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选择日龄、体质量相近的2月龄波尔山羊和本地山羊的杂交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粪链球菌对杂交山羊增质量速度的影响试验。其中,1组添加100 mg/kg粪链球菌;2组添加100 mg/kg粪链球菌+100 mg/kg低聚异麦芽糖;对照组饲喂常规山羊日粮。结果表明,1组、2组日增质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0.2%和7.5%,组间差异不显著。这是由于粪链球菌分泌的乳酸为L型乳酸,可完全被动物吸收利用;其添加到日粮中可提高饲料的转化和吸收率,表现为体质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2.
不同季节绒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季节绒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为绒山羊胚胎移植和绒山羊养殖采用新繁殖技术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管理提供配套技术。在2007~2008两年期间的四个季节,利用孕激素阴道栓(CIDR)+孕马血清(PMSG)方法,对766只绒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48 h内有730只羊发情,发情羊第7 d在进行绒山羊胚胎移植时观察卵巢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季绒山羊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4.08%、90.59%、97.54%、92.68%,平均为95.30%。经X2检验,秋季与夏季绒山羊的同期发情率(P<0.01)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季节绒山羊的同期发情率(P>0.05)差异不大。春、夏、秋、冬季发情绒山羊的排卵率分别为92.31%、90.91%、95.20%、91.23%,平均为93.56%。经X2检验,四个季节发情绒山羊的排卵率(P>0.05)没多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季节对绒山羊采用的CIDR+ PMSG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可行,发情率和排卵率均在90%以上,效果好且稳定。季节虽然对绒山羊同期发情率有一定影响,但对发情绒山羊排卵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3.
探讨特克赛尔羊JIVET(juvenile in vitro embryo technology)技术,为优种绵羊JIVET技术体系完善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对4~8周龄特克赛尔羊超数排卵,采用活体采卵的方法及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受精卵移植的方法进行特克赛尔羊JIVET技术研究。结果显示:4只4~8周龄特克赛尔羊获得可用卵母细胞296枚,平均74枚/只;获得2~4细胞期受精卵205枚,卵裂率为69.26%,平均获2~4细胞期受精卵51.25枚/只;将66枚2~4细胞期受精卵移植给11只受体羊,6只羊受孕,生产11只羔羊,受胎率为54.55%。研究表明,本试验方法可作为特克赛尔羊JIVET技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杜寒绵羊的多胎机制,本试验在山西省某养殖场采集了87只经产杜寒母绵羊的耳组织,选取骨形态发生蛋白15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1B, BMPR-1B)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PCR-RFLP法,结合母羊产羔数与所产羊羔初生重,分析其与杜寒绵羊多胎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杜寒绵羊的BMPR-1B基因在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A→G突变,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G和GG,A等位基因频率(0.5230)略高于G等位基因(0.4770),A为优势等位基因;AG基因型频率(0.5172)高于GG(0.2184)和AA(0.2644)基因型,AG为优势基因型。χ2适合性检验显示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BMPR-1B基因第864位碱基未发生突变。杜寒绵羊的BMP15基因不存在V31D和S300G位点突变。在该群体中,BMPR-1B基因A746G位点GG、AG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羔羊初生重在3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BMPR-1B基因是影响杜寒绵羊繁殖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对杜寒绵羊进行辅助育种,初步排除BMP15基因突变对杜寒绵羊多胎性能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5.
柠条喂羊消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在山区被用作羊的饲草之一.通过对柠条、干玉米秸秆、柠条与不同比例的干玉米秸秆混合及添加一定量精饲料喂羊的消化试验表明,羊对柠条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为59.25%、67.24%、68.11%.当柠条与干玉米秸秆混合喂羊时,粗纤维、粗脂肪的消化率有所提高.粗蛋白质消化率稍有下降.当在柠条、干玉米秸秆、柠条与干玉米秸秆的混合饲料中添加一定的精饲料时,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的消化率都比不加精料相对应组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5.8%~21.6%、8.6%~45.42%、1.35%~41.6%,特别是对于低营养成分的饲料组(如干玉米秸秆)效果更为明显.建议在生产中可以利用柠条喂羊,搭配其它粗饲料和一定量的精饲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6.
不同肉羊品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引进萨福克、陶赛特和夏洛菜三个肉用羊品种对小尾寒羊、本地绵羊和细毛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其结果为:肉用杂种羔羊公羔断奶体重达28.59kg,母羔为26.59kg,周岁公羊体重达54.33kg,母羊为50.12kg,较本地绵羊、小尾寒羊、细毛羊的体重提高22.86kg,21.45kg,16.84kg,效果十分明显。杂种羊的体型外貌倾向于父本品种。不同的父本品种对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影响大于母本品种。建议在生产中推广的优先顺序为:萨福克、陶赛特、夏洛菜。  相似文献   
57.
冬季波尔山羊羔羊育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冬季对波尔山羊羔羊进行的育肥试验表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和日粮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育肥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饲料中营养水平的增加,育肥效果也随之提高。营养水平较高的试验1组和营养水平中等的试验2组,在试验期羔羊日增重分别达到112.5g和103.6g,较营养水平较低的试验3组羔羊日增重61.3g,分别提高了83.52%和69%,差异显著(P<0.01)。试验1组与2组每只羊育肥纯增值效益为11.46元和10.37元,比试验3组的4.16元提高了175.48%和149.28%,经济效益非常明显。通过试验分析,提出了波尔山羊冬季最低的营养需求指标,对波尔山羊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柠条的营养特点与利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了不同生长年龄和不同生育期柠条的营养成分含量,证明它含有较高的营养特质,是草食家畜主要的饲草资源之一。并且对柠条放牧利用和机械加工利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在农村条件下饲喂牛羊应以切草机加工利用为主,饲喂家兔应以制成颗粒饲养为主。  相似文献   
59.
波尔山羊杂种羔羊产肉性能测定及羊肉品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肉用山羊———波尔山羊改良山西本地山羊 ,对杂种一代当年羔羊与同龄的本地山羊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的产肉性能进行测定 ,并对羊肉的品质进行试验分析 ,结果为 :波尔杂种一代羊的屠宰前体重为 37 5 5kg ,胴体重为 16 5 8kg ,屠宰率达 4 4 15 % ,同龄本地山羊的相应值为19 2 8kg ,8 32kg ,4 3 15 %。杂种羊的羊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 2 1 79% ,脂肪含量为 4 17% ,本地山羊的相应值为 18 78% ,8 6 %。试验结果表明 :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对提高本地山羊的产肉性能及羊肉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