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82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27篇
  40篇
综合类   375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PEDV Nsp7蛋白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它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表达,并与感染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膜相关,是病毒基因组翻译的两个大型复制酶的关键辅助因子。为了对PEDV Nsp7蛋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试验从病变猪小肠中提取总RNA,并通过RT-PCR扩增获取PEDVNsp7基因,最终将其连接到pCMV-Myc载体上。试验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CMV-Myc-Nsp7的重组质粒,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在真核细胞中验证了其蛋白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PEDV Nsp7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结合的复合生产方式,可有效利用空间资源,使共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形成良性循环。在江苏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日渐成熟并大面积推广,已成为江苏渔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但目前以淡水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为主。海水稻具有抗盐碱、抗倒伏、抗涝等多种优良性状,已成为沿海滩涂的首选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993.
构建了 gpd 启动子驱动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双元表达载体,研究了受体材料、农杆菌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受体的转化效率有较大的差异;以直径2~4 cm 的菌丝球为受体,当农杆菌菌液D600为0.2,侵染...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林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的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缺乏思政元素、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将体验教育融入林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感受林学精神,培养“敬林、爱林”的专业品质,形成中国式农林教育方案。具体做法如下:①带领学生考察蒙冀边界林草交错带的生态脆弱区;②重走太行山道路,学习李保国精神;③观摩塞罕坝机械林场场史馆;④建立校内、校外双班主任制度,提高实践教学评价在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995.
以不同耐镉性野菊株系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S0:2.70μmol·L-1、S1:1 502.70μmol·L-1、S2:6 502.70μmol·L-1)的外源硫对镉胁迫处理下野菊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影响,以期探究外源硫对野菊镉毒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有镉(100μmol·L-1)足量硫(S1+Cd)与无镉(0μmol·L-1)足量硫(S1-Cd)处理相比,6个不同耐镉性野菊株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升高。镉胁迫下随着硫处理浓度的增加,6个株系中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n、Gs和Tr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Ci显著下降。说明外源硫的介入可以引起镉胁迫下各株系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从而缓解镉毒性对野菊光合作用的不良影响,其中加入过量硫(S2)时缓解效果最为显著。此外,高耐镉性株系的叶绿素含量、Pn、Gs、Tr和Ci的变化程度小于中、低耐镉性株系,说明野菊本身的耐镉性越弱,硫对缓...  相似文献   
996.
胎儿三毛滴虫(Tritrichomonas foetus,T.foetus)是一种寄生于多种不同宿主的原虫,主要引起牛和猫的毛滴虫病,也可作为猪和犬的一种共生毛滴虫。其中,牛毛滴虫病是一种经性传播的疾病,主要导致牛不孕、流产等,而猫毛滴虫病是猫的一种新发胃肠道疾病,主要引起猫的慢性大肠腹泻,两者均呈全球分布,在兽医临床上具重要意义。近年来,陆续从一些患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患者体内分离到了T.foetus或T.foetus样的毛滴虫,暗示胎儿三毛滴虫可能具有一定的人兽共患潜力。论文从病原学、分类地位、致病性、流行情况、诊断及防控等方面对T.foetus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T.foetus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在不同栽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上,建立稳定、快速且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本试验以品种'游客’、'Paola’和'Sardi7’为研究材料,探究了苜蓿外植体、激素配比及金属离子(Cu2+、Ag+),对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下胚轴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MS+1 mg·L-12,4-D+0.2 mg·L-1 KT为培养基时'游客’和'Paola’胚性愈伤诱导率分别为24.7%,16.7%;MS+2 mg·L-12,4-D+0.2 mg·L-1 KT为培养基时'Sardi7’胚性愈伤诱导效果最佳为27.3%;1 μmol·L-1 和5 μmol·L-1 Cu2+均能显著促进'Sardi7’'游客’和'Paola’愈伤组织的诱导;5 μmol·L-1 Ag+显著诱导'游客’和'Paola’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提高25.3%,46.7%(P<0.05)。本研究探索了诱导苜蓿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及其培养条件、金属离子促进不同苜蓿品种再生的作用,为突破同源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基因型上的限制、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8.
霍文雨  王晖  项萱 《上海农业科技》2023,(2):120-121+146
为探明喷施多效唑对室外种植蓝花茄生长的影响,以白色、蓝色、粉色的棒棒糖造型的盆栽蓝花茄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多效唑对不同品种蓝花茄株型、花期、花量以及蓝花茄植株耐寒性、耐旱性和耐热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多效唑对室外种植蓝花茄的株型、花期、花量影响不大。室外种植蓝花茄的冬季落叶时间为11月中旬,休眠期为1月—3月,萌芽时间为3月初,现蕾开花时间在4月初,盛花期为4月—10月,期间开花不断,株型丰满。蓝花茄植株耐寒性、耐旱性、耐高温性较强,能在上海地区正常越冬和越夏,适合进行室外种植。  相似文献   
999.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点。通过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水产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重要发展路径,推动大湾区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湾区内地九市是广东省水产养殖尤其是淡水养殖的产业集聚优势区,其产值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 49.58% 和 42.28%,拥有全省 50% 以上的淡水养殖面积,淡水养殖能力突出,是广东池塘养殖的主要区域。大湾区内地九市水产产业链条完整,总体技术水平较高,水产种苗业占据优势,水产品加工及流通业较为集中。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九市淡水产品加工量、水产品流通和服务业总产值均超过全省的 50%。从产业空间布局上看,大湾区内地九市水产产业总体呈从西南向东北辐射,江门、佛山分别为大湾区海水、淡水养殖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广州、佛山则是水产苗种极化中心。当前,大湾区内地九市水产产业还存在育种技术不足、生产现代化水平不高、资 源和环境约束大、精深加工少、产业监管有待加强、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推动大湾区内地九市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其基本路径、必要条件和核心动力,即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基础,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设计、强化人才配给与技术创新,以科技驱动水产养殖现代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并就夯实产业基础、提高监管能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加强产业化数字建设、发挥种苗业优势 6 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以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建立古方固发喷雾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并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建立HPLC方法学,考察试验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专属性、线性关系以及加样回收率;使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乙醇浓度、料液比(重量体积比)和提取时间设为3个单因素,探究每个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多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L9 (33)正交实验,以喷雾古方中君药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改良提取工艺。经方法学考察得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试验方法专属性良好,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显示二苯乙烯苷在0.1~1.1?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0.66%;单因素实验得出乙醇浓度为55%、料液比(重量体积比)为1:10、提取时间为3 h时提取效率最高;经正交实验探究最终确定古方固发喷雾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5(重量体积比),乙醇浓度为55%,提取时间为2.5 h。古方固发喷雾经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方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