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敏  吕要斌  章金明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02-2203
研究不同营养条件对小菜蛾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分别喂饲小菜蛾20%蔗糖、20%葡萄糖、20%蜂蜜,测定在25 ℃、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小菜蛾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及清水对照组相比,补充营养组明显延长小菜蛾成虫寿命。在20%蔗糖营养且单独饲养条件下,小菜蛾雌虫的平均寿命最长,为30.8 d;在20%葡萄糖营养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小菜蛾雌虫的平均寿命最短,为15.5 d;20%蜂蜜营养条件下产卵量最多,平均每头产卵112.3粒;20%葡萄糖营养条件下产卵量最少,平均每头产卵35.4粒。此外也考察了饲养条件(单独饲养、配对饲养)对小菜蛾成虫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性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十字花科种植较多的浙江省7个地区(常山、慈溪、杭州、金华、丽水、三门、上虞)采用室内浸液法和诊断剂量法进行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的抗药性试验.结果显示,上述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水平有一定的差异.金华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敏感性下降,抗性指数为8.55,其余6个地区的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较为敏感,抗性指数0.42~3.24.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药性水平差异较大.其中金华地区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指数68.69,慈溪和常山地区小菜蛾抗性指数分别为25.82和15.17,丽水、杭州、三门和上虞地区小菜蛾种群分别产生了9.74,7.16,5.99和5.73的低抗药性.结果还显示,诊断剂量法可定性判别小菜蛾的抗药性,可用于田间小菜蛾的抗性监测.  相似文献   
43.
以芦笋园甜菜夜蛾幼虫为对象,开展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田间杀虫活性、持效性以及与氯虫苯甲酰胺的协同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5亿PIB·mL-1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对甜菜夜蛾幼虫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1 800 mL·hm-2处理药后5 d防效达94.5%,药后10 d防效依然有75.7%,持效性较好。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氯虫苯甲酰胺混合使用药后3和5 d的防效显著高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氯虫苯甲酰胺单用的防效,显著提高了速效性和综合防效。15亿PIB·mL-1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无毒无残留,对人畜及其他生物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蓟马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蓟马是农作物和园艺作物上常见的重要害虫,其通过直接取食和间接传播病毒给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蓟马信息素是蓟马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本文综述了蓟马产生的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已报道的蓟马肛门分泌物的化学组分及其功能,介绍了已鉴定的蓟马报警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接触信息素和抑性欲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分泌部位、作用功能和合成方法,讨论了信息素在蓟马害虫防控中的应用潜能,并展望了目前蓟马信息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蓟马害虫信息素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5.
告警信息素是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中一类重要的信息素物质,具有引诱、趋避和聚集等多种活性,能够引起红火蚁强烈的行为反应。 本研究通过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法一步合成红火蚁告警信息素,并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标准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纯度达到90.2%;该合成方法合理、简便和高效,反应条件可控,无安全隐患,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触角电位(EAG)实验表明,合成告警信息素能够引起红火蚁工蚁强烈的行为反应,并在100 μg剂量下EAG反应显著高于标准品(P<0.05)。  相似文献   
46.
以芦笋田杂草为对象,进行防草地布覆盖抑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防草地布覆盖对芦笋田杂草具有良好抑制效果,可明显减少田间杂草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平均防效95.2%。覆盖防草地布不影响新笋生长。  相似文献   
47.
为筛选适合芦笋地甜菜夜蛾防控使用的低毒、高效杀虫剂,开展11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3~4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稀释1 000倍液对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且速效性好。虱螨脲1 000倍、茚虫威2 000倍杀虫活性次之,药后5 d 死亡率也在95%以上。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 000倍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 000倍均速效性不强,药后5 d 对幼虫的致死率分别为85%和775%。苦参碱600倍、多杀霉素1 000倍、氟啶脲600倍、印楝素500倍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不高。  相似文献   
48.
杭州市郊蔬菜害虫优势种群的演替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20年前后的杭州市郊蔬菜栽培特点及主要蔬菜害虫的种群结构变化;分析了设施栽培的不断扩增、流通渠道的畅通、化学农药的频繁施用等原因是导致杭州市郊蔬菜害虫优势种群演替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9.
试验结果表明,2抗菌杀螨刑乳油对茄子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50.
随着天敌产品的大量推广应用,农药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备受关注。采用药膜法测定了7种农田常用杀菌剂对丽蚜小蜂的急性毒性,并参考各杀菌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期为田间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对丽蚜小蜂成蜂的毒力最大,其LC50分别为0.07、7.82 mg·L-1;吗胍·辛菌胺、咪鲜胺和春雷霉素对丽蚜小蜂的毒力次之,其LC50分别为36.60、38.16、89.49 mg·L-1;乙蒜素和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的毒性较低,其LC50分别为362.93、1 006.76 mg·L-1。因此,在开展丽蚜小蜂对粉虱类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建议减少或停止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嘧菌酯,吗胍·辛菌胺、咪鲜胺、春雷霉素、乙蒜素等杀菌剂可在施药后间隔一定时间再释放丽蚜小蜂控害;咪鲜胺锰盐对丽蚜小蜂较为安全,可在施药当天放蜂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