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解析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适应低磷胁迫机理,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不同磷源处理对象草生长的影响,并利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象草中克隆了3个可能参与ATP利用的PAP基因。结果表明,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处理(+ATP)下,象草的干重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低磷处理(-P),表明象草对ATP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与正常供磷处理(+P)相比,+ATP处理10 d使3个可能参与ATP利用的PAP基因在象草根系中的表达量提高170%~403%,并伴随着根系胞内和分泌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在低磷胁迫条件下,象草根系中PpPAPs基因上调表达,可能促进了根系ACP的合成与分泌,这有助于象草对ATP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22.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整理出38科82属104种藤本植物,其中蝶形花科(Fab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种类分布较多,分别占藤本植物总数的14.4%、10.6%和7.7%。依据攀附方式的不同,可将藤本植物分为7类:缠绕类、钩刺类、吸附类、卷须吸附类、蔓生类、匍匐类和垂吊类;依据存在形式的不同,藤本植物又可分为野生、栽培花卉、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油料作物等。对其生长的土壤进行取样,通过实验检测土壤温度、含水量及p H值。本调查不仅能了解藤本植物的多样性,且有利于对藤本植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及利用。  相似文献   
23.
24.
为探究叶绿素合成缺失对波罗蜜嫩茎发育的影响,以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chlorophyll deficient mutant, CDM)嫩茎为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经de novo组装后获得295 869个Unigenes,使用NR、NT、Swissprot、KEGG、KOG、Pfam和GO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共注释了174 291个Unigenes。过滤低丰度基因后,筛选出22 988个差异基因。与对照(CK)相比,CDM中上调基因有379个,下调基因有22 609个。GO分类结果表明,共有3712个基因获得注释,并将其划分为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和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三大类,共48个功能组;此外,有2080个Unigenes参与到19条KEGG通路上,其中在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中有30个Unigenes。该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叶绿素合成缺失对波罗蜜嫩茎发育的影响,为木本植物茎发育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周边地区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笔者以校园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为重点,对每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彼此关联进行调查,旨在明确入侵植物的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为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和应用提供参考。将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及其周边共计184.1 hm2区域平均划分为80块样地(每块样地2.3 hm2),统计223种入侵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分布,进而对其多样性、分布频度等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使用R语言中的pheatmap函数包将生长环境、样地及入侵物种进行聚类,计算不同生长环境或样地中入侵物种的相似度及不同物种在样地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在生长环境聚类中,荒地和菜地的物种相似度最高,其次为建筑和苗圃。就样地聚类而言,可分为红、黄、蓝3大模块,其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且主要入侵物种也不尽相同。从入侵植物聚类来看,可分为灰、青、橙、绿、紫5大模块,与各物种的分布频度有一定的关联,且具有相似特性的物种往往分布在特定的样地中,这种分布格局可为搜寻或防治某类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有毒种子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科、夹竹桃科、苏木科和天南星科,分别占有毒植物总数的20.8%、11.3%、4.7%和4.7%。调查结果可以提高师生对有毒植物的安全意识,同时为这些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盐胁迫下黑果枸杞未萌发种子活力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佳  田涛  周程 《种子》2016,(1):38-43
以采自甘肃民勤且干藏1年的野生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用100 mg/L的赤霉素(GA3)浸种预处理,并培养于不合营养元素的不同NaCl浓度处理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对黑果枸杞种子的萌发状态、萌发率等进行观察和统计;萌发结束时,对各盐浓度处理下未萌发种子的物理状态、浸出液电导率、紫外吸光值(OD260)进行了分析,以评估种子活力.结果表明:随盐浓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逐渐下降;种子最适发芽盐浓度为100 mmol/L,耐受盐度为0~150 mmol/L;萌发的幼苗在寡营养黑暗环境下也能生长良好;培养30 d后在0~150 mmol/L的盐分胁迫下未萌发的种子仍有活力.  相似文献   
28.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苏木科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苏木科(Caesalpinioideae)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的苏木科植物共有7属15种,其中决明属(Cassia)植物7种,羊蹄甲属(Bauhinia)3种,凤凰木属(Delonix)1种,盾柱木属(Peltophorum)1种,云实属(Caesalpinia)1种,酸豆属(Tamarindus)1种,格木属(Erythrophleum)1种。由于在这些植物中,金凤花[Caesalpinia pulcherrima(L.)Sw.]、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和凤凰木[Delonix regia(Boj.)Raf.]的数量最多,分别为438丛、228棵和123棵,对这3种植物的具体分布和长势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记录,分析其在校园内的园林应用状况,并为这3种植物在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9.
五指毛桃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指毛桃具有食用及药用价值,常用来煲汤或作为中药材治疗多种疾病。由于滥砍滥挖,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们正寻求有效方法对其进行繁殖。简述五指毛桃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3种繁殖技术,以及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五指毛桃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0.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入侵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位于海南岛西部,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校园景观多样,适合入侵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为掌握校园入侵植物的情况,以便为防治入侵植物提供参考,笔者于2017年7~8月,对校园入侵植物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入侵植物51科152属211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苋科(Amaranthaceae)、禾本科(Gramineae)、茄科(Solanaceae)分别占调查到的入侵植物总数的12.3%,7.6%,7.1%和7.1%。在这些入侵植物中,有恶性入侵类19种,严重入侵类30种,并且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的91.8%来自于美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