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4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陆地棉中长绒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正> 1993年棉花黄萎病在河北省是历史上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给棉花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威胁。 一、黄萎病发生的几个特点 1.发病面积大。根据河北省植保总站等有关部门调查,全省发病面积达80%左右,从北到南几乎所有植棉县、乡都发病。特别是一些老棉区,如威县、南营市、冀县、辛集市、曲周县,肥乡县等发病面积更大。由于黄萎病菌寄主广泛,即使几年前未种棉花的地块,也有发生。 2.发病时间早。一般年份在棉株盛花结铃期的8月份发病,而1993年则在盛  相似文献   
53.
棉株不同器官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及相关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本试验以转Bt基因抗虫棉GK 1 2为试材 ,研究不同生育期棉花幼叶、功能叶、衰老叶片、根组织和伤流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①细胞分裂素两组分iPA +iP和ZR +Z对叶片、根系建构及功能的调控作用是协同互补关系 ,在幼叶、功能叶、衰老叶片和根组织中iPA +iP和ZR +Z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反。iPA +iP和ZR +Z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 ,其中iPA +iP开口向下 ,ZR +Z则开口向上。②赤霉素两组分GA3 和GA4在幼叶、功能叶、衰老叶片和根组织中的变化趋势相似 ,其中GA3 主要调控着根系和叶片的建构与功能 ,GA4参与调控叶片的衰老。③IAA和ABA在幼叶、功能叶、衰老叶片和根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盛花期之后 ,幼叶和功能叶片中的IAA和ABA含量上升 ,衰老叶片和根组织中的含量下降。ABA启动叶片和根系的衰老过程 ,启动后ABA含量下降。④伤流液中iPA +iP、ZR +Z、GA3 、GA4、IAA和ABA的变化动态均呈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54.
中长绒陆地棉新品种冀棉22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长绒陆地新品种冀棉22号具有优质,丰产,抗病和农艺性状异等特点,基上实现了优质,高产,抗病的有机结合,并得到同步发展。纤维主休长度33mm,细度6300m/g,断裂长度24.5km,细度和强力配套理想,可纺织60-80支纱,这是我国首次通过审定的中长绒陆地棉品种,填补了我国缺乏中长绒陆地棉品种的空白,目前已累计推广42.7万hm^2,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5.
陆地棉有色纤维基因遗传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5个不同来源的有色纤维陆地棉材料(3个棕色棉、2个绿色棉)与2个白色棉配制10个杂交组合,分析其后代的纤维颜色遗传情况。试验表明,陆地棉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同时采用经测验具有良好等基因性的两对近等基因系,研究有色纤维基因对产量、品质等共15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色纤维基因对皮棉产量、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抗病性有负效应,对子指有正效应,影响程度与遗传背景有关,对子棉产量、铃重、单株成铃、株高、果枝数等性状无明显不良反映。但结合有效选择,通过杂交、回交等方法对原有色棉亲本的产量、品质性状可有一定程度的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