0.30 mg/L,相对标准偏差在1.41%~10.05%,满足农药多残留的分析要求。实验表明,QuEChERS方法提取和净化使样品前处理更为简单、方便、快速,GPC-GC/MS系统中的GPC柱弥补了QuEChERS方法去除干扰物不彻底的问题,能更准确地检测出蔬菜中多农药残留,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4.
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蔬菜中7种磺胺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1%乙酸乙腈提取,以C18色谱柱分离待测物,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扫描模式,外标法进行定量,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果显示:7种磺胺的检出限为0.000 4~0.000 6 mg/kg,样品添加回收率为67.5%~94.1%,相对标准偏差均少于5.3%(n=6)。该方法简单快捷、定量准确,可满足多种蔬菜中7种磺胺的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调查,核实了浙江省山茶属野生植物种类,分析其观赏特性。结果表明:浙江省内有山茶属野生植物14种(含种下级分类单位),该属野生植物在园林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Pro/E在风机机身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雪梅  齐巍 《森林工程》2004,20(3):39-40
介绍了Pro Engineer的参数化设计功能 ,以及利用Pro Engineer进行风机机身设计的全过程 ,阐明产品设计研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为了提高雏鹅成活率,保障经济效益,和田某规模化鹅场使用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喹肟、头孢噻呋等药物来预防疫病,其效果并不理想。【目的】为了评价该鹅场预防用药是否合理,并对所使用药物进行遴选。【方法】选取1日龄的雏鹅3 15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450只在相同条件下单独饲养。第0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第1组为1 d和6 d连续两次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第2组为1 d和6 d连续两次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第3组为1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6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喹肟;第4组为1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噻呋,6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第5组为1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噻呋,10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头孢喹肟;第6组为1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头孢噻呋,6 d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头孢喹肟;对每组连续20 d统计并记录每日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6组的存活率最高,为84.89%,第0组存活率最低,为61.11%;...  相似文献   
39.
为了调查新疆和田地区鹅群发病和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试验以和田地区某鹅场5 740只雏鹅为研究对象,连续21 d记录鹅群每日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鹅临床症状,死亡鹅病理变化,采集病死鹅的内脏样品29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菌株种类。结果表明:鹅群总发病率为95.73%,总死亡率为73.87%;主要临床症状共有7种,分别为腹泻、神经症状、腹泻合并神经症状、口鼻流血、眼睛变白并肿胀、头部肿大、关节肿胀;病理变化有9种,分别为肝脏肿大、淤血,肝脏发黄,肝脏上有白点,肝脏上有白色节结,心周炎和肝周炎,尿酸盐沉积,腺胃乳头出血,腹水,肠道出血;从296份内脏样品中共分离得到240株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0%(222/296)、4.4%(13/296)和1.7%(5/296),混合感染率为2.4%(7/296)。说明该鹅场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以腹泻为主,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淤血为主,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发病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