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59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广州市都市型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型农业已日益成为国内外现代化大都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广州市农业结构日趋多元化,其产业化和基地化生产特色也日益凸现,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已逐步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等典型模式,在产业结构布局方面将需进一步调整与优化,以逐步形成新的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丽  章家恩  刘兴春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197-198,200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已处于较高水平,但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也面临着几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包括:资源匮乏、规划滞后、产业弱质、环境污染严重、产权不明晰、体制不完善、农村劳动者素质低、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等,急需通过土地整理、统筹规划、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综合体制改革、加强环保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突出抓好生态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来加快推动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意义、机遇、挑战和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必须加快开展12大基础平台(思想意识平台、农业基础设施平台、生态环境平台、科学技术平台、资金投入平台、经营管理体制平台、农业标准体系平台、监测检测平台、市场平台、信息平台、推广服务平台、法律政策平台等)的建设等对策,以快速推动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壤的形成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家恩  徐琪 《土壤》1997,29(4):189-193
对城市土壤的形成特征分类、物理性状、养分状况及其循环过程、土壤生物与城市植被、封污染方面作了简要概述,并就城市土壤资源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章家恩  蔡燕飞  高爱霞  朱丽霞 《土壤》2004,36(4):346-350
对有关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包括微生物类群多样性、群落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等的描述与表征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当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一些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Biolog 微平板方法、FAME 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指出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如果可能的话,需要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方可得到有关土壤生物多样性的较为全面的信息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福寿螺种群的结构,为了解其数量动态、发展趋势和评价福寿螺的控制效果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省双季稻种植区设置12个面积为100 m2的试验小区,对稻田养鸭、施杀螺剂和施茶籽饼这3种控螺方式下福寿螺种群的螺级结构及性比进行分析,并与未采取控螺措施的空白区进行对比。【结果】施杀螺剂可有效地控制稻田福寿螺幼螺的数量,但不利于对成螺的控制;施茶籽饼可有效地控制苗螺,但对中螺和成螺的控制效果较差。与稻鸭区和空白区相比,施杀螺剂和茶籽饼处理区各螺级组配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早稻生长期间。对稻鸭区而言,福寿螺种群在早稻生长期间以成螺为主,整体上属于下降型种群,其控螺的效果优于晚稻田。福寿螺种群内的雌雄比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控螺方式下种群间雌雄比的差异也比较大。施螺药区和施茶籽饼区,福寿螺的雌雄比相对较高,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较大变幅。【结论】稻鸭共作可对稻田福寿螺种群进行持续控制,且对幼螺和中螺具有较好的控效,但不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在抽穗期赶鸭上田后,需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配合其它措施以控制福寿螺种群在后期的繁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农场作为生态农业的落地载体,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市场灵活性,在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形势下,各地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场典型案例。2016-2017年,作者重点围绕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清洁生产,以我国东部15个省市的468家生态农场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问卷开展典型案例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90%的农场成立时间在15年以下,生态农场经营者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土地面积在6.6~16.6 hm2的农场占到40%,土地平均租金为11 040元·hm-2·a-1;以公司、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组织形式的农场各占23%、40%和30%;进行了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农场占到73%;生态农业措施采用率排在前5位的是有机肥/堆肥、人工/机械除草、轮作、清洁田园、杀虫灯/秸秆还田;养殖农场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生态措施的采用情况也不乐观。在农场投入方面,种植农场的肥料投入和养殖农场的饲料投入最高,劳动力工资平均在3~4万元·cap.-1·a-1;种植农场收益率为-21%~70%,养殖农场为13%~337%,种养结合农场为-21%~152%;50%的农场获得过农业补贴。从调研结果看,我国生态农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指导。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还从技术应用、产业融合、成本收益、销售途径及补贴政策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生态农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乡村民宿蓬勃发展,业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14年以来,广州市增城区通过实施打造"万家旅舍"民宿品牌,实现了乡村民宿产业的飞跃发展,对该模式进行评估是现实需要,也具有示范价值。本文首先总结了乡村民宿发展及相关研究进展概况,随后以万家旅舍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增城区乡村民宿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估。结果表明,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从盘活闲置住房、带动农村居民创业就业、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带动了乡村振兴;乡村民宿以农户自主经营型为主,其经营多依赖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缺少细分、竞争激烈等问题;企业经营型民宿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多种经营模式,但行业界限较为模糊。增城万家旅舍的成功经验以及面对的问题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应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政府及行业层面应采取以下对策推动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完善相关法规,以全域旅游促民宿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打造特色民宿,注入更多乡土元素,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生态民宿,带动周边环境与设施建设,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吸引乡村创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荔枝的原产地,是荔枝产业第一大国,拥有全球最丰富、最优质的荔枝品种。同时荔枝历史上有"百果之王"等美称,是中国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果品之一。荔枝文化遗产极具中国特色且拥有全球影响力,对其保护与发展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为案例,采用实地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荔枝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及保护进行了探讨。遗产地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挂绿’驰名中外,种质与古树资源丰富,拥有完备的生产技术体系,荔枝文化资源厚重多元。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是一个生态、经济与文化价值俱佳,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生产和文化系统,但当前面临着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冲击、古荔树保护力度不够、遗产价值认知不足等威胁。提出以下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建议:选择山枝与水枝的代表性区域,建设田园空间博物馆;实施古荔树保护工程,强化古树的管理与护养;加大荔枝文化普及力度,提升民众文化自觉能力;以荔枝产业园、特色小镇、果场为重点,推动荔枝产业升级发展。荔枝相关遗产地应联合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推动中国荔枝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宣扬。  相似文献   
20.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它是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产者,对保护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植物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红树林生物量的研究,对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