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1 蛞蝓、蜗牛的特点及其防治 (1)蛞蝓是一种危害作物面广且严重的害虫之一.除对草莓、茄子、青椒、莴苣、甘蓝、大白菜、洋芹等蔬菜外,还对葡萄、蜜橘等果树以及兰花、万寿菊等庭园花卉,甚至蘑菇等蕈类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蛞蝓的成虫及幼虫多藏匿在土壤或落叶等潮湿的场合里越冬,翌年早春开始繁殖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在正常条件下,3~5d即可长为成虫.1只蛞蝓在春、秋两季产卵2次,1a可产卵达600粒以上.  相似文献   
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科研单位和科研团队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文章简要回顾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获科学基金资助总体情况,分析了其保持增长态势的客观因素,总结了加强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指出作为一家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江苏农业科学院之所以能够保持获科学基金资助的良好势头,主要得益于科学基金的品牌效应和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以及江苏农业科学院院所领导重视、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配套考核激励政策等。  相似文献   
63.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牧区干旱现象日益严重,极大限制了草原生产力的提高。本文采用盆栽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处理对羊草生长和抗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显著抑制植株的生长,而BR能有效减缓干旱胁迫对羊草造成的伤害。经过不同浓度的BR处理后,与干旱胁迫相比,株高、叶面积、干重、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根系活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5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但高浓度下又有降低的趋势,而丙二醛(MDA)和叶片电导率则相反,其中以BR浓度为0.1 mg/L时的抗旱效果最好。研究发现适当浓度的BR提高羊草株高、叶面积和光合色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根系活力,与其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与质膜透性,提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我国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群及禾谷镰孢复合种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阐明中国玉米镰孢穗腐病的主要致病镰孢菌种类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形态学、培养特征及特异性分子鉴定方法,对采集自我国18省100个县的玉米籽粒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TEF-1α基因序列测定解析禾谷镰孢复合种的构成.结果表明,在我国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镰孢菌,分离频率为56.0%,其次还有青霉菌、曲霉菌、木霉菌等.138个镰孢菌分离物中鉴别出7个种及复合种,其中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56.5%)和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37.7%)为广泛分布的优势致病种类,其余为黄色镰孢菌F.culmorum(2.2%)、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1.5%)、尖镰孢复合种F.oxysporum species complex(0.7%)、茄镰孢复合种F.solani species complex(0.7%)和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tinans(0.7%).在禾谷镰孢复合种中鉴定出3个独立种:广泛分布的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 sensu stricto(59.6%)、分布在云南、贵州及陕西商洛等南方生态区的南方镰孢菌F.meridionale(25.0%)和分布在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及北京等北方生态区的布氏镰孢菌F.boothii(11.5%).  相似文献   
65.
德国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很高。不论是汉堡、慕尼黑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大都被森林包围着。大城市的居民进入森林也很容易,因为城市的面积不是很大,从城市的中心开车一般半小时内就能进入森林。城市间的森林相接时,就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大森林景观。如南部有名的大学城弗赖堡市,从城边的一处进入森林后,  相似文献   
66.
<正>蛋鸡溃疡性肠炎系一种由厌气性芽孢杆菌(呈革兰氏阴性)引起的禽病,特征耐热性强,在室温80℃以下能存活1小时,100℃环境中能存活3分钟。  相似文献   
67.
为探索沼液对白菜主要病虫害的控制效应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沼液灌根与清粪水灌根相比,能增产白菜56.58%,极显著降低白菜霜霉病、黑斑病的发生,但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控制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对白菜霜霉病和黑斑病的防治效果低于清粪水灌根+喷雾丙森锌的处理。沼液灌根+喷雾对白菜黑斑病的防病及增产效果优于沼液灌根的处理,对白菜黑斑病的防效达64.29%,与清粪水灌根相比增产幅度达87.01%。  相似文献   
68.
红麻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各麻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但迄今未见较系统的研究报道。为今后更好地防治此病提供依据,我们自1981年6月5日至9月20日在萧山县西兴公社红麻病地上对此病的消长情况、根结线虫的种类及其在红麻上的生活史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9.
棉花根结线虫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根结线虫病在我国未见详细报道.1982年5月~1984年12月,作者对浙江金华地区发生的棉根结线虫病作了调查,并在大田和温室进行了该病原的生物学研究。调查表明,该病主要分布于金衢盆地的金华、兰溪、江山、龙游、开化、衢州等6县、市的部分棉田.此外,浙江省萧山棉区也有少量发现。根结线虫主要侵害棉花幼苗根系,同时还危害棉田多种杂草和其他作物.病原线虫经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鉴别寄主试验结果,确认为该种的4号生理小种.在金华地区,此虫一年发生五代,主要危害期在4月中旬~10月中、下旬.在自然条件下,每代历期25~30天,影响历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在粗砂型土壤中,线虫幼虫的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70.
目前内蒙古地区典型草原退化较为严重,要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可从建群种之一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的人工辅助繁殖入手.自然状况下,克氏针茅的种子萌发率太低,为此采用多种无机化合物、不同温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对克氏针茅种子处理不同时间,研究不同处理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理化措施可提高克氏针茅种子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处理为30%过氧化氢浸种20min,发芽率可达50%,发芽势为25%,分别比对照增长9倍,25倍;其次为300mg/L GA3浸种48h,发芽率为45.70%,发芽势为28.33%,分别比对照增长8倍,28倍.克氏针茅种子出芽率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种皮限制.该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繁殖克氏针茅,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