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小麦雄性不育系BNS及其杂种F1的育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小麦雄性不育系BNS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价值,采用BNS分期播种、F1正常秋播的方法,对其育性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或稍早秋播时BNS表现高度不育,国内、国际法自交结实率分别为0.23%~1.77%、0.27%~4.06%,晚播时不育转换成可育,临界播期为10月17日;(2)BNS年际间不育性遗传稳定,且雌蕊活性正常,极易接受外来花粉,国内、国际法饱和授粉结实率分别为79.94%~85.26%、93.58%~100.20%;(3)BNS花粉碘染为圆败型,F1花粉碘染有典败、染败和正常三种类型;(4)BNS不育系具有可恢复性.32个F1代中,有3个组合的国际法结实率<5%,花粉败育率达96%以上,29个的自交结实率为6.28%~156.57%(国际法),其中BNS/SN055525的恢复度最高,国内、国际法结实率分别为95.85%、156.57%,花粉败育率仅为2.02%,结实正常.综上所述,BNS具有早播或正常播不育、晚播可育的特性,且不育性能够稳定遗传,在常规品种(系)中可筛选出高恢复度的恢复系用于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62.
新疆阿克苏地区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克苏地区作为新疆的农业大区,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张,对耕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其耕地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利用1991-200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15年间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5年间阿克苏地区耕地总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回升的过程;耕地变化除具有以全区总体变化为代表的普遍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文献调研和定量研究得知,15年来阿克苏地区耕地变化主要与政策因素有关,并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年末牲畜存栏总量、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显著相关。经综合分析,耕地需求增加与土地退化是导致阿克苏地区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不同养殖密度对长江鲟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养殖密度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稚鱼生长的影响,设置初始密度为0.27(D 200)、0.46(D 350)、0.66(D 500)和0.87(D 650)kg/m2的4种养殖密度,对初始体重3.38 g和体长7.79 cm的2月龄长江鲟稚鱼进行4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体重、体长、变异系数(CV)、日增重(DWG)、净增重(NY)、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系数(FCR)有显著影响,对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D 200组的生长速度最快,与D 350组差异不显著,D 650组生长速度最慢;D 200组的体重、体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均最大,与D 350组无显著差异,但D 350组的变异系数和饵料系数均较D 200组要小;特定生长率与养殖密度(D)呈负相关关系:SGR=-1.171 5D+6.331 5(R2=0.484 5);变异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关系:CV=3.989 1D+13.533(R2=0.480 5)。此阶段长江鲟稚鱼最适养殖密度为D350(0.46 kg/m~2)。  相似文献   
64.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足,作用不大,专业素质不高,推广服务机制与市场要求不适应,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不符合,大部分的推广工作都是由政府来做等,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该文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65.
为了揭示开县罗汉麦(KL)和中国春(CS)ph2a两个ph系的遗传差异,比较了32株KL/CSph2a//rye杂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按交叉结数将F1植株分成4种配对类型:①与KL×rye处于同一水平4株;②与CSph2a×rye处于同一水平14株;③介于CSph2a×rye和KL×rye之间7株;④低配对7株。未发现配对比KL×rye高的植株。F1群体分离比表明:小麦KL不止一个控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基因位点,但都与ph2a基因位点不同。该研究结果对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提出了一种基于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的半脆弱水印的算法.该算法直接从原始图像中提取特征,经过编码作为数字水印嵌入到该图像中去,而不增加其他额外的信息.为了提高算法的安全性,引入了个人私钥对水印信号进行加密.试验结果显示,在图像没有受到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顺利的通过此认证系统;即使图像经过了一些常用的图像处理如JPEG压缩等,仍然可以通过认证;而当图像受到恶意的攻击后,则检测不到水印信号,被恶意攻击的部分可以被认证系统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67.
【目的】旨在研究四川小麦抗赤霉病的基因资源,培育赤霉病综合抗性中抗以上的小麦品种。【方法】利用土表接种法鉴定出156份赤霉病达中抗水平的小麦品种或高代品系,通过已知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以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抗性基因的组成。【结果】经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在供试的156份赤霉病抗性材料中仅检测出2份材料(20引979和20间2506-10)分别含有抗赤霉病基因Fhb1和Fhb5。同时,检测出含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5、Yr15、Yr18、Yr26和YrAs2388的材料分别为4、63、9、3、14份,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6%、40.38%、5.77%、1.92%和8.97%。检测出含白粉病抗性基因Pm21的材料44份,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为28.21%。抗病基因的分布表明,122份供试材料含有至少1个抗病基因,其中6份材料含有条锈病和白粉病2种抗病基因,9份材料中聚合了2个抗条锈病基因,剩余的106份材料仅含有1个抗病基因。仅1份供试材料(20间2506-10)同时含有赤霉病、条锈病和白粉病3种抗病基因。【结论】四...  相似文献   
68.
川麦 614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组合为 Ta1/02-3987,抗条锈病、白粉病,耐赤霉病。其籽粒均匀度高,膨化效果好;茎秆壁厚,具有耐低温特性。2 年区域试验每 667m2 平均产量 402.10kg,较对照绵麦367 增产 5.1% ;生产试验产量 468.77kg,比对照绵麦 367 增产 8.8%。2023 年 5 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 20220003。  相似文献   
69.
70.
李杰  罗江宏  杨萍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0):2154-2166
近年来,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作为一种研究植物基因功能的反向遗传学手段,因其构建简易、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在功能基因组领域的研究更为广泛和深入。在蔬菜作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物质合成和代谢调控等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中,VIGS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通量的基因沉默新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利用VIGS技术开展蔬菜作物新基因的挖掘、抗病抗逆基因功能鉴定、作物改良、分子育种等相关研究的意义重大。目前,在蔬菜作物中已经成功建立了多种以病毒为载体的VIGS体系,但该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随着研究者对VIGS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究和病毒载体的不断开发,VIGS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VIGS技术研究茄果类、瓜类和叶菜类等蔬菜基因功能的研究报道和发展趋势,对VIGS技术机制、病毒载体的应用以及VIGS技术进展做了简要解析,同时对比分析了VIGS技术与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以及当前较为流行的CRISP/CAS9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VIGS技术在蔬菜果实发育和抗病中的应用,对该技术在蔬菜作物物质代谢、激素调控、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列举了利用VIGS技术研究茄果类、瓜类、叶菜类和豆类蔬菜靶基因功能和沉默表型的案例,总结了VIGS技术在研究蔬菜作物基因功能时缺乏适合的VIGS载体,缺乏有效的病毒载体侵染方法,在某些组织中难以系统性沉默,沉默效率低,VIGS固有的局限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提出了未来VIGS技术在开发特异性与稳定性更高的病毒载体,选择高效的基因片段,建立适合更多寄主范围的病毒载体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对VIGS技术用于蔬菜基因功能分析、蔬菜作物改良、分子育种以及生产不携带外源基因的蔬菜品种育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展蔬菜作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逆境胁迫等相关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突破制约VIGS技术的关键因素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