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利用蝉花虫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代谢产物N6-(2-羟乙基)腺苷(HEA)作用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获得差异表达的片段,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小菜蛾中克隆全长1828 bp的小菜蛾腺苷受体(Plutella xylostella adenosine receptor,PxAdoR)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蛋白质结构,PxAdoR为分子量49.2 kD,没有信号肽,疏水性不稳定蛋白,具有7次跨膜螺旋结构的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s)。利用HEA及哺乳动物腺苷受体A2aR抑制剂SCH58261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结果显示联合使用HEA和SCH58261后36~60 h,可使HEA引起的小菜蛾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显著降低(42.7%~53.9%,P<0.05);而联合用药后36、48、60 h小菜蛾2龄幼虫体重增长抑制率由43.3%、38.3%、46.2%显著降低(P<0.05)到13.2%、10.3%、8.6%。本研究表明SCH58261能显著降低HEA引起的小菜蛾2龄幼虫的死亡率和体重增长抑制率,HEA可能是通过PxAdoR而起作用,PxAdoR基因可以作为新的杀虫靶点用于害虫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2.
茶皂素和茶粕对铁皮石斛上小蜗牛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835%茶皂素50和100 g·L-1,以及茶粕300 g·m-2对铁皮石斛上小蜗牛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85%以上。茶皂素25 g·L-1和茶粕75,150 g·m-2防效在80%以下。835%茶皂素50~100 g·L-1和茶粕300 g·m-2可作为杀螺剂的替代物用于田间防治铁皮石斛小蜗牛。  相似文献   
13.
应用8种杀虫剂对茄子上烟粉虱、棕榈蓟马、红蜘蛛等害虫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以及评价了这些农药对天敌小花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植物清洗剂和斯迪快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具有速效性,但对小花蝽不安全;艾美乐、齐螨素对烟粉虱的持效性较好,并且对小花蝽相对较安全;阿克泰、啶虫脒虽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小花蝽的杀伤力大。对烟粉虱效果好的药剂对棕榈蓟马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8种药剂中绿颖和齐螨素对红蜘蛛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还比较了几种药剂的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14.
浙江菜区斜纹夜蛾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浙江菜区斜纹夜蛾对主要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趋势,采集了浙江三门和萧山地区田间斜纹夜蛾,监测其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三门种群和萧山种群对这些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且萧山种群对测试药剂的敏感性高于三门种群。参考抗性诊断剂量(田间推荐浓度)处理后存活率和11种杀虫剂LC99致死浓度与田间推荐浓度的比值,推断三门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溴虫腈敏感,对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隆、丁醚脲和多杀菌素的敏感性下降,对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抗性;同样,萧山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和多杀菌素敏感,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丁醚脲、啶虫隆、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敏感性下降,对虫酰肼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性。因此,浙江菜区斜纹夜蛾对大部分监测杀虫剂的抗性正在形成,已产生抗性的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虫酰肼应暂停使用1~2年;其余药剂则需要控制用药次数和采用不同种类杀虫剂轮用、混用的方式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扇吸式杀虫灯在鲜食玉米田间的应用效果及对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抽样鉴定方法调查扇吸式杀虫灯的诱虫谱,通过田间试验调查其对主要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制范围和防控效果,并采用黄板、糖醋酒液和陷阱法取样调查其对玉米田间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扇吸式杀虫灯在鲜食玉米田可诱集9目40科的昆虫,对亚洲玉米螟的有效控制距离在60 m左右,单灯控制面积约1.1 hm2。在大喇叭口期,灯光防控处理对亚洲玉米螟的株防效为25.83%,显著低于化学防控处理的76.74%;在乳熟期,化学防控处理的虫孔减退率为75.29%,显著高于灯光防控处理的21.18%,灯光防控处理、化学防控处理和对照的茎秆活虫数、虫孔隧道长度和雌穗防效差异均不显著。距灯80 m范围内不同距离的主要害虫与天敌种群数量基本一致,玉米不同生育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相似系数变化较大,但在同一生育期不同距离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田间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受玉米生育期的影响,扇吸式杀虫灯对田间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无显著影响。表明扇吸式杀虫灯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有限,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可作为鲜食玉米田防治亚洲玉米螟的辅助手段,但无法替代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运用2种聚集度指标(扩散系数C和K值法)对三门县青花菜花球形成期的斜纹夜蛾卵块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块在密度较低时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密度较高时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昆虫习性以及环境因素综合所致;卵块的聚集度受到周围作物的影响,周围若为寄主植物则会降低卵块聚集度,反之物则会提高卵块聚集度。  相似文献   
17.
长期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天敌,引起病虫害再猖獗,同时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且可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植物释放的挥发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可由各种植物组织生产。植物是挥发性物质生产和释放的主体,虫害叶片众多挥发物的可控释放有助于植物阻止植食昆虫或者吸引它们的天敌,在植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中起着信号物质的作用。文章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具有信号功能的挥发物的种类、激发子、合成途径及其化学生态功能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应用三种药剂防治蔬菜蚜虫,测定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啶虫脒EC和70%艾美乐WDG具有速效性、高效性和长效性,25g/L敌杀死(溴氰菊酯)EC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 ,评价了阿维菌素与吡虫啉的混配制剂 1.4 5 %捕快可湿性粉剂对几种蔬菜害虫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 ,捕快在室内对小菜蛾、桃蚜、瓜蚜、红蜘蛛和棕榈蓟马有优良的杀虫活性 ,与 0 .6 %海正灭虫灵 (阿维菌素 )乳油相当 ,但明显优于 10 %一遍净 (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 ;在田间对小菜蛾和棕榈蓟马亦具有优良的防效。捕快是一种防治蔬菜害虫较理想的新型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