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agri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氮磷比对其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的影响,以期找到小球藻生长最适的氮磷比,为小球藻的规模化培养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氮磷比对小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有显著影响,各处理组均呈上升趋势,其中17. 30∶1处理组的最大光能转化速率F_v/F_m、潜在活力F_v/F_o、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和量子效率Yield、相对电子转化速率ETR均高于其他处理组,34. 60∶1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最高,其值分别为3 231. 81μg/L和1. 07×10~7个/mL。138. 40∶1处理组上升趋势最小,且各处理组的荧光参数指标在试验后8 d开始呈下降趋势。小球藻在氮磷比为17. 30∶1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32.
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2 mg·L^-1、8 mg·L^-1和32 mg·L^-1)双环芳烃——萘暴露对环文蛤(Cyclina sinens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丙二醛(MDA)生成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萘(32 mg·L^-1)在15 d内对环文蛤有很强的致死效应;在非致死条件下,随暴露时间延长SOD活性持续升高,CAT活力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AKP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生成量则随暴露时间延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环文蛤应对氧化胁迫的过程中SOD和CAT呈现协同作用(R=0.439,P〈0.01),SOD和AKP表现拮抗关系(R=-0.571,P〈0.01)。在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性方面,CAT和AKP可能较SOD发挥更大作用(R=-0.490,P〈0.01)。  相似文献   
33.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体验,就提高高职院校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提出了新思路。改革理论及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4.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以2000-2016年渤海发生的赤潮事件为对象,研究了赤潮发生的时空动态、赤潮生物的生态演替以及与温度、营养盐、地理水文要素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ENSO)的关联。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上,赤潮高发期为5-8月,2-4月和11月发生频次较低;(2)空间分布上,赤潮集中发生在河北秦皇岛-唐山-辽宁绥中近岸、辽宁营口鲅鱼圈附近以及渤海湾近岸海域;(3)共检出赤潮生物40种,包括甲藻18种、硅藻18种、金藻2种、褐胞藻1种,另外还有原生动物1种,其中甲藻门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裸甲藻(Gymnodinium sp.)和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金藻门的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以及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是渤海爆发频次较高的赤潮优势种,另外海区的赤潮生物存在着明显的生态演替现象;(4)温度和营养盐结构对赤潮爆发及其优势种演替起到关键作用,高通量的陆源污染物与弱化的水动力相互叠加为诱发赤潮提供了条件,而厄尔尼诺效应强度与赤潮发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5.
pH对淡水小球藻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pH对其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的影响,以期找到小球藻最适生长的pH值,为小球藻的集约化培养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不同pH对小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有显著影响,pH值为9时最大光能转化速率(F_v/F_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和量子效率Yield均呈下降趋势,pH值为9时潜在活力(F_v/F_0)、相对电子转化速率ETR、叶绿素CHL及小球藻密度上升趋势最小,pH为7时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均高于其他实验组,其值分别为1 613.05μg/L、1.13×10~7cells/mL,pH9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密度最低,其值为883.82μg/L、6.77×10~6cells/mL。小球藻最适生长pH值为7,pH为9时会显著抑制小球藻生长。  相似文献   
36.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立法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农业机械化正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新形势下,巴彦淖尔市的农业机械化工作应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7.
褐藻胶寡糖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勇  胡佩红 《广东农业科学》2009,(12):161-163,179
以平均聚合度10以下的寡糖为目标产物,将褐藻胶经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降解,筛选出最佳降解条件,以此降解条件下制备的寡糖对7种常见细菌和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体积百分比浓度3%、温度80℃、反应1.5~2 h为最佳降解条件;寡糖对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藤黄微球菌为0.625%、枯草芽孢杆菌为2.5%,寡糖对真菌抑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8.
为开发高效生态环保型仔猪饲料,以粗蛋白含量为19%的高蛋白日粮为对照组,以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17%、16%、15%的低蛋白理想氨基酸平衡日粮为试验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测定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尿氮排放量,确定仔猪最适的低蛋白日粮组成;再以最佳低蛋白日粮为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3%、0.4%、0.5%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试验1、2、3、4组),测定其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尿氮排放量。结果显示:与高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日增体质量显著提高22.43%,料重比显著降低7.30%,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12.99%,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38.86%;与最佳低蛋白日粮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降低4.62%,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30.61%,粪尿氮排放量极显著降低62.88%。可见,蛋白质含量为16%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中添加0.4%的专用复合酶制剂,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降低料重比,减少粪尿氮排放量。  相似文献   
39.
5种抗生素对纤细裸藻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藻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微藻,富含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裸藻糖等营养物质,并且裸藻没有细胞壁,其营养成分相对于其他藻类更容易被人体、水产动物吸收,因此开展裸藻集约化培养及养殖环境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裸藻的无菌化养殖,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遗传霉素、氯霉素、青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25μg/mL的遗传霉素即可对裸藻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200μg/mL的氯霉素一定时间内可促进纤细裸藻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40.
裸藻(Euglena)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微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裸藻糖等营养物质,并且裸藻没有细胞壁,其营养成分相对于其他藻类更容易被人体、水产动物吸收,开展裸藻集约化培养,对优化养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裸藻的无菌化养殖,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种抗生素(遗传霉素、氯霉素、青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遗传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胁迫作用下,裸藻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5),低于25μg/m L的遗传霉素即可对裸藻生长与叶绿素a合成产生抑制,200μg/m L的土霉素和25μg/m L、50μg/m L的链霉素对裸藻叶绿素a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氯霉素和青霉素对裸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应,200μg/m L的青霉素可以显著提高纤细裸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水平(P0.05)。实验结果说明纤细裸藻对遗传霉素、土霉素和链霉素的敏感性较强,而氯霉素和青霉素可以作为纤细裸藻无菌系建立的备选抗生素,研究结果可为纤细裸藻的基因工程选择标记和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