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26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001年~2002年,对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本底资源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0种,分属7目,27科。其中调查确认51种,资料记载19种。在有分布的70种兽类中,东洋界种类26种,古北界种类46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兽类7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3种。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连续流条件下工艺参数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的效果.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催化剂投量、反应器高径比等因素对富里酸降解的影响,降解效果以TOC或CODCr去除效率表示.半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臭氧化比单独臭氧化具有更高的富里酸矿化效率;连续不回流实验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反应器高径比的增大有助于富里酸降解效率的提高,综合考虑运行成本,三者适宜的工艺参数分别为58 min、0.5 g·L-1和6.5∶1.针对实际垃圾渗滤液尾水,经过去除氯离子和碱度的预处理后,连续回流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对其CODCr和色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3.
氰胺类肥料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连续种植茄子4年以上的连作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将传统的人工培养法和现代分子技术PCR-DGGE法相结合,旨在探明长期连作蔬菜土壤施用石灰氮和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以及配施稻草后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氮处理能有效提高连作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真菌的数量,提高细菌/真菌比值(B/F)和放线菌/真菌比值(A/F),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促使连作土壤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化,将失衡的微生物区系恢复到健康状态,从而起到防治土传病害的作用;双氰胺的处理效果不如石灰氮处理。PCR-DGGE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氰胺类肥料改变了连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群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种属和优势种群,也对一些种群有抑制作用;氰胺类肥料均提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石灰氮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大于双氰胺,配施稻草明显有利于氰胺类肥料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的改变可能是氰胺类肥料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4.
化肥用量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浙江海涂区氮磷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不同施用量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海涂区西兰花种植时氮磷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海涂区地表径流中氮以硝态氮为主.前期氮流失量大于后期流失量,前期径流水中水溶性磷和颗粒性磷流失量相近,后期则以颗粒性磷为主;②全化肥增量20%处理径流水中全氮、全磷流失量均高于全化肥处理和全化肥减量20%处理,全化肥处理和全化肥减量20%处理间全氮和全磷流失量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复混肥比等养分投入的全化肥处理增加了径流水中全氮和全磷的流失量;③各处理地下水中硝态氮浓度均较高,全化肥增量20%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余处理,土壤对硝态氮的截留能力较弱,施肥后5天时0.5 m深度和1.0 m深度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
86.
将生活垃圾处理后获得的有机物料与适量无机化肥进行不同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料用化学法处理后制成的有机复肥肥效与猪粪生物发酵处理后制得的有机复肥基本相当,与相同养份含量的无机复肥相比,黄瓜、白菜的产量与品质都有明显提高.但是垃圾复肥处理的稻米、黄瓜和白菜中重金属含量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87.
鸡粪和垃圾有机肥对苋菜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采用盆栽试验,在红壤和潮土中分别施入土壤重量5%、10%和15%的鸡粪或垃圾有机肥.研究其对苋菜(Amaranthus tricoclor L.)生长、土壤化学性状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鸡粪或垃圾有机肥显著增加苋菜的鲜重、主根长和株高;土壤有机质、EC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幅增加,但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潮土中施用两类有机肥使苋菜植株Cu和Zn含量分别增加26.3%~36.0%和1.2%~20.13%,但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Cu和Zn的允许含量;Cd、Cr和Pb含量都较对照降低,没有出现积累现象.红壤施用两类有机肥,苋菜植株中Zn、Cd和Pb分别下降42.7%~59.9%、0~48.9%和4.1%~71.3%,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肥的施入量为5%时,两类土壤中重金属都没有出现明显积累;当施入量为10%和15%时,两类土壤的Cu、Cd、Cr和Pb含量显著增加,出现明显积累趋势,其中除了施用鸡粪使土壤有效Cu含量下降外,两种有机肥均增加了两类土壤中重金属Zn、Cd、Cr和Pb的有效态含量.试验结果提示,从土壤培肥与环境质量安全综合考虑,有机肥的用量应控制在一个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88.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浙江宁绍平原稻田生态系统氨挥发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紫云英、商品有机肥、水稻秸秆、紫云英+商品有机肥、紫云英+秸秆等还田均能明显降低稻田氨挥发损失,其中以紫云英还田和紫云英+秸秆还田效果最佳,可减少50%以上的氨挥发损失量;有机物料的施用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同时可使水稻的产量不减产或略有增加,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9.
比较槽罐车、渠道、管道3种沼液输送方式的成本,提出建设流道式氧化塘以提高沼液氧化效率、建设储液库以缓解沼液出路,介绍设备使用、清洗和堵塞处理等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0.
有机替代对农田土壤肥力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施用过量和养分利用率较低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施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是针对性策略之一。论文阐述化肥减量有机替代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综述化肥减量有机替代的方法,对农田土壤结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指标的变化,以及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同时,指出现有的有机替代有机肥标准管理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有机替代背景下开展重金属的相关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