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上篇笔者已将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所属自、科,作了简介,本文拟再就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情况,加以概述,这样在农林害虫的综防中,对那些昆虫应予保护利用,就可了解得较全面了。现分下列几项内容来谈:一、那些目、科昆虫中有寄生性天敌膜翅目中包含寄生性天敌最丰富,防效亦较明显,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赤眼蜂,次有姬蜂,茧蜂、蚜茧蜂、蚜小蜂、黑卵蜂、姬小蜂、跳小蜂、金小蜂、肿腿蜂、螫蜂、长尾小蜂、平腹小蜂等科,其中多数科全部种均属寄生性,有些科以寄生性为主或各占一定比重,前者如长尾小蜂,后者如广肩小蜂,也有个别科寄生性…  相似文献   
102.
泡桐蛛蛾Epiplema moza Butler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泡桐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咬成千窗百孔,影响生长,甚至枯死。在江西南昌地区一年发生3—5代,5代为主,世代重叠。以蛹在土中越冬。其各代发生期、各虫态历期及生活习性基本上搞清。自4月下旬至11月初,野外均可采到幼虫,但以第2、4代危害最烈。树高2—7m,郁闭度大的泡桐树受害最重。采用中耕除草和喷布有机磷、有机氮农药,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3.
桃虎 Rhynchites confragossicollis Voss.及梨金缘吉丁虫 Lampra limbata Gebl.是我国果树上的两种重要害虫,前一种害桃,后一种害梨。六十年代在江西大片红壤地新开辟的果园中,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七十年代在局部地区,为害仍然十分严重。六十年代前期,我们曾化过较多时间,  相似文献   
104.
农作物害虫的普查,是农作物害虫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在基本上查清了某个地区主要农作物害虫的分布情况,寄主植物种类和寄主植物的转移关系,以及它们相互间发生消长的一般规律以后,再来拟制这个地区害虫防治的全面规划,才能比较切合实际,而且预见性强,能处处争取主动。本文所讨论的,尚只限于江西主要农作物害虫分布问题,工作的面不广,且亦不够深入,不妥当的地方,敬希大家予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5.
检查某一地区越冬螟虫的种类比例、分布密度和越冬死亡率(此处专指三化螟和二化螟),是预测来年螟灾是否可能发生的重要指标,是制定该地区治螟方案及检查这个方案实施后效果大小的可靠根据。所以,这项工作,不但需要进行,而且需要年年进行,资料累积愈多则结论便愈有价值。在这里首先牵涉到的,就是检查时对于禾蔸的取样问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江西、湖南两省昆虫的已知种数多寡,进行对比,发现有6日67科,江西明显多于湖南;有6目22科,湖南明显多于江西;有6目52科,两省大体相仿。文末并提出了三点启示,可以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7.
本项试验是以前做的,对当前制订合理的防治施药指标参考价值较大。本试验所揭示出的螟害枯心与水稻抽穗进度及产量上的错综复杂关系,更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线索,现重新整理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8.
109.
泡桐网蝽Eteonus angulatus Drake et Mao是泡桐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及若虫喜群集在较老的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植株被害后,生长不良。在江西南昌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泡桐枯枝的空腔内、树皮下、挂在树杈上的枯叶和蛛网中越冬。其各代发生期和各虫态历期基本上搞清。因成虫寿命较长,故自4月下旬,至11月下旬,即泡桐的整个生长季节中,皆可见各种虫态,但以7—9月发生数量较多,为害最烈。成虫和若虫喜在4—15年生的中龄泡桐上为害,幼苗和老树基本上不见被害,荫蔽处的树受害较重。成虫不甚活泼,具有假死性。卵多散产于叶背近叶柄的主脉和第1次分脉交界处的组织内,上面覆盖着黑褐色粘性分泌物。雌虫每次产卵5—16枚,产卵量31—64枚。该虫现仅知分布于福建和江西。为防止其扩展蔓延,应加强检疫;在发生地,如遇发生密度很大时,应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10.
夜蛾科是鳞翅目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知二万余种,我国记载约一千二、三百种。夜蛾科成虫除少数种类吸食果汁,加害果实外,其余都是在幼虫期取食,是多种农作物、果树、森林、蔬菜、花卉等的敌害,其中有不少种类在经济上关系重大。因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