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性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和交叉统计分析,并利用Ologit模型,对气候变化认知对公众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居民总体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水平不高,同时环保支付意愿高于减排行为意愿,说明为了保护环境,公众更愿意在经济上承受一定损失,而不愿意采取给生活不便的环保行为。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气候变化认知对环保支付意愿和减排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气候变化认知对环保支付意愿的影响比对减排行为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收入、宗教信仰和地区特征显著影响公众环保支付意愿;年龄、受教育水平、媒体使用程度、城乡居住地和东中西部的地区变量对公众减排行为有显著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宣传来提高公众环境认知水平,并通过财税、信贷和补贴等方式调节公众的行为选择等建议。  相似文献   
2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以菜粕堆肥、猪粪堆肥和中药渣堆肥的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辣椒产量、土壤矿质态氮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施肥处理辣椒果实产量为2451.1-3301.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CK,1700.8 kg/hm^2);3种原料堆肥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辣椒果实产量为2851.3-3301.5kg/hm^2,显著高于单施化肥CF,增产率为16.3%-34.7%。2)与CF和CK处理比较,3种原料堆肥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改善了土壤供氮能力,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3)对各处理土壤DNA条带采用邻接法分析(Neighbor joining)表明,5个处理土壤样品共分为3大族群,CF与CK为一种族群,菜粕堆肥的有机无机复混肥(RCC)为另一种族群,猪粪堆肥的(PMC)和中药渣堆肥的有机无机复混肥(CMC)又属另一种族群。说明施入外源有机物质(菜粕、猪粪与中药渣)可能改变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而施入化肥对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3.
经对宜宾市富硒稻谷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核心区标准化富硒稻谷生产基地;提升优质富硒稻谷发展动力;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4.
25.
采用A型栽培架进行连续密集摆放,监测了不同摆放方位小白菜的生长情况及其在不同生育期时冠层光照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A型立体栽培架密集摆放方式,对东西方向各列小白菜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对南北方向各行小白菜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南向北第4行的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生育前期(移栽后第15天)南侧光照强度峰值显著高于北侧(P0.01),而在生育后期(移栽后第20~30天)南侧光强峰值显著低于北侧(P0.01);这种生育前期形成的南侧对北侧的光照遮挡,造成了南北侧植株生长的差异,并加重了生育后期南侧对北侧以及上层对下层的光照遮挡。因此,A型架南北方向的密集摆放不宜超过5行;还应考虑在生育中期以后对A型栽培架的中下层植株进行补光,使冠层的光照强度大于30 klx。  相似文献   
26.
旨在探究香蕉叶单宁对奶牛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和评价香蕉叶的饲喂价值。样品分别为苜蓿干草组(100%的苜蓿干草)、苜蓿干草和香蕉叶混合组(50%苜蓿干草+50%香蕉叶)、香蕉叶组(100%香蕉叶)、苜蓿干草组(100%的苜蓿干草)+6%聚乙二醇(6% PEG)、苜蓿干草和香蕉叶混合组(50%苜蓿干草+50%香蕉叶)+6%聚乙二醇(6% PEG)、香蕉叶组(100%香蕉叶)+6%聚乙二醇(6% PEG)。测定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使用3头安装了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半体内试验,用尼龙袋法测定上述样品在瘤胃内0、2、4、8、12、24、48、72 h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得到各营养物质的动态降解参数。结果表明,相较于苜蓿干草,香蕉叶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有效降解率是显著低于苜蓿干草的(P<0.001),香蕉叶和苜蓿的NDF的有效降解率没有显著差异。添加了PEG后,香蕉叶和香蕉叶苜蓿混合组的快速降解部分和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未添加PEG的两组(P<0.001)。结果表明香蕉叶中的单宁会抑制香蕉叶的瘤胃降解率,因此在使用香蕉叶调制反刍动物的饲料时需要控制单宁的含量。  相似文献   
27.
鱼类的顶流游泳行为是过鱼设施水力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获取鱼类在顶流游泳过程中的运动学参数将有助于研究目标鱼类的生理特性、游泳能力及其与水力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本研究以鲢为对象,通过行为学分析软件对鲢在顶流游泳状态下顶流静止和顶流前进的行为中,水流速度U、摆尾频率f、相对摆尾振幅A、绝对游泳速度V和游泳加速度a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鲢在顶流静止状态下,摆尾频率f与水流速度U呈现正相关性;相对摆尾振幅A为(0.0876±0.0098)BL,但与摆尾频率f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鲢在顶流前进状态下,不同水流速度U中摆尾频率f都要大于顶流静止状态下的摆尾频率,相对摆尾振幅A反而相差不大;摆尾频率f与绝对游泳速度V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摆尾频率f与相对摆尾振幅A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鲢在顶流前进的过程中,游泳加速度a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的游泳加速度为0.02 ga≤0.06 g(55.84%)。本研究主要在水槽中进行,流场环境比较单一,自然的流场环境相对复杂,复杂流场条件下鱼类行为与流场中水力因子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为满足水稻大田精量直播机械化需求,设计了一种气吸式垂直圆盘排种器。阐述了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农艺要求和实际试验确定了其吸种孔的布置方式,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及工作参数。开展了吸孔直径、排种盘转速和吸种负压对排种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气室真空度、排种盘转速、气室真空度与排种盘转速的交互项;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吸种孔直径1.4 mm、转速40 r/min、气室真空度1.8 kPa,在此条件下排种合格指数为82.91、重播指数为11.56、漏播指数为5.53,满足水稻的精密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29.
结合鱼类的集群行为,探究了在流水和静水处理下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的光强偏好。实验流速工况设置包括静水和流水(流速为0.1m/s),光强水平设置为0、10、20、40、70、110lx,并依次进行了实验对象的个体(1尾)实验和群体(5尾)实验。结果显示:(1)个体流水处理在不同光照度水平下的吸引率和排斥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个体静水处理20lx和110lx组的光吸引率显著大于40lx和70lx组(P0.05),其他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不同流速和实验鱼数量下的光吸引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群体流水处理、群体静水处理、个体流水处理、个体静水处理。光排斥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个体静水处理、个体流水处理、群体静水处理、群体流水处理。研究表明,一定水流速度能够刺激鲢幼鱼趋流,从而提高光的吸引作用,且群体的趋光性要强于个体;(3)流水处理下,鲢幼鱼的最近邻距离(DNN,群体紧凑程度指标)随光强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集群程度先升高后降低,其中,70lx水平对应的DNN显著高于0lx(F=1.489,P0.05),而静水处理下各光强水平对应的实验鱼DNN无显著性差异(P0.05),集群行为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0.
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番茄晚疫病由卵菌疫霉属的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引起。病菌对番茄致病性强,侵染寄主后通过气流散发孢子,多次重复侵染植株,引起晚疫病爆发,对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1]。利用抗晚疫病资源,培育番茄抗病品种是降低晚疫病危害的有效途径。在野生番茄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