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5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3篇
  26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渭北旱塬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威胁农业生产,因此,对土壤生产力进行恢复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剥离熟土层,模拟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的土壤生产力,选取施肥和覆盖表土2种恢复措施,对其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展开研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能够使土壤的理化性状恶化,施肥和覆土均能很好地改善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等,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的质量分数。2)土壤侵蚀会降低作物产量,在不施肥下,每侵蚀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下降1.27%,施肥下每侵蚀1 cm熟土层,玉米产量比对照平均增加0.87%;而每覆盖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增加0.91%,但并不能完全补偿侵蚀造成的产量损失。3)利用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PI模型)计算出了不同措施下的生产力指数,发现:无肥下侵蚀的生产力指数最低,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下降2.17%,施肥下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比无肥增加1.09%,而平均每覆盖1 cm熟土,生产力指数增加1.29%;表明覆土较施肥更易提高土壤生产力。4)对产量和生产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用生产力指数来衡量土壤生产力的高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通过开展水稻机插、手插、抛秧3种不同插植方式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插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表现的影响,以及对比机械插秧在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为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插秧方式的水稻的综合表现优于人工手插和人工抛秧方式。  相似文献   
63.
渭北旱塬坡耕地玉米-苜蓿间作对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5°,10°和15°共3个不同坡度的耕地,对玉米-苜蓿间作模式和玉米单作模式(对照处理)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对比,以研究坡耕地粮草间作在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间作和单作的土壤养分在播前差异不显著,在收获后差异显著,间作的养分损失量要小于单作,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速磷和速钾含量分别相对减少了0.04g/kg,0.05g/kg,0.01g/kg,1.6mg/kg,1.2mg/kg,0.1mg/kg和3.2mg/kg;两种种植模式坡上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小于坡下,且间作坡上与坡下的养分含量差值比单作的小,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速磷和速钾含量分别相差了0.13g/kg,0.05g/kg,0.01g/kg,0.5mg/kg,0.3mg/kg,0.2mg/kg和0.4mg/kg;各坡度下间作的玉米产量均高于单作的玉米产量,5°~15°间作地的玉米产量分别为7 426.3,7 280.3和6 802.5kg/hm2,比单作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35%,0.92%和0.89%,且间作地的苜蓿产量达到了当地单产水平,表明在渭北旱塬区玉米-苜蓿间作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4.
1.磨浆。取新鲜马铃薯洗净,用石磨或饲料粉碎机磨成浆汁。2.沉淀过滤。每100千克薯浆加入50克菜油,拌匀,撇去浮沫,用滤网过滤。沉淀1小时后去掉上层清液,这样反复操作3次。用白滤布将沉淀的马铃薯粉包起来,吊在阴凉通风处沥干,直到马铃薯粉手捏能成团,松开即散为止。  相似文献   
65.
以欧鳗为试材,以饲料添加黄霉素20 mg/kg为对照,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绿益康1‰、2‰和3‰对欧鳗血清干扰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的影响,旨为探讨中草药植物保健剂绿益康的保健和调整代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调节欧鳗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最佳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66.
绿益康对螃蟹生长和血清中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中草药对螃蟹保健和调整代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添加20mg/kg黄霉素、1‰。、2‰、3‰中药添加剂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绿益康可调节螃蟹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最佳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67.
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红叶石楠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 BA1.00 NAA0.10,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4MS NAA0.20,在湿度90%左右、温度28℃~32℃、光照1600lx以上的小环境中炼苗20d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8.
在5个不同的时间(9月15日,10月1日,10月15日,10月30日,11月15日)覆盖处理冬季复式草坪,研究其对高羊茅和百慕大草坪组合的影响。通过对成坪时间、草坪质量、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的比较,采用LSD的最小差数显著法和灰色系统中的关联系数分析法得出,处理Ⅲ覆膜为最佳时间,处理Ⅱ其次,处理Ⅴ为最差。通过该试验可知在进行冬季复式草坪生产时,最好的覆膜时间为十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 SPCFV)在山东省的发生及遗传进化情况,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采集了131份甘薯样品,针对SPCFV进行病毒检测、全基因序列扩增、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SPCFV两年的检出率分别为7.1%和5.6%,所有SPCFV感染样品中皆为SPCFV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通过RACE和RT-PCR获得CFV-SD1和CFV-SD2两个全基因组序列,全长均为9 105 bp;与已报道分离物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2.9%~89.5%。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所有SPCFV分离物聚为两簇。且从不同样品中获得6个SPCFV山东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序列,基于CP氨基酸序列开展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山东分离物均归于亚洲类群的第一簇(Asian isolates 1)。氨基酸偏好性分析显示,CP氨基酸序列N端前35位同样存在多变区。本研究表明了山东省已成为SPCFV的常发区域,且病毒群体存在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指导SPCFV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水稻直播免去了水稻育秧、移栽等环节,可大大提高水稻生产的作业效率。而传统水稻机(人)直播撒播,往往存在用种量过多,播种不均匀或规格过密、禾苗徒长、容易倒伏的缺点,播后容易遇到鸟害鼠害、杂草多、抗旱抗寒能力差等问题,造成直播田出苗率低,产量不高。该文介绍的“强龙”直播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水稻机械精量条直播高产栽培技术,采取特别的株行距规格和特别的送种方式,配套高效的防鸟防鼠防杂草技术和合理施肥管水防治病虫害技术,克服了传统水稻机(人)直播撒播的缺点,具有省工省力、高产高效、抗旱抗寒、抗病虫害、高抗倒伏的优点,真正实现水稻栽培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