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从荷兰引进的23个水仙(Narcissus)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物候期、观赏性状及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南京露地种植,23个品种的耐寒性较强,有3个品种的出苗期在12月份,多数品种的出苗期在1月下旬,多数品种的叶片枯黄期在5月中下旬.花序抽出时间集中在3月6-25日之间,花朵开放日在3月17日至4月10日之间,4/5花朵凋谢日均在4月份,单朵花期8~18d不等,多数品种的群体花期在20~40 d之间.多数品种是1葶1花,只有5个品种是1葶多花,花被片的颜色多是白色至黄色之间的过渡色,副花冠颜色多是黄色至橘红色之间的过渡色,有6个品种副花冠的颜色随着花朵的开放至衰败而变化.所有品种的花蕾均直上生长,花朵开放时即斜向生长,花梗为扁柱状或圆柱状,均具有香味.1葶1花品种的花冠直径在4.0~8.0 cm之间,花瓣长和花瓣宽均较大,单株叶片数少于10片,叶片宽多大于1.0 cm;而1葶多花品种的花冠直径均小于4.0 cm,花瓣长和花瓣宽均较小,单株叶片数在10张以上,多数品种的叶片宽不足1.0 cm.而叶片长度之间无太大相关性.Barrot Browning、Fortissimo、Dutch Master 等3个品种在南京地区露地种植3年,株高随着种植年限延长而依次降低,但物候变化不大,花径大小和花期长短差异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两个风信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两个品种花芽分化的过程,以及花芽分化期间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蛋白质含量在花序原基出现前逐步下降,花芽分化开始时达到最低值,花序分化期回升,小花分化期又下降;3)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4)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轴伸长生长期和小花分化期四个时期,完成花芽分化约需60 d。  相似文献   
13.
在南京地区观察记载从荷兰引入的22个洋水仙品种的植物学特征、观赏特性和物候期等生物学特性,按照美国水仙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属10个类型,均可在南京地区栽培种植。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于洋水仙花粉离体萌芽的液体培养基为蔗糖50 g/L+硼酸30 mg/L+氯化钙30 mg/L,检测21个品种的花粉萌芽率,其中Hawera、Martinette、Minnow、Suzy和Tête-à-Tête 5个品种在试验条件下花粉不萌发,可能为雄性不育。28个组合的杂交亲和性分析筛选出Actaea、Barrett Browning、Dutch Master、Fortissimo、Martinette Mitchell、Mount Hood和Salome能结实且花粉具育性,其中Actaea和Mount Hood自交结实,这7个品种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4.
红王子锦带茎段离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王子锦带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 :红王子锦带的离体培养以MS、WPM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适当比例的细胞分裂素(0.1~1mg·L-16 -BA)和生长素(0.01~0.1mg·L-1NAA)为宜。本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筛选出红王子锦带各培养阶段最佳培养基分别为:(1)外植体诱导培养基(A2) :MS +6 -0.1mg·L -1BA +0.01mg·L -1NAA ;(2)分化及继代培养基(B3) :MS +0.5mg·L -16 -BA +0.05mg·L -1NAA ;(3)生根培养基(C2) :WPM +0.4mg·L -1NAA。  相似文献   
15.
应用RAPD标记对百合杂交种真实性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RAPD标记对百合杂交种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百合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本试验中杂种既具有相加性带型、单亲本带型,又具有融合双亲的特异带,并出现了新的带型。这样可以通过多个引物的应用,对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杂交种胚囊发育与双受精过程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和元帅(Acapulca)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其胚囊发育,观察花粉管生长和双受精过程,研究适合百合的授粉及进行胚抢救的时期.结果表明:百合大孢子的发育形式为贝母型,其胚囊发育最终形成育性正常的7细胞胚囊,-2级的胚囊已经发育成熟,适宜授粉受精.异花授粉后花粉管3~5d到达胚囊,并释放出2个精核进行双受精.百合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子叶型最终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属于核型胚乳,在形成球形胚后胚乳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授粉后45d进行胚抢救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两种杜鹃杂交种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杂交种R.simsii×R.mucronatum和R.pulchrum×R.mucronatum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对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采用单因子设计,对生长素种类和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对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组合适宜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类型、蔗糖浓度及激素组合都有所不同。R.simsii×R.mucr-onatum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 WPM+20 g/L蔗糖+3 g/L AC,R.pulchrum×R.mucronatum的合适生根培养基为WPM+10 g/L蔗糖+2 mg/L IBA。适宜的移栽基质均为V泥炭∶V蛭石∶V珍珠岩=1∶1∶1。  相似文献   
18.
19.
紫叶小檗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紫叶小檗的嫩枝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地小檗扦插繁殖的障碍之一为植物体内含有小檗碱。当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插穗24h后,生根率可由11.7%提高到55.0%。植物生长激素NAA和IBA都能明显提高紫叶小檗嫩枝插穗成活率,而应用0.1%高锰酸钾处理插穗24h后再用生长激素处理,效果更佳。100~150mg/L的NAA和IBA处理者可使成活率达95%以上,高于150mg/L的生长激素处理对嫩枝生根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花荚Mi是鸡树条荚Mi的自然变型,由原来的伞型花序变为球型花序,原来的两性花全部变不不孕大花,其观赏价值剧增,是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但不能产生种子,故无法有性繁殖。笔者在组培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嫩枝扦插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时间对成活率有明显影响,6月下旬花后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5月下旬花期扦插;插穗类型影响成活率,其中带拐插穗成活率最高;生长激素处理能扦插成活率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IBA处理以50-100mg/L浓度最佳,平均成活率可达87.2%;NAA处理以100-150mg/L浓度处理最佳,平均成活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