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 1 9是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 (Tal)基因为工具 ,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  1 987年我们从全国 1 4个省市征集了 2 76份冬春性育种材料 ,利用我国独有的Ms2 (Tal)基因进行交配重组 ,组建轮回选择群体。 1 990年夏在轮回选择群体中选择第 2 2 1号可育株 ,进行系谱选育 ,1 996年夏收时混收该可育株后代 7个株系参加鉴定试验。 1 997年从中筛选出 4个品系参加品比试验 ,其中970 4系表现多穗、中早熟、熟相好、产量性状突出。 1 9…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生产上使用的561孔塑料秧盘的底孔,增加底孔数量,对水稻秧苗生长有一定的提高。2孔、3孔秧盘在某些方面有较对照略好的趋势,但都未达到统计上显著的水准。要提高秧苗素质,可以使用434孔的塑料秧盘。  相似文献   
13.
纪凤高 《作物杂志》1990,(1):F003-F003
迄今为止,人类能够定向创造新基因仍十分茫然。长期以来作物育种主要利用自然界现存基因的重组进行杂交选育。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开展小麦轮回选择育种的本质是把杂交育种的规模扩大、程序压缩在较短的年限里连续进行。其优越性在于: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苏淮安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33°33′ N),冬季低于5℃的天数达112天,所有冬小麦都能通过春化,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0.2℃以上,春小麦也可以安全越冬。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利用中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以及冬春性小麦品种在淮安地区开展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把轮回选择交配圃中生产的具有很高潜在育种价值的材料向全国更多地方的小麦育种单位提供,建立供种与优良材料部分返还制度,把冬春杂交、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的优越性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投入小,效益高的小麦育种体系,并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为提高小麦育种成效、丰富小麦育种手段开辟了新途径。总结了国内外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将以解决淮北地区小麦迟播、早熟、高产间矛盾;构建抗赤霉病轮回群体,创造出优异的赤霉病抗源;以轮回群体为材料诱导小麦单倍体育种;加强同国外科研单位的合作,引入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丰富群体的遗传变异;加强与矮败小麦育种体系单位的协作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以期培育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淮麦24(淮核030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6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2006~2007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703。淮麦24于2007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得公告,公告号为:CNA003912E。1育种设计为选育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我们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在全国广泛征集优良冬春性小麦材料为父本,在淮安开展较大规模冬春轮回选择育种。育种设计…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秧苗床覆盖保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不需要提高苗床温度的情况下,旱育秧可以免盖地膜。落谷后在苗床表面撒一层1~2cm厚的麦颖壳,有良好的保湿效果。秧苗生长期间基本上不用浇水,成苗率高,秧苗健壮。  相似文献   
17.
开豆4号系河南省开封市农科所大豆研究中心育成并在黄淮海地区推广栽培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2002年本市引进种植,表现高产量、高含油、高抗病,春夏兼用等特点。从2003年开始,我们连续2年在淮阴区老张集、渔沟、徐溜、吴集、吴城和南陈集等乡镇进行大田105亩连片高产栽培试验。多点取样测产,  相似文献   
18.
黄 (白 )化病、立枯病、恶苗病为水稻旱育秧苗期主要病害。介绍了这几种病害的症状表现及发病原因 ,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旱秧绿”系列产品具有良好的防病、治病和壮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栽培技术的推广,我国旱育秧的面积逐年增长,但随之带来的秧田病害尤其是双季早稻和单季稻的黄(白)化病、立枯病、恶苗病日趋严重,重病年份病株率达到60%~80%.针对这一形势,准安市农科所的科研人员从1995年开始立项研究,基本搞清了旱育秧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并研制成功"旱秧绿"系列产品,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病、治病和壮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水稻肥床旱育秧,具有省水、省工、节本、增产等方面优点.但在旱育秧条件下,秧苗又易发生立枯病、恶苗病和黄白化病等菌源性和生理性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主要由病原菌的存在和水稻的生理特征对旱田生态环境的不适应所致.但土壤培肥不当,营养元素的失衡,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的供应不足,导致秧苗根系发育不良,苗体瘦弱,抗逆能力低下,也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