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9篇
  51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试验以“三月红”荔枝完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检验了自然常温贮藏(CK)、低温冷藏(FS)、自发气调贮藏(ACS)和低温冷藏/自发气调贮藏(FS/ACS)方法对“三月红”荔枝果实的重量损失、果皮褐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果肉总酸含量(TA)和果肉固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处理下7d后果肉腐烂,在13d内果实重量损失明显;低温处理下在7d内果实重量损失明显,7d至32d果实重量损失显著减缓。FS/ACS果皮完全褐变需要经历32d;CK和另两种处理在13d内就发生急剧的褐变。前期(约8d前)果肉TSS以FS/ACS处理最好,后期(约8d)以FS处理最好。16d以前果肉TA表现为FS高于FS/ACS处理,16d后FS低于FS/ACS处理。短期贮藏(9d)时,FS/ACS处理的果肉固酸比高于FS处理,而较为长期贮藏(9d以上)时,FS处理的果肉固酸比较高。  相似文献   
92.
2010年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广两优476在湖北潜江示范种植6.8 hm2,表现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米质优,适合潜江地区种植。探索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3.
杨梅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品种、温度、钙液和保鲜液等处理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中下旬以后成熟的东魁、荸荠种等杨梅品种耐藏,好果率高于其它品种,适于贮藏保鲜.采前对树上果实喷洒钙液,能提高耐藏力,好果率比对照提高6.39%-13.18%,喷2次的比1次的效果更为显著.杨梅果实在(10±1)℃冰箱中贮藏10 d,除个别早熟品种外多数品种好果率仍保持在90%以上.贮藏保鲜期比常温下延长1周.以3号保鲜液浸染果实处理,在(4±1)℃冷库中贮藏保鲜效果最好,在贮后第15 d和第20 d好果率分别为97.03%和90.55%,特别是后期效果明显好于对照和另外2种保鲜液.从商业角度看,杨梅果实贮藏15 d时应出库,果实质量好、损耗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4.
哺乳期母猪采食量和体况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5头胎次、预产期近似,品种一致的经产大白母猪,考察了一个哺乳期内母猪背膘厚度和采食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采食量与背膘厚度在哺乳期内都呈二次曲线变化,即Y(采食量,kg)=-2.305 6x2+24.239x-20.417与Y(背膘厚度,mm)=-0.071 4x2-0.4x+19.107.哺乳期采食量与母猪哺乳期的失重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哺乳期各阶段采食量与母猪背膘厚度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P<0.1),回归方程为Y(背膘厚度,mm)=19.876-0.085X.上述结果表明,以哺乳阶段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预测采食量的准确性要优于背膘厚度,通过采食量预测背膘厚度也可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筛选耐盐性较强的小桐子新品种。[方法]以小桐子种胚为材料,采用含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的培养基对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在最佳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20、40、60、80、100 mmol/L NaCl对小桐子胚愈伤组织进行诱导,研究胚愈伤组织的耐盐性。[结果]小桐子胚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mg/LIBA;胚愈伤组织在含40、60 mmol/L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佳,当培养基中NaCl浓度达到100 mmol/L时,小桐子胚愈伤组织无法存活。[结论]在MS+1.0 mg/L6-BA+0.1 mg/LIBA培养基中,小桐子胚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耐NaCl性。  相似文献   
96.
0 引言 西瓜地连作多年后,极易产生西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是土传性病害,造成植株萎蔫枯死.两瓜嫁接是克服连作障碍和防止病毒发生的有效技术措施,它的特点是提高西瓜对连作地的抗病性,提高植株的耐低温、贫瘠、抗旱、保温能力.现将西瓜嫁接育苗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7.
为探明多纹钱蝶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特征,选取海水养殖条件下规格一致的多纹钱蝶鱼[体质量(481.5±78.3) g]15尾,取其背部和腹部肌肉各10 g进行组织混样,测定肌肉组织样品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并对多纹钱蝶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多纹钱蝶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67.50±0.20)%、(18.60±0.33)%、(12.20±0.08)%和(1.40±0.12)%;肌肉组织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占干样组织总含量的57.0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比22.55%;多纹钱蝶鱼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检测到的24种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8种(41.43%)、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36.29%)、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22.28%);8种矿物质中常量元素钾和微量元素锌含量分别为3830.00 mg/kg和6.80 mg/kg。试验结果表明,多纹钱蝶鱼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合理均衡,脂肪酸丰富,矿物质含量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试验结果可为多纹钱蝶鱼的养殖推广和多元化加工利用提供营养学理论基...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吸附去除水产养殖中氨氮的重要性和优点,讨论了水的pH值、所含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吸附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对常用的活性炭吸附剂、树脂吸附剂、沸石吸附剂和其他矿石、废弃物吸附剂的改良研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索利用室外大型水泥池进行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人工育苗的技术模式,通过在室外大型水泥池顶部加盖遮光太阳板半封闭顶棚,对育苗水体进行控光、控温和防雨,进行该鱼人工育苗过程中水处理技术、饵料培育技术和育苗方法的研究。2010年3~7月,累计放卵5批次,共培育出全长2.5~3.0 cm的鱼苗21.9×104ind,受精卵平均孵化率达81.4%,育苗平均成活率达5.59%;初孵仔鱼平均全长1.6mm,在早期发育阶段每经历一次饵料转变,都会带来仔稚幼鱼的快速增长;该鱼摄食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随着个体生长发育,饵料出现顺序依次为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蒙古裸腹蚤。研究表明,豹纹鳃棘鲈室外大型水泥池人工育苗模式克服了池塘育苗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和室内水泥池育苗水体小、开口饵料匮乏的缺点,育苗成功率和出苗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0.
参照鮨科鱼类胚后发育时期划分的一般方法,结合豹纹鳃棘鲈的形态特征将其胚后发育时期划分为仔鱼期(分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并对各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记录了各时期的形态特征,豹纹鳃棘鲈体型修长,幼鱼通体红色,在鱼体上有数列排列整齐的蓝色或黑色斑点;在早期发育阶段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绝对平均长度可达13.12mm和10.19mm,而臀鳍发育较慢,当腹鳍棘和第二背鳍棘开始回收时其臀鳍棘才开始长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