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为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完善施肥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采用大数据技术、农业专家系统技术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基于桌面版、触摸屏版及手机版的贵州主要作物及特色果蔬的施肥推荐服务系统。该系统由地图推荐施肥、样点推荐施肥、测土配方知识和作物栽培管理等模块组成,可查询浏览精确田块地理位置、立地条件及理化性状等相关信息,并能对任一田块单元因地、因品种或因生产水平提供施肥决策推荐,适用于山地立体生态条件下的施肥信息咨询服务;提升了贵州省耕地养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丰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手段。  相似文献   
22.
为更好地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运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触摸屏推荐施肥模型及其参数系统.系统由概况、推荐施肥、信息查询和后台管理等模块组成,实现了精准到耕地单元的农作物施肥推荐.该系统在贵州兴仁县、岑巩县和从江县等地的应用结果表明,其实收单产与系统推荐施肥区的目标产量平均吻合度达96.99%,为农作物的高产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
为火龙果的科学估测产量及其种植区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以关岭县板贵乡火龙果种植基地为研究区域,利用低空遥感技术结合ENVI以及ArcGIS等辅助工具对火龙果种植信息(植株数量与倒伏植株数量)进行快速提取,通过所得信息与目视解译信息对比分析,验证低空遥感技术提取信息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目视解译提取的火龙果株数为278株,精准农业工具包提取的株数为270株,分类结果精度为97.12%;目视解译提取的火龙果倒伏株数为7株,统计得出倒伏株数为6株,监测精度为85.71%。基于低空遥感技术提取田间火龙果株数及植株倒伏信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以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结合土壤养分现状情况,进行黔西县耕地施肥分区的划分,提出不同区域下主要农作物氮、磷、钾适宜施用比例。为解决黔西县耕地施肥比例不合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改善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荔波县甘蔗适宜性评价及区划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荔波县农业结构优化及甘蔗产业的发展,以耕地为研究对象,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荔波县甘蔗适宜性进行评价,运用评价结果结合甘蔗生产现状进行布局区划。结果表明:荔波县高度适宜和适宜种植甘蔗的耕地分别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32%、18.50%。主要种植区分布在捞村乡的打狗河河谷,玉屏镇、朝阳镇、瑶山乡的沿樟江河谷地区,洞塘镇与立化镇之间的三岔河谷,以及佳荣镇的甲料河谷、茂兰镇的茂兰河谷。  相似文献   
26.
吴清英  童倩倩  孙长青  李莉婕  黎瑞君 《农技服务》2013,(11):1243+1245-1243,1245
黔西县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但是种植业发展尚未形成合理的区域化格局。因此,笔者结合《黔西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以及相关调查统计数据,在GIS支持下,对黔西县耕地进行种植业布局规划,共划分为5个种植业分区:小麦、烤烟规划区,小麦、马铃薯规划区,水稻、油菜规划区,马铃薯规划区,蔬菜规划区。  相似文献   
27.
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的产气特点及其发酵物养分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弄清不同畜禽粪便的产气特点及其发酵物养分含量的变化,利用高效曲流布料发酵池厌氧发酵,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粪、鸡粪和牛粪干粪便的产气时间分别为150、90和90 d,产气量分别为250、150和70 m3,最大甲烷含量分别为76.1%、79.9%和62.0%。发酵物养分含量变化,3种粪便厌氧发酵后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发酵物中大多数氮以氨态氮形式存在,NH4+浓度在水解阶段后随着发酵进程递增,NO3-浓度呈下降趋势。发酵过程中养分不断被消化和溶解,沼液中所有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沼渣中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但沼液中的磷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黔西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黔西县土地利用系统;建立流图;设立方程等建立了该县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模型反复调试,通过有效性检验模型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以2005年为基期年,对黔西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进行仿真模拟,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为精确表达冬小麦单株及群体三维动态生长过程,提高其模拟的真实感和实时性,利用株高、茎粗、叶长、叶鞘以及节间的几何参数构建了冬小麦动态生长模型。田间试验表明,冬小麦株高、茎粗、叶长、叶鞘以及节间随生长天数呈递增变化;随叶位升高,主茎叶片定形后的长度在拔节前、后均先递增后降低,对应节间的最终长度呈递增变化,最终粗度呈递减变化。基于C#开发环境和3DS max 2014图形平台驱动几何模型,设计开发出了一套集冬小麦单株及群体形态模拟、生长动态变化及场景渲染的可视化系统,从而实现了冬小麦生长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的虚拟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明不同土壤改良条件下火龙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变化的生理机制,为火龙果在不同土壤的水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选取当地主栽品种紫红龙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黏土配以不同比例(0,20%,40%,60%)的河沙为盆栽基质,研究不同黏土河沙配比下火龙果生长发育状况及光合特性变化的生理机制。【结果】含河沙40%的黏土较其他配比土壤火龙果结果期枝条宽度、厚度和茎围均最优,增幅范围分别达12.45%~38.45%、2.93%~71.56%和0~4.75%;新枝和根生物量均最大,与其他配比土壤相比,分别提高12.15%%~58.91%和5.88%~38.46%;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最高,较其他配比土壤分别提升3.19%~42.87%、21.43%~41.67%和3.19%~42.68%;各处理间火龙果根系形态无明显差异。7月(除综合能指数)、8月、9月、10月(除气孔导度)含40%河沙黏土火龙果枝条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标(PIABC)、综合性能指数(PItotal)及气孔导度(Gs)均达峰值。【结论】含河沙40%的黏土有利于火龙果枝条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及光合色素生成,可明显增强枝条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