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为减少烤烟生产中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烟叶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烟蚜茧蜂、赤眼蜂、生物农药及性诱剂等防治技术对烟草蚜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较好;与化学防治相比,赤眼蜂防治烟青虫处理与赤眼蜂防治斜纹夜蛾处理的田间被害株率分别降低了28.5%~84.2%、33.4%~100%,虫口减退率最高达25.6%;生物农药对烟蚜和烟青虫的防治效果与当地常规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相当,田间烟蚜与烟青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比化学农药防治低89.31%~91.45%、43.75%~54.55%;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诱蛾效果良好,单个诱芯每5 d的平均诱捕量为28头,最高可达52头,但对烟青虫的诱蛾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浇灌、沟灌和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水分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喷灌灌溉方式极显著提高中上部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与浇灌和沟灌相比,喷灌处理上桔二(B2F)等级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1%和42.9%,中桔三(C3F)等级烟叶分别提高了26.3%和27.9%,差异均极显著。表明间歇性喷灌补水是一种较优的烤烟灌溉方式,在烤烟成熟期,对改善中上部位烟叶香气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3.
[目的]找出行之有效的利用不同间作方式控制烤烟重金属含量的栽培措施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间作方式处理,调查研究烤烟生长期间生物学特性和采烤后土壤及烟叶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大田间作试验发现,不同间作处理对烟株生长有促进作用,间作青豆的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在保证烟株旺盛生长的同时,间作对于土壤和烟叶中部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结论]在生产中进行适当间作,对于烤烟生长和降低烟叶重金属含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4.
采用聚类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并评价了云南7个州(市)34个植烟县的1 120份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云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均值均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聚类分析方法将云南烟区分为5类,中糖中碱中钾低氯区、高糖中碱中钾中氯区、中糖低碱高钾高氯区、中糖中碱低钾中氯区和中糖中碱中钾中氯区;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类别间主要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分别检测了云南15个主产区的不同叶位烤烟总多酚含量,检测结果显示:烤烟总多酚含量与叶片着生位序上升存在明显正相关。着生叶位上升,总多酚含量也相应升高。红花大金元和K326两个被测品种烟叶总多酚积累与着生叶位上升均呈线性正相关。分析结果还显示:云南不同产地烤烟叶位与总多酚含量的相关系数存在明显差异。云南不同产区烤烟多酚积累与着生叶位有规律的变化,是分产区、分叶位和精细利用烟叶资源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6.
对红云红河集团云南省卷烟原料基地的生态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构建数学模型,筛选不同档次原料基地的关键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红云红河集团省内原料基地烟叶符合作高档原料的占32.0%;符合作中档原料的占58.7%;符合作中低档原料的占9.3%.海拔、土壤质地及大田期降雨量是影响各档次原料形成的主要生态因子,对高档、中档及中低档原料影响的平均权重分别为22.80%、19.27%、19.13%,平均权重之和达61.20%,是集团划分不同档次原料产地生态条件的主要区划指标.  相似文献   
37.
腐殖酸肥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田试验和化学分析,研究腐殖酸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烟用复合肥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腐殖酸等氮替代比例的增加,B2F和C3F等级烟叶总糖(TS)、还原糖(RS)、糖碱比(TS/NIC)和氮碱比(N/NIC)表现为增加趋势,烟碱(NIC)含量呈降低趋势,以30%~50%等氮替代量效果较为明显,但初烤烟叶燃烧性稍差,栽培中须合理增施钾肥;在所测定的64种中性致香物质中,除B2F和C3F等级烟叶的棕色化反应物含量随等氮替代量的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外,质体色素、苯丙氨酸类、类西柏烷类降解物及总致香物质含量基本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各项指标均以50%腐殖酸等氮替代量效果最佳。以上结果说明,在烤烟NC102栽培管理上,通过增施腐殖酸生物有机肥,减施化学肥料,可有效提高烟叶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38.
 为了明确烤烟杂交新品系SF04的适应区域、应用价值、栽培烘烤特性及抗病性等,本研究在云南省5个不同生态区开展品种小区试验。试验表明:烤烟杂交新品系SF04株型为塔形,叶形长椭圆形,大田生育期120 d,封顶株高110.5 cm,平均有效叶数20.5片,最大腰叶长68.6 cm,最大腰叶宽29 cm,节距4.8 cm,茎围9.3 cm;产量为2995.5kg/hm2,产值25692.2元/hm2,产指1493.1,上等烟比例30.1%,产量、产值的高稳性较好,尤其在昭通、曲靖试点表现突出。经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F04抗黑胫病、中抗南方根结线虫病,感TMV和赤星病,但不高感某一种病害,这与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一致。综合分析表明,SF04遗传性状稳定,综合表现超过对照K326,可进一步进行生产示范及工业评价。  相似文献   
39.
原料差异化是云南烟草工业系统为解决卷烟同质化而提出的由云南烟草工商双方共同实施的一项事关烟草行业发展全局的原料发展战略。通过在曲靖市马龙县大庄乡针对不同肥料类型、肥料品牌、肥料配比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烟农经济效益等原则的基础上,推广使用有机肥/无机肥1∶1配比方案对于提高差异化烟叶的质量和效益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烤烟新品种NC102与NC297的田间最佳采烤时期,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叶龄采收对烤烟外观特征、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C102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57 d、中部烟叶71 d、上部烟叶92 d;NC297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60 d、中部烟叶74 d、上部烟叶95 d。按上述叶龄采烤,这2个品种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优,等级质量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